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九九五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Paul J. Crutzen)在二○○○年提出「人類世」的假說,認為地球自十八世紀末便走入「人類活動全面改變地球的地質年代」的全新世代;尤以全球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增高為主要特徵。「人類世」標誌著工業、農業、森林砍伐、都市化、過度捕撈、化石燃料耗盡、廢棄物積累等人類活動,是影響地球環境變異的主要因子,超過此前其他自然力量。
比起學術意義,「人類世」的假說實際引發的典範轉移更受重視,它證實了本被視為各自獨立的科學、倫理和美學等範疇,在本質上彼此關聯。此一概念近來在科學、哲學,甚至是文學間湧現,顛覆了原本各自為政的知識體系。
儘管我們經常將所謂的「生態」危機與人類世聯想在一起,但它構成的挑戰已不再限於在非人類環境中的人類活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已。
本書從「自然」、「天橋」、「水」、「鄉土」、「物種」、「災難」、「生態烏托邦」七大面向,探索文學與生態對彼此的詰問,論及河川汙染、甲烷冰的開採、海洋廢棄物、石化工業、摧毀月球的行動、蝴蝶的販售,甚至是化成抹香鯨的人。這些道路終將通往同一個目的地:透過吳明益的作品,以「關係的本質」(ontologie de la relation)來思考生態。
本書研究的作品橫跨吳明益的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以及《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 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 BOOK 1》、《臺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 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 BOOK 2》、《自然之心――從自然書寫到生態批評:以書寫解放自然 BOOK 3》、《臺灣自然寫作選》、《溼地.石化.島嶼想像》等多本論述。
「寫作當然無法拯救亞馬遜雨林,朗讀一首詩也不能復育旅鴿。然而,文學與藝術的存在卻能開啟一扇門,通往框架之外、穿梭慣常思緒之間。因此,解讀一個臺灣作家的目的不在於探索如何保護生境和瀕臨絕種的生物,而是如何構思一個具體的、以公共利益和多元且共享的未來為優先考量的集體。」――關首奇
目錄
緒論:人類世時代的臺灣文學
Introduction. La littérature taïwanaise à l’ère de l’Anthropocène
人類世中的臺灣文學
臺灣的生態批評
為什麼談臺灣?
為何談吳明益?
吳明益的文本生態系統
哲學、科學與文學:跨文本的願景與限制
吳明益與中國傳統文本
第一章 自然 Natures
臺灣文學中的自然、浪漫主義與環境主義
報導文學
旅遊文學與荒野文學
田園文學
從自然到生態詩學
定義新文類:自然書寫
美國自然書寫的原則
臺灣的自然書寫
劉克襄
王家祥
第二章 天橋 Passerelles
吳明益與自然書寫:人類與蝴蝶
為自然去自然
沒有自然的生態學?
第三章 水 Eaux
水的詩意
流水
水―人類
水―世界
水的政治
臺灣的生態議題與環境主義
書寫與環境運動:吳明益與國光石化
第四章 鄉土 Terroirs
從鄉土到後鄉土
歷史中的風景
幻夢般的歷史與連結歷史
第五章 物種 Espèces
生物的命名、分類與控制
動物公園、人類公園
生成―動物
複眼看世界
複眼人的視角
複數記憶
菩薩與竹子
第六章 災難 Catastrophes
蝴蝶效應、月亮與科幻小說
渦流與世界
超物件世代
第七章 生態烏托邦 Écotopies
重構時間與空間
從瓦憂瓦憂島的烏托邦到森林教堂的異托邦
結論 Conclusion
從「關係詩學」到「宇宙政治學」
附錄
人類世前奏曲Prélude à l’Anthropocène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法國里昂政治學院副教授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