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歷史讀物,時代雖近,卻往往仍予人一股難以親近的距離感。現代讀者大多無法想像,在巨變頻生、戰亂進逼的時空環境,身為一個「人」的個體,究竟是如何去面對、看待,又如何真正生活其中。戰爭的爆發,哪股勢力推進到哪裡,只是一段記載;物價的漲跌,這個月米的價格多少,只是一個統計數據;交通線的推展,哪條鐵路銜接哪個港口,只是地圖上的一條線。這些與那些,是如何伴隨我們的曾祖父母輩、祖父母輩,甚或是父母輩的人生?在政府檔案裡找不到的解答,日記則提供了另一種更有「人味」的指引視角。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出版一系列的民國日記,包括本次的吳墉祥戰後日記,就是為了要讓逝去的時代影像鮮活起來。為家屬留紀念,也為歷史留痕跡。
吳墉祥自1927年赴南京考取中央黨務學校起,便有記載日記的習慣,可惜於戰亂過程中,1944年以前日記亡佚不可得。本次出版雖取名為戰後日記,實則起自1945年1月1日,終於1950年12月31日,以戰後復員為核心,至來臺灣後稍微安定時止。其內容包含抗戰末期敵後第十戰區情形、戰後重慶、復員、接收、抗共被圍於濟南、競選國民大會代表、濟南淪陷、遷徙臺灣、澎湖煙台聯中案等,按日記載,逐日不斷。在這六年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忠黨、愛鄉、為國的知識分子,在1945年8月如何欣喜於戰勝日本,又在1946年如何慨歎於剿共之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也因為他的財金專業與工作,日記中也大量記錄了職務上的各種事項,包含安徽地方銀行與山東省銀行的營運等問題,可望有助於戰後初期的金融史研究。至於1949年的山東煙台聯中案,因校長張敏之與吳墉祥本為先志中學同學,且一同加入國民黨,抗戰與戰後復員時期亦多有聯繫。在煙台聯中案發生後,其與山東各界在臺有力人士多方營救的過程,於日記中鉅細靡遺,則是當事人口述歷史與政府檔案之外,相當重要的側面資料。
目錄
民國日記總序
導言
編輯凡例
附圖/1947年相關城市鐵路位置圖
附圖/日記原稿選錄
吳墉祥日記(1947)
附錄
吳墉祥簡要年表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