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以特殊開本印刷,完整呈現漫畫風格與細節,介紹大時代的鮮活人物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漫畫藝術的顛峰之作
用虛構追求真實、足以平衡主流史觀、你所不知的新加坡現代史
◎榮獲美國漫畫界最高榮譽艾斯納「最佳作家/畫家」、「最佳出版設計」、「最佳美國版國際漫畫亚洲作品」等三大獎
◎《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本書由新加坡、美國、法國、瑞典、中國等多國翻譯出版
◎採循原書設計,以特殊開本印刷,完整呈現漫畫風格與細節
◎中文世界唯一未經刪節、完整翻譯出版
【大時代的小人物】
漫畫家陳福財出生於1938年的新加坡,受手塚治虫影響,立志成為一名漫畫家。成長於新加坡政治社會動盪時期,打從少年時代起就將新加坡的建國故事畫進漫畫裡,並經常融入對時局的解讀。例如以動物為主角的漫畫《136小隊》,帶頭的猴子即是象徵日軍侵佔新加坡時率先逃跑的白人指揮官。他還創造出了《阿發超級鐵人》與《蟑螂俠》等腳色,他們是新加坡獨立建國和社會經濟改革過程中,幫助人民的超級英雄化身。陳福財是個如你我一般平凡的小人物,靠漫畫勉強維生,身邊親友一一離去,即使到國外參加漫畫展也備受冷落,但他從未喪失對漫畫的熱情,以及用漫畫傳達關懷與觀點的初衷。不過,在此向各位看倌聲明,這位漫畫家其實是本書作者劉敬賢筆下的虛構人物!
【戲說新加坡史】
本書作者劉敬賢也是一名新加坡漫畫家,曾在美國漫畫產業DC和漫威工作,為了畫自己想畫的漫畫,他返回漫畫產業不發達的新加坡,繪製屬於家鄉的故事。今日新加坡雖是世界金融中心,但長期一黨獨大,以威權體制與嚴刑峻罰聞名,往往讓人覺得經濟層面很先進,但政治社會還停留在過去。他認為有必要以不同視角去詮釋新加坡的過去與未來。
劉敬賢以畫中畫的形式,創造了陳福財這個漫畫家及其漫畫作品。我們在《入侵》這篇漫畫裡看見李光耀早年與左派領導人林清祥合作以脫離英國獨立的故事。在虛構人物陳福財的補述中,也可一窺當年馬來亞與新加坡合併背後的政治盤算,以及林清祥與李光耀最終決裂且入獄的真貌。在這些層層疊疊的虛實交錯裡,對新加坡歷史有了多層次的不同解讀。可以說,今日新加坡是如何建國,今日的特殊體制是怎麼誕生的,以及2016年政治強人李光耀過世後,新加坡的路線又會開往哪個方向,都可以在這本漫畫中得到一些啟示與答案。
【極為真實的虛構自傳】
這是一本極具創造性的漫畫,劉敬賢以陳福財的晚年口述、生平經歷和繪製的漫畫作品等三條線,搭配照片、素描、畫中畫,以立體又細緻的方式,重新講述了新加坡建國的歷史。雖是虛構的傳記,卻塑造出非常真實的人物,而劉敬賢的批判敘事也與現實世界緊密貼合。此外,配合陳福財的人生閱歷,其畫中畫的多幅作品也展現出不同年齡時期的風格與技巧。也許正因為是漫畫,才能達成如此淺顯易懂卻極為深刻的表現形式。
【出版即勝利,新加坡出版與言論自由的敲門磚】
在新加坡,漫畫產業一直不被重視,但在2017年本書卻榮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獎,而且一次領回了三大獎項。不過,因為作者在漫畫中賦予太多非官方的歷史解讀,引發官方緊張,讓本書的補助一度遭到撤銷,沒想到卻成為超級暢銷書。這個事件也印證了新加坡至今依舊緊張的政治氛圍。若要了解今日新加坡從何而來,了解新加坡的社會文化,這都不可錯過這本兼具藝術與歷史的精采大作。
本書因為提到共產主題,在中國出版時,內容遭到刪改,彷彿呼應新加坡的言論審查與威權體制。本次貓頭鷹的繁體中文版將完整呈現原書內容。
目錄
各方讚譽
推薦 藉實畫虛,以假求真:讀《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的多重性
導讀 為虛構所動容,因真實而嘆息──掀開新加坡的神祕面紗
第一章 童真年代
第二章 置身革命
第三章 站起來
第四章 陳黃寓言
第五章 時勢造英雄
第六章 貓先生與小紅蟻
第七章 腳踏實地
第八章 漫畫之王
尾聲 野草莓
補充說明
譯後記
索引
圖像授權
序/導讀
藉實畫虛,以假求真:讀《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的多重性
