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森林療癒力【附《一個人的森活指南》別冊】:forest, for + rest,走進森林讓身心靈休息、讓健康永續
內容簡介
	forest,for + rest,森林,是讓人身心靈休息、恢復的地方,
	森林環境提供人類在工作繁忙之餘,一個安靜、和諧、舒適、愉快的遊憩場域。
	除了就醫、吃保健食品,森林療癒也是最簡單、最無副作用的健康促進方式。
	
	台灣自然生態豐富,公園散步、郊山健行、高山攀爬,皆有促進健康的效果,
	力行森林療癒與環境一起變健康的正向循環過程,正是我們與環境的共存之道。
	《森林療癒力》詳述先進國家及台灣森林療癒的源起、發展與願景,
	引領讀者走入森林療癒的世界,找回平靜的身心靈。
	
	★ 隨書附贈《一個人的森活指南》必備實用別冊!
	提醒您:參與森林療癒活動時應注意事項、進行森林療癒活動前後應做健康檢測、自己可以體驗的療癒活動
	
	其實森林很想療癒你,只是你不肯放過自己!
	●每次進行20~30分鐘的自然體驗,可以有效減少生理壓力。
	●每週至少走入戶外綠地30分鐘,能有效減少憂鬱並降低血壓。
	●每週逛花園或公園4~5次,是降低憂鬱感的最佳方法。
	●每週至少接觸大自然120分鐘,可以提升幸福感。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中便覺生命完整。自然的芬多精、負離子、五感活動等體驗,是感動人並喜愛大自然最有效的方式。
	
	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驗證了自然環境與健康的關聯密切,因此先進國家建立都市綠帶與藍帶將自然帶入都市中,減少都市化帶來的負面衝擊,或是鼓勵民眾走出戶外,促進健康;更積極的,則將自然保健概念帶入醫療體系中,把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工作納入醫療體系。這些方式都能幫助大家提升生活品質、減少社會醫療支出。
	
	2018年時,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預計於2026年邁入老年人口占20%以上的「超高齡社會」。台灣人口結構逐漸老化,突顯了現今高齡者健康促進的重要性,所以的確需要積極參考德、日、韓等國的森林療癒進程,以推動在地的森林療癒發展。
	
	目前,台灣林務局選定了8處國家森林遊樂區: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奧萬大、富源、雙流、知本、東眼山作為森林療癒場域,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早已成為大眾喜愛的森林浴景點,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則有如森林療癒的研究與推廣重鎮,都正在積極整合、推動多樣化的森林療癒活動,以維護大眾健康。
	
	這次全球疫情大流行,有部分原因是由於人與自然環境的衝突,因為自然環境被破壞,人類與攜帶病原體的動物之間頻繁接觸所造成的。環境的健康就是人類的健康,他人的健康即是我的健康,森林療癒活動可以讓大家「防患於未然」,體驗如何健康過生活,而從大自然得到健康的我們也需要維護自然環境健康,這種正向的鮮活循環,即是「健康森林,健康人群」的健康一體概念,也是根除疫情、永續願景的實踐。
目錄
	推薦序 來看,這個說故事的人╱林一真
	推薦序 在森林的擁抱裡找回自己╱林華慶
	推薦序 森林療癒力無所不在╱袁孝維
	自序 與自然共存
	 
	第1章 都市化帶來的健康問題   
	人類生存環境的轉變   
	都市生活帶來的健康問題   
	瞭解你的負能量,不要被杏仁核綁架       
	都市綠化解決社會治安問題       
	都市公園化,公園森林化,促進健康福祉       
	 
	第2章 健康問題的解決方案—─森林療癒      
	森林不只是綠金,也維持人類生存   
	森林療癒的起源   
	什麼是森林療癒?       
	從森林浴到森林療癒   
	森林療癒,越玩越健康       
	健康一體       
	森林療癒與醫學治療   
	 
