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沙漠無法被言說,只能去活過。」
――遊牧民族格言
關於撒哈拉沙漠的旅行文字與書籍很多,能在大漠中待上十年的台灣人卻很少。
蔡適任曾留學法國十二年半並取得法國社科院博士學位,也曾下定決心回台灣貢獻所長,卻直至二○一一年雙腳踏上撒哈拉,才找到了此生的歸屬。
「這片寂靜無聲的廣袤無垠,讓我真實感受到蓋婭的愛與溫柔。」她說。
然而,撒哈拉不再是人跡罕至之地。
早在氣候變遷成為全球話題之前,長年乾旱就讓撒哈拉失去大片良田,也讓遊牧民族不得不舉家走入旅遊業。但當觀光業成為經濟命脈,觀光勝地梅如卡因應國際旅遊日漸茁壯,帶給瑰麗絕倫金色沙丘的衝擊也益發加劇。
本書忠實道盡現今撒哈拉的真實困境,從脆弱的自然生態飽受過多的觀光客與垃圾摧殘,到觀光業如何大幅影響傳統遊牧文化,不只透過蔡適任早已內化的人類學之眼率直並陳在地視角與外來觀點,從多重角度剖析沙漠現況,也充滿了她長年蹲點沙漠深處的寶貴紀錄與深刻反思,是一本放眼全世界都極為難能少見的重磅級撒哈拉當代見聞錄。
目錄
緣起
.
烈日下
種下一棵樹
從土裡長出來的「天堂島嶼」
觀光商機V.S生態危機
我們不過是領路人
讓商品成為一場文化交流
及時雨:星球旅行社
大疫來襲
.
後語
序/導讀
書評
〈一位風土創業者的沙漠行動〉
文/洪震宇(金鼎獎作家,著有《風土經濟學》、《風土創業學》等書)
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在沙漠追尋自我、記錄文化探索與生活感受的人類學田野筆記,沒想到竟是一本風土創業者的沙漠實踐,嘗試在異地創造文化、商業與社會三贏的經營模式。
對於在台灣實踐十多年「風土經濟」的我來說,看到書上提到我的《風土經濟學》、《風土餐桌小旅行》的認同與異地實踐,非常意外與感動。書上遇到的種種難題、挫折與找尋突破方法的過程,如果地點不是在撒哈拉沙漠,還以為這是台灣某個偏鄉角落的故事。
對照之下,這不也是我多年的實踐歷程。我們都穿梭於在地人、外地人、文化、社會與商業經營的角度,嘗試找出挖掘地方風土特色,轉換成可與外界溝通、改變現狀的經營模式。
點點滴滴的心情,都是不易訴說的孤獨寂寞。
記得多年前開始在偏鄉推動整合地方資源、串聯不同人的故事,找出風土文化特色,推出深度探索地方的「小旅行」,常常遇到許多旅人、外地人、甚至在地人關心與質疑。他們的問題都是,一團只有十多人的旅客,能帶來多少產值?這麼小眾,如何吸引大眾?
我不是預測專家,只能回答透過深度交流,先創造感動的價值,而非產值。就像經營一個品牌,如果一開始想的是賺錢、產值、規模與連鎖,那大概不會有人願意到台灣各地做這些事情了,應該去挑一個觀光客雲集、更好操作的地方。
這種「假設、推估」產值、參與人次的思維邏輯,多半都是坐在辦公室搜集資料、用想像寫政策計畫政府官員做的事,從上而下的放煙火。然而模仿、抄襲、削價競爭,已經證明是毒藥與煙火,轉瞬即逝,而且帶來許多後遺症。就像疫情下,台灣老街、夜市陷入無人問津的窘境,各地彩繪、天梯只吸引走馬看花的人,打卡完卻一去不返。即使是擠滿人潮的小島,卻帶來垃圾、噪音與破壞的問題。
即使行路難,仍有逆勢創業的契機。只有抱持改變現狀的強烈動機,願意探索現狀,找尋突破難關方法,做出各種創業實驗精神的人,才可能在沙漠中長出一棵樹,即使枯萎了、甚至沒有蔓延成一片森林的希望,仍會繼續前行。
就像適任的「天堂島嶼」民宿、建立獨特定位的深度導覽行程,都是從沙漠中種下一棵樹的浪漫想像開始。
身為一位女性,在撒哈拉沙漠創業,遭遇的困難挑戰,是身在島嶼台灣的我們很難想像的。一個是廣袤無垠的沙漠,有什麼可以讓人探索流連的特色?其次是阿拉伯民族對女性的貶抑忽視,尤其是這位異國女性的處境更艱難,第三是當地富貴權勢與窮困弱勢的落差,弱者往往難以抗衡。第四是商業營運的挑戰,歐洲人來此都是過著奢華的觀光行程,在地業者只能取悅滿足,卻容易失去自我特色,更無法賺到該有的利潤與尊嚴。
種種挑戰,適任要如何溝通、克服?故事令人動容精彩之處,就來自於她的折衝協調與堅持強悍。該妥協之處,她只能隱忍,找尋轉進之道,該堅持的地方,她不惜與家族決裂,與財團對抗,只為了人道價值、土地永續。
其中最值得台灣讀者學習之處,在於她運用人類學精神與方法,以「他者」角度來探尋沙漠文化的奧秘,以及轉換成創新內容,引領旅客深度認識沙漠之美。
比方她認為「景點」並不是非得澎湃壯闊、可歌可泣的史蹟,若能做好扎實的田野調查,帶著理解與真誠地訴說,讓旅人感受在地人如何在天地間活著的美麗故事,「風景」在旅者眼前就能鮮活起來。
為此她與丈夫貝桑四處探尋,找出自己經營民宿與導覽的獨特定位。例如沙漠除了石頭什麼都沒有,適任就讓「石頭」成為吸引觀光客的號召。她將化石產地加入導覽之中,解釋眼前散落荒野的化石如何生成,在地質學上的意義,讓客人更深刻地感知荒漠風土的古老神奇。
此外,她努力讓在地生活與生硬歷史產生溫度。這也是台灣經常遇到的問題,在地人習於固定的生活模式,或是不知道整個地方的大歷史,無法跳脫出來轉換角度,以外地人理解的方式來溝通。適任努力找資料、閱讀、採訪各處耆老, 像拼圖一樣慢慢拼湊在地文史,再放入導覽解說裡頭,並與前後兩個景點呼應,串成一個有歷史脈絡的在地故事。
她在書上寫著:「像山一樣思考,像沙漠一樣思考,才能發現圍繞在四周的奧祕,也才真的能以另種方式,像個『真正的人』一樣地思考。」
要成為真正的人之前,得先化為風土的一部分。不論是身處沙漠、島嶼、高山、還是溪流,只有學習以人類學的視野,先讓自己化為風、變為土,以地方角度來思考與感受,才能找尋改變的力量,實踐我們的理想。
最後都能像適任一樣,先做有故事的人,才能讓家鄉成為有故事的地方。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