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年,全球有上千萬人接受醫療植入物,
心臟支架、人工關節、人造水晶體、腦晶片…
當現代人的身體裡塞滿各種人工植入物,
救命、隱私、安全、倫理……最全面深入的探討。
作為外科醫生,史耐德以成功置換肩部關節聞名,在本書最後章節中,他將討論轉向所謂的植入物革命,將外來物植入人體內,不但激發工程師、生物學家和外科醫生的想像力,也迎來人類史上最重要的轉變。——Jerome Groopman―The New Yorker
本書是一部宏觀的外科手術史,由大衛•史耐德醫師撰寫,內容從古希臘醫生對人體的危險猜測說起,一路寫到改變世界的20世紀植入物革命。再加上自己接受醫學訓練的過程,以及與病患之間難忘的回憶,讓這本書更加引人入勝。
本書上冊描述了外科手術史的進展,從瞭解人體器官和功能、找出致病細菌、探索器官被感染和產生癌變的原因,發現抗生素並創造乾淨無菌的環境,而能透過手術強力介入人們生活,最終造成外科手術的興起,也讓植入物的革命變成可能。
在下冊中,作者著重在植入物革命在各個面向所帶來的挑戰上。從人工關節置換、心臟繞道手術、器官移植,一路寫到試管嬰兒,甚至將針對人工植入物、移植手術和生物植入物的過去發展、現在進展,以及未來賽伯格有機體將迎來的電子人時代,做了詳盡的介紹。也因應「植入物時代」的來臨,就相關醫療環境的建置,包括醫材技術的突破、醫療保險的配套、醫療挑戰倫理和人性面向等等做出全面深入的探討。
史耐德指出,由於新技術仍不斷改變手術實作和永久植入物的性質,這最終將是一場挑戰演化並創造機器人未來的革命。本書為普遍大眾和醫療專業人員必讀之作,也是具教育意義和娛樂性的一本讀物,透過本書我們甚至將前瞻人類醫學和人類這物種的未來,思考人類醫療的「下一步是什麼」。
目錄
致謝
序/導讀
導讀
從蒙昧無知到引領進步的外科手術史
皮國立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捧讀本書,是新奇且令人眼界一開的體驗。遠古時期,人們茹毛飲血,與自然野獸搏鬥,和部落敵人纏鬥,各種外傷、骨折絕對是人類歷史最悠久的疾病。但在東西方醫療史的發展中,外科似乎都不太受到重視。在中國醫療史的研究中,外科史是長期被忽略的領域,直到近幾年才受到研究者的關注,而明清以降的外科醫者,地位更是低下。而在西方醫學史中,外科技術在文藝復興以前,同樣未受重視,從事這門技術的人員常常是理髮匠、屠夫之流,與我們今天的認知可謂天差地別。
大衛•史耐德醫學博士(David Schneider MD.)寫的這本書,以西方外科史為主,提綱挈領地梳理從古代到現今外科醫師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與困境,並分析科學家如何一一突破困境,勇於接受挑戰並獲致成功的因素,讀起來頗讓人有豁然開朗之感。當然,這本書還是有其論述上的重點,細部來說,本書更偏重於十五世紀之後,而大約有一半的篇幅著重在十九世紀之後的發展,且當中更偏重現代世界外科技術之突破。
著名史家羅家倫(一八九七~一九六九)指出:「人事間相互的推動和影響,也和自然界受到動力的支配一樣,越近的力量越大。用一個粗率的比方來說,好像水中拋了一個石子,最近的圈子所受的推動最大,越遠的越淡下去了」「要知道人類或民族過去的來歷和演進、現在的地位和環境,以及他將來的生存和發展,都非研究他近代的歷史不可。」故我認為本書著重近代西方世界的寫作策略,無疑是具新穎性且更為重要的,更何況市面上已有許多西方醫學史或外科史的各種專著或科普著作出版,若再寫一本一模一樣的著作,實在無甚新義。相反地,本書作者本身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所以對手術過程的描述、專有名詞的掌握,都具有很高的專業度。更重要的是,他以慧眼獨具的專業觀察,發現我們正處在一場歷史變局與革命當中,準確來說,這份創新就是植入物,甚至稱為永久植入物,乃由塑膠、金屬、有機、生物和電子材料製成。
我是一位歷史學者,醫學技術的實際,我並無能力評論。不過,就史學選題而言,這本書是非常有特色的,即使市面上已有不少醫學史著作可供閱讀,但過去對於書寫醫學工程、醫學材料發展史的專書,在臺灣出版界較受忽略,從這一點來看,出版社獨具慧眼地翻譯出版這本書,可以說補充了目前西方醫學史讀物的不足,也提供了國內對醫學工程和生物科技有興趣的讀者,一本極佳的參考讀物。
並且,作者對於歷史關鍵變遷因素之分析也毫不含糊,例如書內對近世西方文明的描述,提到人類對自己的瞭解,透過新發明的玻璃和鏡子的誕生,混雜著地理大發現前後地圖上所呈現的世界觀,不斷複雜化人類的思想,最終使得科學家超越了過往的視界。在這些歷史變遷中的科學或醫學家,例如他對維薩里的描述提到:「外科手術通常是由那些喜歡動手敲敲打打、個性有些奇怪孤獨的天才,以及能帶給人啟發和頑固不群的人所打造的。」非常傳神。不過他能走出自己的路,靠的絕不是只有孤高的奇才,而是還有那個時代思想的解放、人文主義的躍升,還有印刷術的進步和藝術繪圖能力,都使得新的解剖學知識得以廣泛傳播,而且較過往更加迅速,那些手繪圖像可以不斷被複製,顛覆了人們對身體的認識與想像。
