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得主鍾文音
最新長篇鉅作╱《別送》外傳
一場信仰與心的追尋之戀。
文成公主與玄奘大師,兩顆唐朝最璀璨最稀有的星子在此交會,劃開佛的銀河系。
佛教歷史大河鉅構,不可多得的佳作。
*此作品獲第九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
「她幾度生生滅滅,從李雁兒轉文成公主。雁行千里,注定遷徙。在高原,她
成了甲木薩:永遠的漢地女神。
沒有眾生,就沒有菩薩。
雲遊僧玄奘書寫其一生致謝的功德芳名錄,並托西域商旅馬玄智帶給了甲木
薩,她成了唯一的讀者。
一連串字詞如編織魔毯的故事,拼貼出甲木薩與雲遊僧擦亮星空的傳奇。
從此,兩顆唐朝最璀璨最稀有的星子,劃開佛的銀河系……」
本書區分為「甲木薩」(文成公主)與「雲遊僧」(玄奘大師)兩大部,藉由在大昭寺擔任導覽員的今之「李雁兒」(和文成公主的俗名李雁兒同名)走入時光甬道,倒敘文成公主的一生,更以現代小說手法探索文成公主不為人知的愛情想像與其對高原的影響,讓蓮花女神有了人性化的面貌。另一個當代人物是王道士(人稱王阿菩),以王阿菩和史坦因相遇展開的序曲,輾轉帶出千佛洞文物之所以被史坦因帶走,全肇因於兩人的共通偶像:三藏法師雲遊僧玄奘,藉此帶出玄奘對後世歷史具有不可逆轉的影響力。
小說家以獨特的想像力將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歴經生死離別與玄奘取經播揚佛法,兩條穿越唐朝時空的故事軸線,做了巧妙的互動連結。引經據典,既不泥古,又不脫離歷史本事,敍事手法乍看為二,實則互相呼應為一,藉由人、事、情愛的因緣聚合,佛法奧義的深入淺出,展開信仰與心的追尋之戀。允稱佛教歷史大河鉅構,不可多得的佳作。
鍾文音說:「之所以開始書寫這本小說,緣於母親纏綿病榻多年,過去經常浪遊旅途的我沒料到有一天我的世界五大洲之大會微縮成一張電動床之方寸。苦痛的呻吟,無能的藥方,如何安頓當下?於是,我在母親的電動床旁,用各式各樣在旅途裡聽來的朝聖故事,說給母親聽……」
「公主和雲遊僧,一個離返,一個抵達,如兩輛不同方向駛去的列車。
讓他們命中注定相見的是佛經。
命中注定誰是你,
你的使命讓你成為你。」——《命中注定誰是你》
目錄
【壹】རྒྱ་མོ་བཟའ་甲木薩
大昭寺導覽員李雁兒的高原紀行
憶長安
0 兩朵雲
1 抬佛者轉成抬棺人
2時光倒退的長安城
3在雪中想起你
4 長安元宵時辰
5 赭面人
6 她值五千兩黃金
7 蝴蝶所愛的少女
8 異國情調
9 長安夜宴圖
10 唐女的日常
11 文功可成
12 從小就愛佛
13 送到塞外的君父
14 六試婚使
15 啟程的隆冬
16 吐蕃第一人
17吐蕃女王
18 從此別去
19 漫長和親之路
20 自此相逢在夢中
21香塵轉客塵
22初見贊普
23異語陌地
24烈熱與酷寒
25 日月寶鏡
愛邏些
26 遇見尺尊公主
27 點火即吹
28 直把異鄉當故鄉
29布達拉宮
30 羅剎女
31 小昭寺
32 唐柳悠悠
33 聽風的歌
34桑蠶與狼毒花
35 盲眼說書人
36 高原的一千零一夜
37 高原新年
藏經閣筆記
38 大力士們
39 幾度夢回雲遊僧
40 山族神話
41 死亡的年份
42 憾在瘟疫蔓延時
43 祿東贊
44商旅隊報信者馬玄智
45 初聞辯機悲劇
46 學會的第一個詞བཙུན་མོ
47 與桂兒相依為命
48 夢中問佛
49 永遠不老的佛
50 女燈香師
51 懸念的人
52 阿耶與天可汗
53 等待問世的傳奇
54 長安的思念
【貳】महायानदेव雲遊僧
守經人王阿菩與史坦因
西行前
0臨終之眼
1父母
2二哥長捷法師
3大理卿鄭善果
