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活成了帝王將相
人生抉擇,選對成王,選錯功不成名不就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常人眼中,道德是用來遵守的,但在劉備眼裡,道德是用來打天下的。
◎史書說漢武帝獨尊儒術,其實是唯「我」獨尊,儒,不過是招牌。
◎劉邦和項羽兩強爭霸,南越王趙佗不選邊站只吃瓜,結果掌權時間比兩強更久。
◎資源不足怎麼搞革命?看西魏宇文泰怎麼用四場賭局,從邊緣人變掌權者。
從秦到清,誕生多少英雄好漢,
有人抓住機會,成就一番事業,例如西魏掌權者宇文泰、成吉思汗鐵木真;
有的誤判情勢,失去唾手可得的江山──後燕君主慕容垂、楚霸王項羽;
有的則被權力裹挾前行,當了王還無法掌握命運,例如清順治和末代皇帝溥儀;
這些人的唯一共通點是,有一刻曾經權力在握,但人生結局卻大不相同。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某種時刻,能和權與利非常靠近,
你會怎麼取捨?走對了,就活成了帝王將相,成就一番大事業。
選錯了,可能就此功不成、名不就,與富或貴擦身而過。
本書作者艾公子,是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的團隊筆名。
這是一個擁有500萬粉絲的自媒體,其文章更創下5億閱讀量,
曾獲「優質創作者大獎」、「年度最具影響力獎」等稱號。
由鄭煥堅、吳潤凱和陳恩發三個人共同創作。
這本書精選了38位影響中國歷史的帝、王、將、相,
他們的一生寫照,堪稱典型在夙昔,足以成為現代人借鏡的成敗模式──
面臨人生的關卡時,你怎麼選擇眼前的路?
◎王朝開拓者:沒有人是輕鬆走來的……即使是欺負小孩搞篡位
.秦始皇很勤政,每天閱公文120斤才休息,廢分封、修馳道、統一度量衡……
他樹立了中國的大格局,影響幾千年,卻糾結在生與死,留下暴君形象。
.趙匡胤很早就決定叛變,軍隊裡全是自己的人脈,
但叛變前一天,他猶豫了,還得靠姐姐用擀麵棍敲定他自己當皇帝的決心。
◎守業比創業更難,富爸爸往往是敗因,怎麼掙脫?
.唐宣宗處處模仿太宗,想打造另一個貞觀之治。他明知治國要用忠賢,
但實際用人時,卻還是重出身不重能力,所以宣宗朝無賢臣。
.清朝嘉慶君總被批評讓清朝由盛轉衰,但那些貪污腐敗,都是先帝留下的坑。
其實他嚴懲貪官、體恤百姓、鎮壓白蓮教,卻還是挽不回大清盛世。
◎能力再強,也抵不過猜忌。功高必震主,鋒芒怎露怎藏?
.大漢第一名相蕭何為百姓謀福利、為大漢社稷奔忙,卻被懷疑有二心,
就算把家人親戚交出去當人質,幫忙殺功臣,最終還是被劉邦丟進監獄。
.平定七國之亂的第一功臣周亞夫,一句話得罪皇上、皇后和太后,
先是被免去相位,又被漢景帝逮到機會逼死他……。原來說真話,是有罪的。
◎有能力的人很多,有風骨的很少,何謂「成功」,我自己定義:
.儘管被宋仁宗一貶再貶,范仲淹依舊對朝廷指出弊端、上書改革,
因為在他眼裡,沒有「站隊」,只有「站對」(站在對的一邊)。
.明知南宋打不過元兵,文天祥仍出兵應戰;即使妻小和宋恭帝出面勸降,
文天祥仍不肯向元朝低頭。對他來說,要敗,也要敗得忠肝義膽。
每個人都有某個時刻,能和權與利非常靠近,你怎麼選擇眼前的路?
看38位將相帝王,洞悉人生成敗模式。
名人推薦
Podcast《一歷百憂解Placebo Salon》主持人/李文成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金老ㄕ
粉專「魚小姐日記」版主、臺師大助理教授/李純瑀
目錄
序/導讀
推薦序一
走進王者,閱讀權力的世界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金老ㄕ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前些日子,世界上發生一件眾人矚目的消息: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96歲高齡過世。
這位坐在英國王座達70年之久的君主,面對家國大事的變動,例如:冷戰興起、殖民地獨立、王室醜聞、脫歐趨勢……雖然沒有真正的實權,可她卻如坐針氈的應對,以免王室蒙羞,進而導致王權消逝。
而當伊莉莎白二世過世,絕大部分的世人透過緬懷,肯定女王的表現時,隨即接班的查爾斯三世,在承接母親鞏固王室的果實的同時,也要面對眾人的質疑。
兩位英國君主,用她的一生以及他的登基,告訴世人一個清晰的道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正因君主擁有比平民更高的權力,權力的重壓往往將人最真實的一面逼迫出來。
有人拚死爭奪但求大權在握,有人對壓力畏懼而企圖逃脫,有人藉助權力造福為善,有人操縱權力恣意妄為……這些帝王往事被人記錄在歷史中,而中國為自古以來少見的超大型國家,皇帝擁有的王權遠超諸國,也因此更加形象鮮明或是光怪陸離。
《活成了帝王將相》用精簡概括的方式,介紹多位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他們有的被譽為英明神武,有的則被貶為昏君,有不少在屍山血海中搶得王權的狠角色,卻也有最終恨不得能捨棄王權的悲情人物。
其實作為一個人可謂相當複雜,可能既有高大上卻同時包含矮矬卑,又或者某些人眼中的好人,在另一批人眼中卻是可惡至極。而作為一呼百諾影響萬民的帝王,他們的一個舉動往往就牽連甚廣以至於一言難盡。所以概括的寫法,可能只是簡單且片面的呈現。
但作為大眾讀物,深度的受限可以用數量來截長補短。不同的帝王、不同的心性、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結局,或許總有幾個場景能擊中讀者的心,能讓人找到他們想看的,又或者是意想不到的洞見。
或許有人將帝王的往事當作見聞或消遣。但對我來說,即便帝王已經不存在我生活的社會中,也不談那些執政掌權的上位者,但一般人其實有時跟帝王沒有兩樣,因為:我們總有掌握某種權力的時刻。
那麼在掌握權力的時刻,我們會做出些什麼?或許這是我們在閱讀本書時,需要反覆思考的疑問吧?
