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紙上公路電影 x 親情療癒書寫 x 成長的滋味
《馬克的完美計畫》作者又一部高潮迭起、深入人心的抒情力作!
獨家繪製地圖、精心呈現校車行經的大城小鎮!
如果《小太陽的願望》電影有文字版,就會是這部小說!
一對痛失親人、傷心欲絕的父女,開著校車在美國各地流浪,
他們不問世事的過著瀟灑快意的生活,然而一通電話改變了一切……
返家是如此艱難,但途中他們逐漸明白,拋棄過去不代表放下悲痛,
勇敢與過去連結,也許才是迎向未來最真誠的方式。
★美國家長嚴選獎金獎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紐約河濱街教育學院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Cybils兒童與青少年部落格文學獎兒童小說類
★國際素養協會(ILA)教師選書
★美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花蓮縣閱讀推動教師許慧貞、小兔子書坊店主黃淑貞、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黃雅淳、悅讀學堂執行長葛琦霞、背包旅人藍白拖感動推薦!
¢本書關鍵字:
成長小說、公路旅行、家暴、追求夢想、執法過當、偶遇
五年前,羅迪歐失去了妻子和女兒,郊狼失去了媽媽和姊妹,他們的心靈千瘡百孔,決定遠離家鄉和深沉的哀慟。五年來,這對父女以舊校車為家,浪跡天涯。
他們以全新的名字──羅迪歐和郊狼──重啟人生,從此不再以父女相稱,不談過往的種種,只享受旅行中的和煦陽光、公路上的咻咻風聲、校車裡的搖滾樂。然而當家鄉的小公園改建消息傳來,郊狼驚覺和媽媽、姊姊、妹妹連結的回憶盒將永遠遺失時,她決定要不惜代價拯救──擬訂一個四天內橫跨美國且不能讓羅迪歐察覺的返家大計!
一路上他們收留了幾個搭便車的旅客,這些人各自遇到了重大的人生關卡:雷斯特要在音樂家夢想與摯愛的女友之間抉擇;維加母子要逃離施暴的丈夫和爸爸;薇兒需要一個不必再掩飾真正自我的安全去處;最後一位便車旅客竟然是一隻山羊!這些新朋友為這趟返家之旅增添了笑聲與淚水,但也帶來變數……
儘管回家會是一趟最艱難的旅行,郊狼已準備好終結多年的流浪,勇敢的與最痛苦也最甜美的回憶重逢。
序/導讀
【賞析】
酸甜苦辣交織的追尋之旅
葛琦霞(悅讀學堂執行長)
如果閱讀小說像品嘗食物,這本《開著校車去流浪》的滋味肯定很特別。有夏日冰沙的甜味、公路上的灰塵味,另有勇敢追愛的音樂人、遭受家暴的母子、被踢出家門的同性戀少女、小貓,以及山羊混合的滋味,基底是郊狼和羅迪歐這對父女流浪的味道。剛開始入口,有率性的甜辣味,接下來有孤單的澀味,以及眼淚的苦鹹味。品到最後,則漫出釋懷與成長的大人味。對,這本小說,就是有這麼多元而吸引人的味道。
故事場景設定在美國無限延伸的漫長公路,羅迪歐(爸爸)開著一輛改裝的舊校車,載著郊狼(女兒)在公路上移動。他們沒有目標,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他們也不再使用原本的名字,不以父女相稱,是因為五年前的一場災難,爸爸決定改名換姓,這樣就不會想起五年前幸福快樂的家,以及逝去的親人。
但是,郊狼決定要回家,才能在公園改建前,取回她跟媽媽、姊姊、妹妹一起埋下的回憶盒。她要想方設法讓羅迪歐不知不覺的開回家,但這並非容易的事。於是,就在各個加油站、停車場,以及郊狼邀請搭便車的旅人之間,展開這趟奇異之旅。
源自於美國的「公路電影」類型,模式多半為主角在公路選擇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來逃避過去生活的挫折,但經過一連串事件後,慢慢學習與成長。《開著校車去流浪》的故事模式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這本小說彷彿是一部紙上的公路電影,作者丹.哥邁哈特透過流暢的文句與特別的布局,讓整個故事鮮活起來,角色躍然紙上,情感透過行為與聲音穿透讀者內心。在閱讀時,畫面彷彿就在眼前,情節緊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讀者宛若置身其中。
值得讚賞的精彩之處很多:
一、故事布局極具戲劇張力
分成四十八章的小說,每一章長度各異,但緊緊抓住故事情節的脈絡與推展,有如連續劇般,將事件闡述清楚,並於結尾提出下一章的懸念。彷彿一張大網,編織著不同的故事線,但最終回到主線;又如一條潺潺河流,中間匯入小支流,河水淙淙述說交會的故事,以及最終流入大海的期待。這個期待,便是對家的渴望、對回憶的不捨,以及情感的苦澀與甘甜。
二、文句節奏感十足
不得不大大讚揚作者的遣詞用句,在長篇小說中善用動詞、聲音與短句,形成節奏感十足的描述。例如第十三章,羅迪歐回頭找郊狼,句子是這樣的:
「羅迪歐跪在車頂上,頭髮和鬍子在風中拍動,一手緊握著安全欄杆,一手扶著額頭,活像正在尋找陸地的船長,眼睛緊盯著公路上的那間加油站。周圍警告信號燈在閃爍,使得他明暗交替,忽明忽暗,皮膚彷彿營火般一會兒變紅色,一會兒又變黃色。」
哇!精彩的動作加上顏色,這些文句出現在我們眼前,敲進我們心中,聲音在耳畔出現,我們眼前出現了御風而行的羅迪歐。
三、結局具餘韻迴盪感
在閱讀時,隨著故事布局時而緊張、時而揪心、時而痛苦,但最後眉頭舒展之際,也是最終大結局之時。闔上這本書,想著這對父女的悲傷和快樂,以及整個故事呈現的豐富與多樣,就在心裡迴繞不已:活下來的家人心裡有逝去的親人,對於生活的逃避與追尋,對於親情與愛的捨得與釋懷,在在使人沉思。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提出「偶遇論」。他認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件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在這種偶然的相遇(chance encounters)中,對改變人類生活的未來方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本小說,以「偶遇論」來詮釋非常適當。
丹.哥邁哈特透過公路與偶遇,把家人、回憶與愛交織其中,從十二歲的女孩流浪的生活中觀看人世間悲歡離合,讓我們從閱讀中了解「不捨」與「放下」、「逃避」與「擁抱」,以及相互體諒、釋放善意的溫暖。透過閱讀,我們也對自己的真實世界有新的體悟。這本《開著校車去流浪》,令人激賞!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