	第3章 森林療癒實證研究—─健康篇      
	其實森林很想療癒你,只是你不肯放過自己   
	只要從都市走入森林就能夠有降低血壓的效果       
	走入森林還可以調節血壓   
	森林浴體驗可以提升免疫力       
	森林體驗有助於自律神經功能調節   
	森林可以改變你的腦波       
	森林療癒改善心理健康       
	窗外自然美景讓人提早出院       
	「垃圾吃、垃圾大」是金ㄟ       
	抗憂鬱疫苗存在於自然土壤中   
	想要功課好,常往自然跑   
	森林療癒提升中高齡創意能力   
	虛擬實境自然體驗在健康照護上的應用   
	接觸自然的劑量   
	 
	第4章 森林療癒實證研究—─療癒環境篇      
	森林療癒環境不只是芬多精、負離子       
	森林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森林氣候地形療法       
	森林中五感的健康效益       
	森林視覺景觀療癒效果       
	森林觸感與聲音   
	森林空氣的療癒效果   
	森林味覺
	森林管理有助於療癒環境建構   
	 
	第5章 世界的森林療癒      
	日本森林療癒       
	德國自然療法       
	韓國山林治癒園   
	 
	第6章 森林療癒在台灣      
	台灣森林療癒的發展   
	森林療癒怎樣才有效?       
	森林裡的健身教練──森林療癒師   
	樂齡抗老化俱樂部──森林療癒中心       
	來一場以健康為名的社會運動──森林療癒
	 
	第7章 大家都能體驗的森林療癒
	台灣的森林療癒活動
	從事戶外活動要注意安全
	自己可以體驗的森林療癒活動
	 
	參考文獻
	【別冊】一個人的森活指南
序/導讀
	推薦序
	
	在森林的擁抱裡找回自己(節錄)
	林華慶
	
	森林是一個無限可能的集合體。她既提供了木材、食物、藥物、纖維等人類需要的物質,同時也讓無數生物在此繁衍生息。她吸收二氧化碳,帶來新鮮的氧氣,製造負離子與芬多精;她涵養了水源,讓風與樹、鳥與蟲、溪與石在此分分秒秒演奏著天籟;春天奼紫嫣紅,夏季的盛綠、秋天的暖紅,到冬天覆蓋一切的白,季節遞嬗中不斷變換的五感旅程,總是溫柔而無私地療癒走進其中的人們。
	
	許多都會民眾長期累積身心壓力,造成健康失衡,在森林環境中,透過專業者引導,運用身體五感體驗自然的生命力,感受與環境合而為一,這種「慢旅行」已逐漸獲得民眾接受與喜愛。
	
	為了促進國人身心健康、也使民眾更能分享山林帶來的惠益,林務局推動森林療癒基地建置與專業課程、體驗遊程設計,並於2021年推出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制度及培訓平台。目前已於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奧萬大、富源、雙流、知本、東眼山等8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建置森林療癒基地,除了優化設施,也結合周邊部落資源,發展各類型森林療癒活動。2019年起推動的「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也將森林療癒納入非木質的人工林產業多元發展目標,讓森林更能發揮其服務價值。且於2021年3月推出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制度及建置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台,積極發展森林療癒活動。
	
	余家斌老師《森林療癒力:forest, for+rest,走進森林讓身心靈休息、讓健康永續》全面探討森林療癒的國內外發展脈絡,從都市化帶來的健康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到國外案例及相關實證說明,帶領大家認識世界的森林療癒發展,例如日本森林療癒步道的巧思設計,以及森林療癒基地的美學概念;在德國,民眾則可透過健康保險補助森林療養相關費用,促進健康旅遊產業發展;韓國有山林治癒園,提供一系列醫療設備給森林療癒效益實證研究使用,並規劃住宿、餐飲和多樣化的療癒活動,建置森林福祉服務體系,這些都值得台灣借鏡。
	
	誠如余老師書中所言:「森林是讓人身心靈休息、恢復的地方。」當你感到身心再次沒電,記得回到森林的懷抱,感受大自然不可思議的療癒力。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