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5名成員,6次聚會
	一段好好送你離開的哀悼練習
	讓一直逃避的哀悼能夠開始,你將重新找回邁出步伐的勇氣。
	
	不再把自己囚禁在內心的牢籠,獻給「被留下來的人」──
	
	第1次聚會──別急著找原因,先從「說出口」開始
	當親愛的人離開,我們被悲痛與罪惡感籠罩,只想躲進情緒的黑洞。這時,請試著開口訴說自己的故事,重新看見離去的他,踏出哀悼的第一步。
	
	第2次聚會──「我的哀悼」和「你的哀悼」不同
	每個人哀悼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人號啕大哭,有人默默吞忍,並非和自己的方式不同就是不傷心、不痛苦。給予彼此空間,才能找到自己的哀悼方式。
	
	第3次聚會──試著輕鬆地說出那個人的名字
	「要是整理遺物,就好像承認他真的走了。」整理遺物不是將他抹去,而是整頓自己,並且從中喚醒美好的回憶,不再害怕觸碰過去
	
	第4次聚會──擺脫「一定要為他做些什麼」的罪惡感
	無需背負「一定要做些什麼」的罪惡感,反而該找回「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的餘裕,才有機會讓脆弱受傷的心獲得釋放。
	
	第5次聚會──無論好壞,完整的記憶才有完整的懷念
	哀悼是為了「好好記住逝者」,但若一味把他記憶成毫無缺點的好人,哀悼就很難有進展。不用將逝者「神聖化」,誠實面對一切回憶,更能完整的懷念他。
	
	第6次聚會──將自己的未來與逝者連結,找回人生動力
	寫信給他,並回一封想像對方寫給你的信,與他進行想像對話時,也能看見自己是如何從無處宣洩的情感中掙扎前行,進而將悲傷昇華。
	
	關於本書──
	親友的死亡都會對留下來的人造成一定衝擊。書中的聚會成員都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有人失去了久病的父母、憂鬱症的兄弟姐妹,他們都是第一次面對死亡,不知如何面對悲痛、逃避與罪惡感,導致無法從哀傷中脫離,也影響了自己的人生。他們,都亟需一段「完整的哀悼」。
	
	本書以六次「金盞花哀悼聚會」展開。金盞花的花語是「幸福一定會到來」,也是動畫《可可夜總會》中,撒在連接人世與陰間那座橋上的花。作者將以專業的方式引導你循序漸進、完整地緬懷逝者,為自己重新找到前進的力量。
	
	名人推薦
	
	周純媛(諮商心理師)
	林佳慧(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重生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本書有個別諮商看不到的視野,提供治療者去思考:如何給予更有專業療效的陪伴。理解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幫忙和撫慰。──周純媛
	
	本書的出版實屬難能可貴,提供開展復原之路的一線契機,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原本說不出口的心結,不再獨自承受傷痛。──林佳慧
	
	需要找人陪伴才能好好哀慟,這不是軟弱,是一種常態。這本好書也可以成為陪伴,在夜深難眠時,在哭泣不止時,為您深深地祝福。──洪仲清
目錄
	前言 繼續書寫我們的故事
	
	第1個哀悼之夜──我們都是第一次
	我們為什麼聚在一起
	自我介紹:我是自殺者遺族
	那個人離開的那一天
	看見逝者的模樣
	我們都是第一次參加葬禮
	好想知道「為什麼?」
	第一次聚會結束時
	
	第2個哀悼之夜──意識到我們正看著彼此
	體會開口分享的力量
	當他活過的一切痕跡都將抹去
	他走了以後,我的日常──面對自己的悲傷
	我的哀悼和你的哀悼不同
	能和家人談談那個人嗎?
	會告訴別人逝者是怎麼走的嗎?
	別人的安慰
	第二次聚會結束時
	
	第3個哀悼之夜──練習輕鬆地說出他的名字
	從「我的哀悼」轉向「你的哀悼」
	等我完成這六次聚會之後
	當人們提起「自殺」時
	關於「自我了結生命」的心情
	整理他留下的東西
	網路世界裡,他留下的痕跡
	第三次聚會結束時
	
	第4個哀悼之夜──如何對我的未來產生勇氣
	擁有「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的從容
	他走後的第一個忌日
	寫在遺書中的,以及沒寫的
	情感的過渡期
	如何看待我的罪惡感?
	第四次聚會結束時
	
	第5個哀悼之夜──記住他的幸福、煩惱與熱情
	懷抱著會再相見的信念
	各自的哀悼1:子女走後,父母與留下來的孩子
	各自的哀悼2:丈夫走後,媳婦與婆家的關係
	完整記住逝者的意義
	被剝奪的哀悼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變化
	第五次聚會結束時
	
	第6個哀悼之夜──讓我的人生與逝者連結在一起
	我們都有想說的話
	看著遺物,記住他的人生
	哀悼寫作:為他,也為自己而寫
	六次聚會結束後,我們……
	什麼時候需要專業幫助?
	
	後記 打開逝者的故事盒,展開一直延遲的哀悼
	附錄一 自殺者遺族權利法令
	附錄二 自殺警告訊號分類
	附錄三 複合哀悼障礙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