作者揭示了西方科學革命的基本精神,不是循規蹈矩,最後考試考第一名。其精神就好比是一種「數學家對哲學家的權威做出成功的反抗,也同時反抗了神學家的權威」。這些新時代的引領者,必須具備豐富的想像力、勇氣、實證精神、挑戰權威的勇氣,打破常規,才能達到創新。讀者細讀此書,當能體會其中深意。
作者雖具有外科醫師背景,但書中並非只專注於外科史的本身而已,作者為讀者貼心的梳理大時代的背景,例如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和科學革命等史事,以及當中重要的科學家,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伽利略、培根、牛頓等人,這些論述都顯示了現代醫學和科學是並肩同行的,不可能「科學」發展還處在蒙昧時代,而「醫學」就能獨自綻放耀眼光芒。而探究成功與創新的因素,也正是歷史的一大功用,本書提供了西方科學史的脈絡,讓讀者不致陷入只有外科的醫學史當中;在專題論述時,又能兼顧大的時代背景,誘發讀者思考改變與創新的因素,實為難能可貴。
書的後半段,著重論述的是各種醫療器材進步的歷史,並論述了醫療植入物的各種樣態,包括關節置換、放置心臟支架,內視鏡手術和更換心臟瓣膜等植入物手術,約莫到了二十世紀中期以後,它們才逐步發展成為一種穩定的醫療技術,作者稱為「植入物革命」。有趣的是,作者從臨床醫師的視角,毫不避諱地談述這些發明背後所衍生的問題。一個顯而易見的危險就是「故障」,它比任何電子或機械商品故障都要來得恐怖且致命,包括在體內心臟節律器的電池故障或電線斷裂,想到就讓人覺得不寒而慄。如果植入物未正確消毒,患者可能會死於感染,就算零件只是出現小問題,被植入之金屬零件周圍的組織將會發炎、腫脹,最終導致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韌帶或骨骼受到破壞,那種疼痛和破壞力,恐怕還不如當初選擇不要放入植入物吧?個人的閱讀感覺是,明明還未確定安全,怎麼這些故事中充滿了災難性的故障?這可能是醫療史上常見的兩難,新科技往往充滿誘惑又存在危機,大凡顛覆了現狀,自然就不可能毫無爭議。那麼,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和怎麼收拾善後?就需要先進的醫學專家或醫療政策管理者多加思量。這當中最麻煩的事,恐怕是每位醫師都有其專科之專業知識,但醫療、生物醫材則完全是另一門專業,醫師對醫材的理解和評估,恐怕除了看學術期刊、報告外,大部分可能仰賴醫材業者提供的資料。真實情況如何、誰來評估風險和後續的問題?病患有無被充分告知風險?這些複雜的問題,恐怕每天都在大型醫療院所內上演。
作者對上述這些複雜問題之分析,已超越一般醫療史著作的論述,而引領讀者思索更多現代醫學的實際面向。對照作者所言,在一八六五年之前,任何生病的人,即便是自己一人孤單地待著,都比被醫師「照顧」要來的好,顯見醫者很多時候在面對疾病時的無力感。一百多年後的問題,卻是我們付不起昂貴的醫療器材費用,由於現代醫療保險和醫療器材之批准、審核和補助,往往耗費龐大的資金,現代醫療的一大特色就是非常昂貴,因為更先進且安全的植入物、藥物都非常昂貴,這有時已非科學發展的本體,而是牽涉到複雜的社會、經濟和法律等層面的問題,本書也都有觸及,並誠實看待醫療器材政策的各種缺點。例如,作者點出了美國在植入物註冊方面的缺失,以及一些醫療器材製造商間的祕辛,可讓讀者更進入現代醫療的情境當中,值得一讀。凡走過顛簸的道路,必留下可貴的經驗,或許在閱讀歷史後,能更加吸取各式經驗之教訓,從本書中學習到歐美國家怎麼應對這些棘手的問題。
本書還能以醫師的視角,於行文中夾敘夾議,時而抒發自己的感想,時而分享自身或醫界的大小故事,所以讀來頗感趣味盎然,深具臨場感。歷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若以牛頓為例,今日讀者可以看到牛頓誕生之前時代之蒙昧、牛頓時代的發現與突破,以及現代,那牛頓所不知道的世界,而讀者們竟然就在這場醫學革命之中,穿越古今,讓想像力馳騁,豈不正是讀科技史、醫療史之趣味,願讀者也能享受這種傲世古今的暢快。本書提供了醫藥從業者一本充實人文素養與歷史基礎知識的媒介,也符合一般大眾歷史的閱讀興趣與需求,那對於外科手術既害怕又感到好奇的讀者來說,本書絕對是一本饒富趣味又不失學術價值的著作。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