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十二個人的信
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國民作家──井上廈作品台灣首度翻譯出版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直木賞、谷崎潤一郎賞、日本藝術院賞、讀賣文學賞等數十種大獎得主
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國民作家──井上廈作品台灣首度翻譯出版
浮雕人性的經典神作。暗藏玄機的推理小說。
華麗炫目的反轉技巧展示大會。
日本Amazon讀者★★★★盛讚好評
我將思念化成一張張的手紙,
想像往日已死,你已遠去,
才能忘卻淚海中的自己,早已載浮載沉……
【惡魔】
好可怕的眼神,妳果然是惡魔!
爸爸媽媽都說姊姊是惡魔,看來是真的。
因為眼前的景象,宛如地獄……
【來自隔壁的聲音】
你離開這裡已經一週了,
但隔壁的住戶卻感覺越來越古怪,
施虐的聲響、憤怒的咆嘯……
恐懼已幾乎將我淹沒,
我不要這樣――你快回來吧!
【筆友】
我實在不敢相信,
你的心裡打的是這麼可怕的主意,
但沒自信的我根本無法否定你,
因為,我想聽你的聲音……
【灰姑娘之死】
那不是試鏡,那是場「生意」。
我拒絕了對方,但他卻讓我再也不想做夢了。
再見了,老師。
這一切不過是場灰姑娘的夢而已……
【泥和雪】
祝你幸福。我現在很幸福。
我已從泥濘的世界搬往白雪的世界。
不過,你應該不會懂的,
因為泥雪是無法永遠並存的……
上京求職的少女、成為酒店小姐的修女、四國遍路的神秘朝聖者、孤傲的畫家、變調的灰姑娘……日本國民作家井上廈藉由十二名看似無關的人物,展現出軌、報復、暗戀、背叛等陰謀算計,刻畫親情、友情、愛情與背德之情等寫實人性,題材多元,形式獨特,也難怪日本評論家讚歎其作品語言豐富到眼花繚亂,堪稱是日本的莎士比亞!
序/導讀
【導讀】
敬啟者:未來
作家/陳栢青
我是車貸何小姐,更新了聯繫方式,快快聯絡我喔。
你好,我是之前與你聯絡過的愛咪啦。有急事找你,掃描我的QR CODE談談吧。
怎麼這麼久沒有聯絡,你是不是忘記老同學了喔,先加我的LINE帳號。
敬啟者,何小姐/愛咪/老同學:
收到你的訊息總能讓我怦然心動。
「我是之前與你聯絡過的」、「怎麼這麼久沒有聯絡?」光是這樣兩句話,就像舞台上已經來到中場,觀眾現在才進場,或是瘋狂追劇,點進第一集開頭卻發現故事已經要收尾,炸彈爆炸,子彈殼尖旋飛眉尖,「所以之前我們之間到底有過些什麼?」「你是誰?」疑惑開啟的那一刻,懸疑、引子,那就進入現代故事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吸引了觀眾?我是一名小說家,有時我會想,真的有人打開我的書嗎?可你只憑著一則簡訊,劃開螢幕的那一瞬間,我就被你拉進去了。
親愛的何小姐/愛咪/老同學,謝謝你們傳訊息來。兩千年第二個十年,我的手機忽然湧進大量的訊息,日夜叮咚,都不認識,但十分感激,畢竟除了我爸媽,電話已經很久沒響過了。當然,人們會說,你們是搞詐騙的,別上當啊。但要我說,你們都是大小說家。
如果要打磨這門手藝,如果要精進這項技術──不,我不是指詐騙,我是說,說故事,雖然很多時候,它們像是同一件事情──我推薦你一本書如何?就是井上廈《十二個人的信》。
十二篇小說,要不是書信,不然就是各種文書體例:公文、出生與死亡證明、駕照、法院通知書……單看是應用文大全,很實用,一本工具書。可一旦把兩封以上的文件擺在一起看,活脫脫一個小劇場。有了人稱,便有了人物;多出事由,便浮現了事件;互有矛盾,連番衝突;前事未了,後事又來。「從兩行之間,讀出了第三行」,誰的話?張愛玲。井上廈做到了,兩封信前後撐著,堂堂一座舞台。
想跟你分享台灣小說家郭松棻對於文學的最高準則,「剔除白膩的脂肪,讓文章的筋骨峋立起來。」而在井上廈筆下,他不只是剔去脂肪,甚至連文章筋骨都不要了。我們以為的小說──敘述、形容、譬喻、情節被一封封書信取代。小說基礎的形式不見了,但故事基礎的元素又還在。
也許正因為《十二個人的信》的剔與替,我們才得以省視,故事/小說是什麼?
