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建立,各種事物紛紛接觸了「革命」的思潮,包括文學在內,很多人開始推動新文化運動與白話文運動。這股文學浪潮席捲了整個中國。過去「文以載道」的文學,似乎在本質上發生了變化。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這個發軔於國體,繼延到政體,再及於文體的文學「革命」,也有些人是承繼舊道統的「遵命」派。這也就反映在1930年代文學界的晚明小品論戰,以及其所勾勒出民國時期各種意識型態並起的歷史圖像。
	
	實際上,現代小品文的文體建構過程,遠比想像中複雜。本書以晚明小品論戰為出發點,宏觀民國時期的各種「小品」論述,考察文人如何透過傳統小品文體觀念的更新,建立散文文體的現代模式。藉此回到和政治、國家息息相關的「民國」語境,一方面考索小品文在民國時期興起的歷史成因,另一方面析解小品文體演變的肌理,突出民國文人的存在感受與美學追求。
目錄
	民國論叢總序| 呂芳上
	 
	推薦序 小品與共和| 劉正忠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的革命與復興
	第二節 晚明小品的現代表述
	第三節 小品如何現代?
	第四節 概念的考察:「小品」做為關鍵詞
	 
	第二章 小品的理論化:林語堂對舒適情境的營造
	第一節 《語絲》到《論語》:舒適的語境遷移
	一、啟蒙與土匪精神
	二、機械創造餘閒
	第二節 身體即自我:悅情適性觀的審美轉化
	一、從袁中郎到李笠翁:晚明詮釋的兩個面向
	二、快樂即本能
	第三節 癖好新寫:「小」敘述的建構
	一、成癮身體與煙考
	二、微觀視線與場景素描
	 
	第三章 從性靈到抒情:施蟄存小品論述的現代轉折
	第一節 施青萍到施蟄存:古典與現代的鍛接實驗
	一、以「小」觸碰現代
	二、古典意象與現代抒情成分的交融
	第二節 感觸說:「性靈」的現代闡釋
	一、疾馳與閒行的雙重路徑
	二、性情即感觸
	第三節 幻想劇、妄想、冥念:幽晦主體的建構
	 
	第四章 小品衍義:左翼文人的抒情兩難
	第一節 畫歪臉的袁中郎:從魯迅對「性靈」的反思談起
	第二節 眾聲與獨白:左翼文人的糾結雛形
	一、革命家與零餘者的雙聲道
	二、骸骨迷戀與階級感情
	第三節 尋找小品「文心」
	一、以自我為中心?
	二、晚明小品與憂鬱情結
	第四節 談往:左翼小品文的遺跡美學
	一、遺址、舊詩與鬼域
	二、善本、舊書舖與廢墟地帶
	 
	第五章 小品的另類建構:沈啓无的健康美學
	第一節 模擬周作人:早期小品文的自我書寫
	一、以懶為閒
	二、少年慕老
	第二節 附逆者的愛國論述:假道學或真精神?
	一、從晚明到六朝:反個性與大我精神的另類建構
	二、變異之我:病體中國與健康論述
	第三節 陽剛主體的美學經營
	一、搏鬥面具:力動之美
	二、轉秋回春:悲秋主體的拋棄與更新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後記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