內容簡介
福爾摩斯+克蘇魯神話
偵探推理與古典宇宙恐怖完美融合
邏輯演繹與混沌瘋狂的正面衝突
這次,福爾摩斯與拉盧洛伊格多年來的宿命對決,即將迎來最終結局!——華生。
H.P.Lovecraft作品以「無以名狀的恐怖」為創作的主要基底,其故事中來自幽暗太空的詭異生物、陰森港口中的濕黏觸手,也是這位被喻為二十世紀偉大古典恐怖作家的標記。他的小說裡,少不了儘管面對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卻在絕望中極力尋求理性解釋的人物。
人類並未受到祝福,也不特別。
但福爾摩斯為了保護世界而英勇奮鬥,還付出了莫大代價。
一世紀後,我們依然比想像中更虧欠他。
時值一九一○年秋季,夏洛克.福爾摩斯與約翰.華生醫生已與曾為詹姆斯.莫里亞蒂教授的「隱匿心靈」拉盧洛伊格交戰了十五年。此時歐洲正無可避免地邁向戰爭,一陣宇宙間的衝突也箭在弦上。第歐根尼俱樂部最傑出的成員們在一夜中全數慘死,死因看似都是自盡,福爾摩斯認為這是某個為拉盧洛伊格工作的德國間諜所為,但他對復仇的研究,卻使一位老朋友丟了性命。
兩名夥伴撤退到福爾摩斯位於蘇塞克斯丘陵的農場,沒過多久,有位客戶前來拜訪他們。鄰近城鎮紐福特有三名年輕女子失蹤,當地人也對嫌犯的身分深信不疑。據說有怪異的兩棲類生物居住在海床上的城市,每隔幾世紀就會上岸捕捉新俘虜。福爾摩斯與華生找尋這些駭人入侵者時,也同時步上了最終決戰的舞台。他們除了即將面對蘇塞克斯海怪,或許還會碰上克蘇魯本尊……
在克蘇魯長眠的島嶼上,福爾摩斯與拉盧洛伊格長年的鬥爭即將迎來終曲,華生也將見證福爾摩斯最後的犧牲。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在黑暗中移動的東西
第二章:顫動團塊兄弟會
第三章:灰綠色的黏滑團塊
第四章:福爾摩斯的私人仙饌
第五章:帕摩爾的悲劇
第六章:打破沉默
第七章:邁克羅夫特的最後步伐
第八章:盒中物
第九章:德國關聯
第十章:強制塵
第十一章:少年維特的煩惱
第十二章:便裝軍人
第十三章:馮.赫林男爵
第十四章:嘶聲發言者
第十五章:歲士
第十六章:(不再屬於)蘇格蘭場的葛雷格森
第十七章:最狂暴無情的自然力量
第十八章:阻礙別西卜
第十九章:海魔
第二十章:紐福特的風俗
第二十一章:岸上哨兵
第二十二章:復活亡者
第二十三章:三個海魔與一樁謎題
第二十四章:深海馬車
第二十五章:SM U-19
第二十六章:責任大於保命
第二十七章:我們的最後致意?
第二十八章:我的航海日記摘錄
第二十九章:航海日記中的更多摘錄
第三十章:航海日記中的其他摘錄
第三十一章:拉萊耶
第三十二章:黑暗中的亂語者
第三十三章:長眠處
第三十四章:克蘇魯的殞落
第三十五章:蟾蜍怪
第三十六章:天空中的魅影
第三十七章:時間與夏洛克.福爾摩斯
尾聲
後記
出版商注記
序/導讀
導讀
當邏輯理性遇上無可名狀的恐怖
譚光磊(奇幻文學評論者)
二十多年來,「克蘇魯神話」對台灣讀者而言始終是個「只聞樓梯響」的概念:明明受其影響的動漫、遊戲和影視作品很多,洛夫克拉夫特的原著卻付之闕如。唯一的譯本錯誤百出且早已絕版,更為這套作品增添一種神祕(幾乎是禁忌)的色彩,彷彿那些故事無可名狀、太過恐怖,以致於「不可翻譯」。
直到二〇二一年,群星終於運行到正確位置,我們終於迎來了「克蘇魯元年」,市場上不僅出現好幾個譯本,還有田邊剛改編的漫畫版,就連對洛氏影響深遠的《黃衣國王》也有了中文版。
然而洛氏的原作詰屈聱牙、甚少對話,也不以情節取勝,而是用大量文字堆砌出真假難辨的知識體系,並營造出一種逐漸走向瘋狂的恐怖氣氛,若是毫無心理準備,讀者有很高機率會覺得不耐煩,或者不得其門而入。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該從何入門,我總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答案。直到我讀了英國作家詹姆斯・洛夫葛羅夫的《克蘇魯事件簿》三部曲。
這套作品巧妙結合了「福爾摩斯探案」和「克蘇魯神話」兩大故事體系,以偵探小說為外殼、宇宙恐怖(cosmic horror)為內裡;初入門者能看得津津有味,內行讀者也會發現各種彩蛋,不僅適合克蘇魯入門,當成福爾摩斯入門也沒問題。
小說一開頭,作者就說明他某日收到一位美國律師來信,代表剛去世的亨利・洛夫克拉夫特先生,處理其價值五萬英鎊的遺產。作家看了大喜,覺得天降橫財,不料再往下看,律師說「現金遺產通通留給一位遠房的姪孫女」!
那麼找作家幹嘛呢?原來死者還有幾份手稿,姪孫女沒興趣接收,律師花了一番功夫,發現洛夫葛羅夫先生乃死者遠親,故希望致贈。對呀,他姓「洛夫葛羅夫」(Lovegrove),跟「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有點關係,好像也很合理嘛!