4慧景、慧嚴、道基法師
5受戒師
6蜀地乞丐
7搭船商人、漢陽王與眾高僧們
8胡商們
9難民與農民們
10算命師何弘達與孝達法師
從此西遊
11涼州都督李大亮
12慧威、慧琳、道整法師
13瓜州刺史獨孤達與州吏李昌
14胡人石槃陀
15校尉王祥
16赤色瘦馬
17異地漢僧
18高昌國王鞠文泰
19功德芳名錄與戒賢上師
20戒日王
21土匪和迦畢試王與迦濕彌羅王
22于闐王
23馬玄智
【叁】རྒྱ་མོ་བཟའ་甲木薩
藏經閣筆記
55工藝匠師
56輪迴的足跡
57閉關似的孤獨
58只餘雲遊僧
59從出生就在準備的死亡
60擺渡人
61漢地貔貅
62攪海大夢
63 最後的長安懸念
64忿怒與慈悲
65別後莫相思
66手藝人
67夢幻成真悉達多
68身語意
69高原的黃昏
70失語的異鄉人
71高原神話
72悲中之帖
73有桂兒的高原
74缺氧的愛情
【肆】महायानदेव雲遊僧
賦歸
24唐太宗
25唐高宗
26武則天
譯經院
27譯經者
28弟子辯機
29窺基、圓測、慧立弟子們
30懸念者甲木薩
【伍】རྒྱ་མོ་བཟའ་甲木薩
再見天涯僧客
75 高原生死書
76 高原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
77 踩在骷髏的功績
78 三十年來尋劍客
79 訣別
80 連你都走了
81阿修羅
82不說不的菩薩
83 第一個比丘尼
84 我們還會再相見
85 隔離的孤單
86 想再看看佛
87 書簡致雲遊僧
88 高原最早的女朝聖者
89 須彌山與小芥子
90 千佛大會
91 不見佛使人愁
92 雲遊僧圓寂
93 夢幻一場
94 佛也流淚
95 患譫妄症的公主
96 微塵眾
97 羅剎女的詛咒
98 三十年轉瞬如夢
99 回憶前塵
100 夢囈
101 滿城無故人
102 人是未來佛
103 沒有不死人之地
後來者
104 繼承者
105 佛碑
106 佛滅
107 李雁兒
108 覆轍者
後記
序/導讀
後記
夢的鏡花緣,在靜夜寫字的人
死亡的星塵依然在天空閃耀,自知俗緣已了的雲遊僧站在花園望著星空,聽著譯經院在抄寫著經論,合七十五部,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有弟子誦著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初春三月,雲遊僧看見佛來接他了,菩薩的位子等他上座。
另一平行時空,在邏些心繫於長安的甲木薩公主聽聞商旅使者馬玄智帶來雲遊僧圓寂的消息,不禁悵然地回憶起十六歲前在長安的生活。很多年前,那是她最後一次在長安城過新年,過最後一次的長安元宵節。元宵過後,她將啟程。人約黃昏後的高原,她的未來情人是高原的王,他的國土展現神威,朝她的愛情結界而來。
甲木薩在高原生活四十載,守寡三十有餘,原來,無性可以專一,一心讀經,信心不變,信念不轉。就像她在長安花園看過異域培植到中土的魚,那是無性的魚,所以專心成長,專心長成想成為的樣子,肥大碩美。據悉古代的盲眼樂師,為了音樂讓自己失去眼睛,為了精密的聽清楚一切世間的聲音。祖師教念佛亦如是,命懸一絲的念。慧可大師,立雪斷臂,供養達摩祖師,難捨能捨,難行而行。
爾後她在由長安報信者一路攜至高原的雲遊僧譯典中,度過她在高原的漫漫長夜,同時在每個夜晚,回憶起自己的一生。
生命的最後,譫妄症的她走出布達拉宮,眼前彷彿拉開長安夢華錄,她看見雲遊僧來到眼前,坐落在大小昭寺,正和十二歲釋迦牟尼佛的等身佛像說話。
甲木薩,她幾度生生滅滅,猶如佛魔手中的一只棋子。長安出產僧人與詩人,還出產可以像男人般出外騎馬射箭的女性。他們知道比戰爭更有利的武器不是刀劍而是愛情,於是甲木薩公主來到了高原。