推薦序二
在皇冠陰影之下的真實人生
Podcast《一歷百憂解Placebo Salon》主持人/李文成
皇帝,在這個兼有神話色彩與歷史厚重感的頭銜之下,彷彿是各種令人欽羨的集合:至高無上的聖旨、坐擁整個天下億兆黎民的生殺大權,帝國版圖與王朝偉業都能筆筆被寫入史冊、為萬世傳唱。
正如同獨裁者所高唱的:江山與權勢是如此迷人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
然而,正因為這份工作的報酬太過誘人,在僅有一位的限制之下,千百年來,這都是一份風險極高的職位,不但容易過勞、引來野心者側目,甚至連家庭生活都會隨之破碎,而且難以安全降落。
從登基之初必須防範外戚干政、本家坐大、諸侯騷亂,還要考慮跟官僚集團如何取得權力的平衡點,是否要重用宦官集團進行制衡。到了執掌大權後,則開始思考執政路線;是否要以儒家的道德價值,作為本朝的唯一意識形態;具體救災應該如何處理;邊疆騷擾該武力鎮壓還是懷柔感化。
甚至回到自己家務事都不得輕鬆:是否要冊立儲君;立後宮何人為后;國本之爭會不會動搖朝廷;後宮的勾心鬥角是否與前朝黨爭有關。
更可怕的是,你身邊幾乎無人可信,高唱仁義的宰相難保不是王莽、曹操之輩,乖乖順從的也不缺嚴嵩、李林甫之流;與自己血脈相連的至親骨肉,也可能覬覦皇位;幾位皇帝父親把朝政搞到天怒人怨;外敵包圍京師時,可能突然將責任甩到繼承人身上,要求解決已經爛到不能再爛的攤子,例如宋徽宗與唐玄宗。兄弟手足、叔叔伯父更是危險到當除之而後快的存在,遠的來說有漢朝的七國之亂,近點來看也有康熙朝的九龍奪嫡。
千年來,華夏政權最為強大的唐朝,其歷代皇帝也在這頂壓得令人喘不過氣的皇冠之下,付出生命的代價,除了開國者李淵與生命力旺盛的李隆基外,少有帝國最高統治者能活超過55歲。
《活成了帝王將相》透過38位皇帝的故事,為我們揭示站在權力巔峰的他們,執政生涯中有多少的無奈與痛苦:被定義為暴君的秦始皇在人生終點前,如何為了延續這套體制而掙扎;光武帝劉秀的溫和,其實是透過妥協換取世家大族支持的利益交換;唐代的小太宗,名義上中興大唐,卻因為他的得位不正與歷史上最為啼笑皆非的「皇太叔」身分,在他的大中之治背後,有多少矛盾與作秀的成分?
無比精彩的閱讀體驗,讓我們更能思考,關於權力運作與需要付出的代價,也重新理解何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至理名言。
序
關注歷史人物,尤其是那些有影響力的人,對於我們讀懂歷史的真相,有很大的裨益。這就是本書重寫帝王將相史的主要原因。
人性複雜。我們唯一能釐定的,僅有他人墓碑上最簡短的資訊──姓名與生卒年。在生與死之間,充斥無數的側面,像是一面面鏡子交互對照。
我們始終只是他人人生的旁觀者。
從秦到清,時代、境遇、使命,通通在變,本書中寫到的人物,有的把握自己的人生,有的失去唾手可得的東西,有的則被裹挾著前行,還有的在前所未有的巨變中修煉靈魂……他們的活法,無形中構成一部微縮的中國史──畢竟,大部分人走向人生終點時,只留下一聲嗚咽,而他們卻留下一聲巨響。
艾公子,系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創作團隊的集體筆名。三名作者分別是鄭煥堅、吳潤凱和陳恩發。謝謝第一批讀者在「最愛歷史」閱讀本書部分內容,並提出一些寶貴的修改意見。另外,書中部分篇目曾在《同舟共進》、《青年文摘》、《意林》、《廉政瞭望》等雜誌刊載,謹致謝忱。
是為序。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