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本集歷史建築、傳統行業、風土民情的臺灣鄉土文化繪本!
找一找,迪化街、永樂市場、霞海城隍廟在哪裡?
說一說,南北貨、巴洛克建築、長條街屋的特色!
讀一讀,穿越古今,來一場歷史時空之旅!
寫一寫,延伸思考,起身探索自己家鄉的風土民情!
走讀迪化街、認識鄉土文化,一同起身探索
《爸爸小時候:第一次逛迪化街》由寫實畫家陳麗雅繪圖、兒童文學作家朱秀芳撰文,透過小男孩阿瑞的視角,以第一人稱,用身歷其境的生動筆法,描繪了二○○○年左右的臺北迪化街風貌。
為什麼要以「迪化街」為主題的繪本出版?歷史悠久的迪化街,近代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注入了許多具創意、嶄新的文創產業,極具特色。這樣的迪化街新詮釋,正是再現鄉土教育的經典,藉由這本繪本引領師長帶著孩子,一同探索家鄉的傳統習俗、手工老店和特色建築等。那些古老生活的智慧,以及對於品質精良的堅持和文化,都留存在其中,等著大家起身探索。
現在就啟程,來一趟迪化街歷史之旅,一起回到爸爸小時候,亭仔腳、南北貨、霞海城隍廟、傳統器物……
原來我們的臺灣這麼豐美多元!
本書特色
1.孩子最佳的鄉土文化教育繪本
透過爸爸為孩子敘說自己小時候跟著爺爺第一次逛迪化街、採買年貨的經驗,引領現代孩子認識鄉土歷史、文化技藝、風土民情,一同探索家鄉的文化之美、親炙常民精神。
2.書末附有延伸教案與學習單
邀請資深閱讀教師——郭寶鶯,精心設計延伸教案與學習單,從封面、書中人物帶領讀者先來一趟「紙上迪化街」之旅;從觀察迪化街的建築風格,延伸印證其他鄉鎮的歷史建築;透過地圖,在生活中學習如何規畫路線、採買年貨;進而身體力行,走讀迪化街,尋寶趣!
得獎紀錄
★入選第一屆韓國CJ圖畫書特展畫家.陳麗雅 × 洪健全兒童文學獎得主.朱秀芳 最具鄉土關懷力作
*適讀年齡:3~7歲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己閱讀
*有注音
序/導讀
導讀
跟著爸爸的童年生活,探索傳統文化
陳玉金(兒童文學工作者)
《爸爸小時候:第一次逛迪化街》是由朱秀芳撰文、陳麗雅繪圖,透過小男孩阿瑞的視角,以第一人稱,用身歷其境的生動筆法,描繪了二○○○年左右的臺北迪化街風貌。
◆體驗阿瑞的童年生活
阿瑞小時候,最愛跟著大人到處走走看看。快過年的時候,他和爺爺一起到迪化街採買年貨。爺爺逛迪化街的習慣,是先到附近的霞海城隍廟拜拜,保佑大家平安。接著到附近的永樂市場,這裡是全臺灣最大的布行集中區,有各種樣式的布料,爺爺在這裡買一張野餐布。
到了年貨大街,街上有賣春聯和剪紙、花燈的攤位,也有賣烤魷魚、香腸、糖葫蘆、棉花糖、花生糖的攤位。爺爺牽著阿瑞的手走進「亭仔腳」,耳邊到處都是叫賣聲,和準備採買年貨的擁擠人潮。他們在一家中藥行停留,爺爺買了紅棗和枸杞,準備用來泡茶喝。店舖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年貨,爺爺開始「瘋狂大採購」,買了香菇、魷魚、蝦米、小魚乾等東西。
爺爺告訴阿瑞,一百多年前,許多貨品都從淡水河口,透過船隻運送到這裡集中販賣。這裡的房子窄窄長長的,方便貨物從淡水河邊卸貨以後,直接搬到屋子後面的倉庫,屋子前面就當作店面。當時的房子有很多是巴洛克建築風格,屋外的裝飾很有特色,代表當時世界建築的潮流趨勢。
迪化街上有一些傳統的手工店,像是手編的臉盆、竹籃子和蒸籠,還有「謝籃」,爺爺在這裡幫奶奶買泡腳用的小浴盆,還買了一個波浪鼓給阿瑞。到了打鐵店,這裡有很多鋤頭、鐮刀、菜刀、肉鉤、樹剪,都是師傅手工製作的,爺爺挑了一把菜刀,準備在年夜飯大展身手。來到燈籠店,爺爺買一個白色的燈籠,讓阿瑞帶回家自己畫圖,結束了阿瑞第一次逛迪化街買年貨的經驗。
◆捕抓眼中的迪化街風貌
《爸爸小時候:第一次逛迪化街》的插畫,由陳麗雅擔綱,她以細膩的寫實風格,給予這一本繪本更多細節和故事。為了畫出迪化街上不同時段和不同姿態的人,她在畫圖之前,進行了長時期的觀察,每次到迪化街都做記錄和拍照。她說:「在這一整條街上,每天的早上、中午和晚上,我每次觀察到的感受都會不一樣,每次有不同的發現和驚奇。」所以她在每一張圖中的人物、肢體動作都很生動。因為她的創作堅持,整本書就得花費很長的時間去臨摹。
完成準備工作之後,為了呈現迪化街熱鬧的景象,陳麗雅特別設計了一個左右掀開的「開門頁」,希望能將迪化街熱鬧的街景和人聲鼎沸的氣勢展現出來!她在畫面中設計了一百多位逛街採買年貨或是店家賣東西的人。街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樣貌,連穿著也要精心設計,她把自己當成導演,也是服裝設計師,費心安排每位路人的身分、走路的姿態,或是站的、蹲的、正在買東西的,又替每個人量身設計服裝。
為了完成這個困難的任務,每次遇到不知道要畫什麼人的時候,她就跑到迪化街上仔細觀察,而且還不只去過一次,甚至會刻意找早上、中午或晚上,利用不同的時間去觀察。同時為了完成書中描述迪化街採買年貨的景象,在人擠人的狀態下,感受過節的熱鬧氣氛,等到人潮較少的時候,再去實地場景,邊拍照邊蒐集資料,把觀察到的重點存放在腦海中。
迪化街的閩南式建築、巴洛克風建築、洋樓式建築等,也在一張張畫面中,經過統整,把屬於文史的淵源和老街的深度,透過畫面表現出來;不同於照片的生硬,有了不同的生命力。就這樣費盡心力,花了一年的時間,完成這本繪本。
◆帶著孩子認識家鄉
陳麗雅希望看到這本繪本的小讀者,能發現原來我們的土地上,有這麼多豐富的生活樣貌,且深具獨特性。書中不只有文字資訊,在閱讀繪本插圖的同時,也可以讀到豐富的內容,她說:「因為內容實在豐富,很難一次就看完整,小讀者可以一看再看,每次都可以發現不同的樂趣。」
臺灣各個城鎮發展的起點,都有和傳統生活習俗連結的各種地景、地貌、生活行業或傳統建築物。師長們不妨帶著孩子,一同探索家鄉的傳統習俗、手工老店和特色建築等。那些古老生活的智慧,以及對於品質精良的堅持和文化,都留存在其中,等著大家起身探索。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