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證嚴上人的「佛法生活化」,是期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得到佛法的法益,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佛法都能增益其生命的成長,促進社會的物質繁榮,啟發心靈的清淨。慈濟法門也同樣期望建構一個人人能「善己之善,善人之善,善善與共」的理想社會。
慈濟學的建立,從故事到詮釋,詮釋建立模式,模式建構理論,理想是「闡明慈濟論述,提倡普世價值,建立共善典範」。
「慈濟學」的目標是希望佛法與慈濟法門讓世間不同的組織或個人,在吸收之後也能用他們的方法去實踐;運用慈濟的模式,非為複製,而是轉化,而是共善;從而共同致力於實現淨化人心、社會祥和,是慈濟學建立的根本與目標。
名家推薦
陳金華∣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黃倩玉∣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教授
許木柱∣慈濟大學榮譽教授
目錄
推薦序 慈濟學──慈濟行經半世紀的總結研究/陳金華(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推薦序 全方位的慈濟研究/黃倩玉(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教授)
推薦序 「慈濟學」研究兼具理論與應用價值/許木柱(慈濟大學榮譽教授)
自 序 慈濟學 學慈濟
第一章 佛教歷史中的慈濟宗
第二章 慈濟與人間佛教的實踐
第三章 慈濟宗門人文思想略說
第四章 慈濟圓形賑濟模式
第五章 慈濟扶貧濟困之理念與實踐
第六章 慈濟以病為師的理念與實踐──醫院作為一個修行的道場
第七章 宗教教育的現代化轉型
第八章 捨的智慧與慈濟大體解剖教育
第九章 慈濟人文傳播之理念與模式
第十章 慈濟人的生命美學──實踐美學初探
第十一章 證嚴上人與慈濟的環境生命觀
第十二章 環保回收與心靈轉化
第十三章 慈濟圓形組織與漢傳佛教的轉化
第十四章 圓形組織與慈濟志工體系──證嚴上人建構的立體琉璃同心圓
第十五章 實踐主義與信仰真實
注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