陳福財,又名陳查理,生於1938 年,為馬來亞移民後裔,成長於新加坡,自幼熱衷於繪畫,並受到手塚治虫《新寶島》影響,進而對漫畫創作產生了興趣。1954 年於《前進》雜誌以《阿發的超級鐵人:覺醒》短篇,在老虎出版社出道。爾後與漫畫編劇黃伯傳合作,在投石出版社創作了戰爭漫畫《136 部隊》、科幻類漫畫《入侵》,並自主創作諷刺四格漫畫《雜燴山》。受到1950 年代末日本劇畫影響,與黃伯傳再度攜手創作出《蟑螂俠》,並於蚊子出版社發行。晚年受到《高堡奇人》小說啟發,繪製了歷史反轉劇《獅城八月天》,一生創作不輟且風格多元,為其帶來了「新加坡最偉大的漫畫
家」之美名。
讀者閱讀至此,或許會很好奇這位創作者究竟何許人也。但與其說陳福財是「新加坡最偉大的漫畫家」,不如說劉敬賢才是那位高手。事實上,陳大師的珍貴手稿、漫畫草稿,以及其他的繪畫創作、未公開的完稿作品,全
都是這位青年漫畫家劉敬賢所「虛構」出來的。
作為《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的作者,劉敬賢,生於1974 年,出身馬來西亞,成長於新加坡,自幼熱衷於繪畫,在劍橋就讀哲學時受到《凱文與虎伯》的啟發,創作了第一篇漫畫作品,往後集結成《Frankie & Poo : What Is Love (Incomplete & Abridged)》。在發現美國龐大的漫畫工業後,於羅德島設計學院就讀,受教於漫畫家大衛·馬祖凱利(David Mazzucchelli),逐漸進入DC 等漫畫出版社,並與楊謹倫合作繪製第一個美式亞洲英雄角色「影子英雄」。本書則為其獨力創作的作品。
一開始,劉敬賢與我們一樣,對新加坡的「真實」是了解不深的。在美國受到種族歧視、排外主義的衝擊後,於《影子英雄》時期便萌生了製作陳福財故事的念頭,從史料搜集、專家學者訪問,再到視覺呈現的研究,都讓作者花了不少心思,經歷約莫五年的發想製作,終於完成這本概念獨創、屢獲獎項的作品。
而本作最高明的,則是假借陳福財之手,不僅歷時性地鋪述了新加坡的歷史,也藉由不同時期的創作,帶出當時的漫畫流行風格。「阿發的超級鐵人」系列,可說是結合了1950 年代,手塚治虫圓巧的造型設計,以及橫山光輝《鐵人28 號》巨大機器人的發想;《136 部隊》的視覺風格除了來自美國Walt Kelly 的《Pogo》,也不免讓人想起日本戰前的作品《野良黑》,將不同陣營化作不同動物;其餘像是「入侵」系列連載於《飛龍》雜誌,其呈現
的版面構成宛如英國漫畫期刊《老鷹》;而《我這一生最悲慘的歲月》恬淡的分鏡手法,頗有谷口治郎的風格,也呼應谷口被西方認識的1990 年代。
當然,劇中虛構的作品,都不能只留在其時的靈感來源裡。劉敬賢在2018 年安古蘭漫畫節的座談上就曾提及,陳查理(Charlie Chan)的命名,事實上是來自美籍華裔導演王穎《尋人》(Chan Is Missing)一片,對美國
華人刻板形象「Charlie Chan」偵探的顛覆,而劇中多元的人物觀點,也啟發他以豐富的視覺風格,來處理新加坡來自四方的文化影響。
於是,《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便具有更多層的意義。在英國殖民下作為西方認識的「陳查理」,以及具有在地化、以福建語所構成的「陳福財」,哪個都是新加坡,哪個都是那個失蹤不在的「Chan」,因為他永遠
不是真實的。
然而,「Chan」卻帶給我們接近真相的手段,這些書中的種種是實在的、曾經發生過的,必須透過不同的角度(視覺風格)來組織其樣貌。而劉敬賢既是曖昧地以「虛構」保留名為「真相」的細節,又以「作假」訴諸那
不曾存在的「遺憾」,正如左派份子林清祥從未掌權、從未有一個發達的漫畫產業在新加坡,但那視覺風格是其來有自,那所思所想是有幾分證據。
這使我們不禁想問,那陳查理對漫畫滿懷的熱情,以及身在美漫社群外的疏離感,是否也有幾分是來自作者自身所感?會不會其實正巧是歷史的假象、虛構的幻影,激發了「求真」的意志,也是最終故事得以迷人之處?
若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在那幽默風趣甚至可愛的圖畫下,無論是面對漫畫產業,還是反烏托邦式的官方歷史,存有的可是小國哀戚且殘酷的宿命——並等待讀者逐一經驗與理解。
吳平稑/漫畫評論人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