作家收到稿子打開一看,竟是約翰・華生的三份未公開手稿,完整交代了他和福爾摩斯「真正」的冒險故事。由於內容太過駭人,不宜公諸於世,因此寫好以後便束之高閣,也就是我們現在手中的《克蘇魯事件簿》。
這種「我寫的才是真正的福爾摩斯故事」手法並不新奇,把福爾摩斯和克蘇魯神話結合也不是第一次(例如尼爾・蓋曼的經典短篇〈綠字的研究〉),但如此野心勃勃,將兩個故事體系穿鑿附會融為一體,而且還寫得這麼維妙維肖,堪稱史無前例。
先說「維妙維肖」,早在《克蘇魯事件簿》之前,洛夫葛羅夫就寫過五本福爾摩斯仿作,被公認是捕捉柯南道爾「原著文風」的高手。某天編輯打電話給他,問他有無人選能寫「福爾摩斯X克蘇魯」的故事,兩人聊得欲罷不能,洛夫葛羅夫才恍然大悟:編輯想找的人根本就是他!
洛夫葛羅夫大膽接下重任,從「裡・福爾摩斯」的角度切入,分別將三部曲設定於一八八〇年福華初遇、一八九五年福爾摩斯「重出江湖」、以及一九一〇年神探退休後「終極一案」三個時間點,用克蘇魯元素重新梳理名偵探的一生。原著的要角如莫里亞蒂教授、葛雷格森警探和邁克羅夫特一個沒少,而洛氏筆下的無可名狀恐怖也紛紛登場:印斯茅斯的魚人、幻夢境、奈亞拉托提普、克蘇魯,甚至還有作者自創的全新外神。
首部曲《沙德維爾的暗影》描寫東倫敦貧困的沙德維爾區接二連三發生命案,死者都是社會邊緣人,華生發現自己昔日醫學院的同學似乎與命案有關,一路追查到祕密經營鴉片館的華人仕紳公孫壽,但公孫其實也只是受人指使,幕後還有更可怕的藏鏡人和神祕邪教。
第二集《米斯卡托塔尼克怪物》設定在一八九五年,福華兩人歷經十多年與古神勢力的鬥爭,都傷痕累累、身心俱疲。某天他們聽說一間瘋人院裡出現無名患者,口中喃喃自語,說的正是恐怖的拉萊耶語(R'lyeh)。原來該人原是(洛氏筆下虛構的)米斯卡托尼克大學的科學家,因為一場失控的自然考察行動,墜入瘋狂與黑暗的深淵。米斯卡托尼克明明在美國,福華二人要如何查案?別忘了《血字的研究》有一大半劇情都發生在「那個遙遠蠻荒的美國」,把猶它州的摩門教軼事寫得無比獵奇,本書運用了同樣手法,再合理不過。
到了完結篇《蘇塞克斯的海怪》,已是一九一〇年,世界大戰即將爆發,歐陸局勢風雲詭譎;福爾摩斯歸隱田園,在蘇塞克斯醉心養蜂。某日第歐根尼俱樂部驚傳血案,多名重要成員在同一天暴斃,而他們都隸屬於一個更神祕的「達貢會」(The Dagon Club),亦即知曉古神威脅,多年來暗中相助福華二人的各界有力人士。是誰有能力一舉殲滅「達貢會」成員?線索指向德國大使,以及一個遠在南太平洋小島的陰謀......。
除了「主線」寫得好,洛夫葛羅夫更為柯南道爾的原著提出諸多「克蘇魯式」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背後是這樣啊」(當然一切都跟超自然因素有關)。當莫里亞蒂那本《小行星動力學》出現在故事裡,你一定會和我一樣會心一笑:講什麼小行星又很高深沒人看得懂,理所當然是在講「外神」(Outer Gods),對吧?
**********
「洛氏後人」詹姆斯・洛夫葛羅夫可說是英國幻想文壇的一個異數。他早早立志寫作,牛津大學英文系畢業後給自己設定目標:兩年內要賣出第一本小說,結果兩個月就圓夢,然後把為數不多的稿費拿去環遊世界,又成為後來創作的養分。
出道三十年來,洛夫葛羅夫已經發表五十多部作品,橫跨科幻、奇幻、推理、恐怖各類型,多次入圍大獎。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諸神世紀》(Pantheon),一套以各國神話譜系為想像基礎,結合科幻、架空歷史、軍事諜報和社會批判的大系,每集故事獨立,卻又彼此關連,目前已經出版十多本。
除了原創作品,洛夫葛羅夫也寫各種衍生小說(tie-in),包括福爾摩斯仿作和電視劇《螢火蟲》的故事。《克蘇魯事件簿》是他衍生與仿作書寫的一次重大突破,佈局縝密、結構完整,把兩大故事體系融合得天衣無縫。按理說福爾摩斯講究理性,而克蘇魯神話無可名狀,正好位於理性的光譜兩極,如何能共冶一爐?但別忘了洛氏筆下的主角很多是學者或科學家,本著追根究底的科學精神,探尋未知事物,才會知道了「不該知道(也無法理解)的事」。主角越理性,這個反差就越大,最終的崩潰也更駭人。
福爾摩斯會否步上洛氏主角後塵,陷入瘋狂與譫妄呢?而洛夫葛羅夫這位當代作者膽敢挑戰這個禁忌的題材,他又會有什麼下場?
這一切就要等你來親自發掘了,如果你敢的話。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