在井上廈的小說裡,一切都可濃縮為那句:「禿驢,敢跟貧道搶師太!」引號內九個字兩個標點,訊息量之大,是誰說這句話?(道士)對誰說?(和尚)為什麼說?(道門中人也沾惹紅塵情愛)小句子內爆一個宇宙。而在《十二個人的信》中,信件本身就是各種訊息的壓縮,井上廈則把戲劇性壓縮在信件裡。當一個人寫信給另一個人,角色出現了。為什麼寫信?寫了什麼?情節誕生了,身世浮現了;而另一個人回信,轉折就出現了。乃至於,寄信的時間差所展示出的情節先後、寄信人稱的改變(例如姓氏掛夫姓或者用本名、稱呼是否使用敬稱),皆表現關係的變化。而寄信地點是哪裡呢?家裡?監獄?還是殯儀館?那正是結局的誕生。
與其說井上廈好會寫信,不如說,他好懂說故事。他真正透徹了小說的結構,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先說,什麼後說。當人們告訴你,內容為王;他用這本小說告訴你,形式就是內容。
所以,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呢?推理?懸疑?後現代?我倒以為,它是充滿玩興的小說,那正是小說最好的地方。井上廈讓小說活起來了,小說家邀請讀者思考,他飽含機鋒,他玩形式,他搞敘述性詭計,他讓小說不會死,真的,小說活了多少年了,兩百年?三百年?你以為它身體僵了,它硬邦邦,它讓人看不懂了,但當你收到這封信、這本書,以為是小說的遺書──小說都不小說了。甚至變為一堆信,但它其實是故事的情書,你又一次愛上故事,心噗通噗通跳,想翻到下一頁,再來呢?
井上廈寫信來當小說,但我想說的是,這信裡是有刀片的。那不只是好看的故事而已,這其中藏有一種精神性的異質。
當我們說,形式就是內容。井上廈筆下展示了形式的極致,卻又在形式的表演中,藏著掖著一種思想性的東西,那事關主題。他藉由形式重新建構小說,在鬆動你對「故事」、「真相」、「人性」是什麼的重新排列組合過程中,同時開啟了思辨。你仔細讀,這本集子裡不只是好看的故事而已,不只是讓你嚇一跳,讓你覺得被騙了,小說家用核廢料的掩埋寫人的精神困境、他寫身障者福利、用孤兒院公益帶出對「善」的思索……形式本身帶來的趣味並未掩蓋議題的尖銳,甚至,正是因為形式上讓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全神灌注,那個議題才會冷不防地刺中讀者,那是小說的刀片,刺你一下,又不給你答案,但你會去思考。如果說小說本身就是對世界提出問題,那井上廈把問題變成信,專門製造問題,卻寄給對的人。
敬啟者,何小姐/愛咪/老同學,我不會封鎖你們。事實上,我很歡迎你們繼續來訊。我會妥善保存,甚至,回訊息給你,就像是此刻。
我一直在想,如果世界毀滅了,文明成為半空爆開來的蘑菇雲,很久以後的某一天,超未來的生物挖掘地層重新考察人類世,並陸續找到我們的手機,他們是否會覺得,在各品牌各機型封閉全人類文明的眾多黑盒子之中,比起其他人,獨獨我的SIM卡訊息匣充滿了大量的愛,被老同學、被久沒聯絡的、換了聯絡方式又想起的人們所塞爆。
我將成為世界上最被愛著的那個人。
那時候,在被塞滿的SIM卡裡,你們所有的消息會構成我。
所有的空洞都是為了填滿未來的那一刻。
為了那一天的到來,為了讓我成為我,請繼續騙我,好讓我欺騙未來。
有一個人已經先我們做到了。滿紙謊言,一片真心。什麼都說了,又什麼都沒說。坦坦蕩蕩,才能遮遮掩掩。非常好看,但又藏著比好看更重要的什麼。
讀了井上廈的小說,很不甘心,又很甘心。
不信,你往下一頁翻下去──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