她先是女孩李雁兒,接著才是文成公主,接著又變成甲木薩公主,貝瑪蓮花,昇華成女神,上位為菩薩。她過世之後,佛滅來到。她從高位跌落,被降格成活生生的羅剎女。時間流逝,平反之後,傳說加劇,她轉成了女神。
從此,甲木薩和她心中永遠懸念的雲遊僧,成了島嶼女孩李雁兒注目之火,筆中之墨。
以上,是我為這本長篇小說擷取如電影的(本事)。
小說雖一分為二,但內文彼此互文,隱隱有所指涉與悄悄連結,文氣語感也各有不同,雲遊僧理性,依人物驅動小說敘事。甲木薩感性,依時間驅動其一生。敘述著兩輛平行時空的列車如何藉由佛典展開一場信仰之心與追尋之戀。
小說另外在開頭增添一個近代與當代人物,如小說楔子般,以增添小說感:
一個是李雁兒(大昭寺導覽員),由當代一個也叫做李雁兒的女孩(和文成公主的在家俗名李雁兒同名)走入時光甬道,她在大昭寺撫今思昔,以此倒敘出文成公主的一生,歷史只是舞台背景,小說的探照燈照射的是文成公主不為人知的愛情想像與其對高原的影響之最,吐蕃人稱她為甲木薩,漢地來的女神,而小說則讓女神走下蓮花座,讓她走出傳奇,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有哀有愁有淚有悲,當然也有非常堅強的一面。
另一個當代人物是王道士(人稱王阿菩),以王阿菩和史坦因相遇展開的序曲,輾轉帶出千佛洞文物之所以會被史坦因帶走,全肇因於兩人的共通偶像:三藏法師雲遊僧玄奘,我想藉此帶出玄奘對後世歷史具有不可逆轉的影響力。
小說雖劃分為二個人物軸線,但彼此關聯則由西域商旅馬玄智穿插其中,歷史微不足道的人物在小說裡虛構為往來兩地的報信者,使兩個敘事內裡隱隱串聯,互為虛構的書信,透過佛典翻譯的埋針藏線,使人物不再只是被歷史封印的平面圖騰。
如有讀過我的長篇小說《別送》(麥田出版),會發現原來小說裡的李雁兒,其名字取自文成公主的俗家閨名,這個名字是伏筆,也是跨時空的彼此疊映。於是這本小說有如《別送》的外傳,或說前傳,藉由同名李雁兒,貫穿高原與佛典,長安與台北,現代與唐朝。其中的婢女桂兒(虛構人物,在小說《別送》裡她即是那個亡去母親的名字:「蘇秋桂」,我故意安排的一個輪迴隱喻,但我知道如果作者不提及,讀者幾乎不會察覺到這樣的細微安排)。桂兒在《命中注定誰是你》則成了一起和文成公主隨侍遠嫁高原的婢女,在小說裡具有畫龍點睛的角色。
《別送》與《命中注定誰是你》兩本小說並無情節關聯,但卻有地理的關聯,與二者對佛典的熱愛。兩本小說皆描述著有佛的高原,此即是兩個不同時代的李雁兒的夢中鏡花緣,心的原鄉,愛的朝聖。
我總是心念於島嶼與高原。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高原大山與島嶼深海,正是我永恆的心地風光。
夢裡花落,我聽見山風,聽見海潮音,看見每一個搖曳的燭火,每一段經文所飄向眾生的祈福。
我總是在靜夜裡讀經,在靜夜裡寫字,打造我的夢中鏡花緣。
望著明月,想著遠方,梵音海潮音在窗外湧動。
在微光裡,我看見赫赫的羣星籠罩在雲遊僧的取經之路,閃爍在高原甲木薩公主膜拜的佛顏佛足上。
我經常想,我活過那個時代。
滿山骷髏,昔為蟻后或顛倒女人,今願為佛的好孩子。
我在年輕時早早就走過佛陀從出生到入滅之路,我也在西藏高原日夜駐足生活良久,在每個星夜的雪域,飄落著無聲的雪花時,我就能想起佛陀還是悉達多王子時也是在靜夜裡從皇宮出走,菩提樹下夜睹明星一生一滅,終至頓然徹悟自性自心的剎那。
佛的剎那,折射出我這無明人的永劫。
駑鈍如我,花開花落,何以淪落人間?
心地常飛六月雪,火內方開五色蓮。挫骨揚灰,去執去我。我的煩惱就像六月,六月惱熱,唯佛法如冰似雪,注入無上清涼。
這是我在高原寫下的字句。
(節錄)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