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蘭嶼郵差:簽收我的愛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全台灣最火紅的蘭嶼郵差,壹電視「新聞思想啟」、《La Vie》雜誌報導。深刻改寫郵差的意義與價值。

★內容簡介:


「不只是送信而已!」全台灣最火紅的蘭嶼郵差──簡偉駿,
他深刻改寫郵差的意義與價值。

壹電視「新聞思想啟」、《La Vie》雜誌報導。

他拉著老人家的手簽收郵件,耐著性子等老人家找印章、寫好名字,也跟他們多說話,簡偉駿說:「因為我可能是當天唯一一個跟他們見面說話的人啊。」


2017年,一句「我也想陪妳回去」,簡偉駿隨女友回到蘭嶼。
2018年,他考上台東考區榜首,自願分發到蘭嶼。他成為蘭嶼女婿,也開啟為了愛的郵差生涯。

蘭嶼郵差不僅是郵差
從被奚落:「蘭嶼沒待一年,是摸不清送信路線的。」但簡偉駿日日加班到深夜,妻子也帶他逐戶拜訪;為畫路線圖,地圖翻到破爛,甚至為應付能將人車吹倒的凌厲東北季風,他發明「倒著送信」。
才半年,他令人刮目相看,不僅使命必達,為發送物資給需要的人,他還四處奔波找獨居長者,甚至他是村民救命藥品的快遞者,更是村民網購被詐騙的最後一道防線,簡偉駿改寫郵差的意義與價值。

排灣族的蘭嶼女婿郵差
「你怎麼這樣殺飛魚?這條飛魚不能吃了,等等拿去給豬吃。」不忍簡偉駿被岳父斥責,岳母偷偷打電話給他:「大伯給我們家三十條飛魚,我幫你藏在外面冰箱,你再練習殺。」
從生澀、陌生,但始終抱持尊重且學習的態度,無論是從砍樹製作拼板舟的魔幻精湛工藝、殺豬時終於有第一把「不太像樣的彎刀」,用手撈網抓飛魚的夢幻初體驗……這位來自台灣排灣族的蘭嶼郵差,帶給我們的是蘭嶼珍視海洋,人與人間濃得化不開的互助、分享、熱情溫暖,以及深情對待萬物的情懷,甚至若村裡有喪事,全村都停下工作,陪喪家一起悲傷,而那是身處水泥叢林的我們難以想像、早已遺落的。



在蘭嶼的傳統文化中,只要有喪禮的消息,整個村莊的勞動都會暫緩。
出海的男人們得提早返回村子;
在農作的婦女,得放下工具返回居所,
在修繕道路工程的外包商,也得熄火停機。

當你傷心難過,我選擇靜靜地待在屋裡或涼台上看海。
當你眼眶泛濕,我寧願不在海上劃出一道道白色痕跡。
當你失去至親,我也在記憶裡尋找著和他共處的身影。
──摘自內文〈郵差的家──蓋自己的房子〉

★本書特色:

◎特別企劃:蘭嶼郵差/簡偉駿的深情可愛視角彩頁。

◎陳坤厚(電影導演‧攝影)、羅秀芸(「在海一方」書店主理人)撰推薦序
王欣怡(壹電視「新聞思想啟」節目製作人)、李文雄(前台東郵局副局長)、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徐超斌(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執行長)、盧建彰(詩人導演)、魏德聖(導演)炙熱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郵差是個多麽基礎而重要的日常支撐,卻也可能同時是傳遞浪漫、想像和關懷的職業。這位蘭嶼女婿因人生偶然機緣成了郵差,但他所做的程度卻已不只是個郵差,比如送信同時陪伴一下獨居老人,或協助村民免於網購詐騙。他不僅擴增了這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並且讓所有人都羨慕他可愛靜美的小島生活。」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他用他的善良與愛心關懷著這個島嶼的人、事、物,他努力的學習並認識這個世世代代祖輩傳𠄘下來的獨特文化內涵,他要讓世界看到、認識這個島嶼。
──摘自陳坤厚(電影導演‧攝影)推薦序〈原來你不只是送信而已〉

◎偉駿以長期在此工作的角度兼蘭嶼女婿身分,他所描繪的,不僅是生活在島嶼的感知,更是珍貴的文化智慧與稍縱即逝的共生記憶。
──摘自羅秀芸(「在海一方」書店主理人)推薦序〈送信送到心坎裡——山海間的綠色閃電〉

◎至今服務邁向第五年,起初入局也以為郵務士只是普遍大家所認知的送信、送包裹而已,但實際走過才知道,這職位不僅是投遞郵件,還可以深入部落,訪視少數幾位獨居者、建立起自己與族人之間的情感……
我也在這過程當中不斷詢問自己,我還能給予島上族人什麼樣的價值。
直到陸續有族人跟我說:
「有你真好,不然我們都在外上班,根本收不到信件,還好你都會打聽我們上班的位置將信轉到這。蘭嶼真的很需要你這種年輕人。」
「族人在說的蘭嶼女婿是你齁?很勤勞呀你,送信還送到芋頭田裡找人。」
「還好有你的熱心幫忙,我才能夠提早拿到處方藥,不然我的藥早已沒了。」
眾多的實質回饋,讓我體悟到,蘭嶼郵差從來不僅是郵差,其實存在著許多意義與價值。
──摘自後記〈從「我也想陪妳回去」開啟的浪漫〉

作者

簡偉駿(Laiyu 排灣族族名)

自嘲為外來稀有物種的他,是族人嘎米婻(女性長輩稱呼,蘭嶼話)們夢寐以求的蘭嶼女婿,因戀上遠在九十五公里外的達悟姑娘,一句「我也想陪妳回去。」便帶著排灣族的氣息登入這座島嶼,展開從未想過的浪漫小島生活。
曾有創業夢想的他,在迎接第一個盛夏到來時,開設島內鮮少見到的精品咖啡攤販,時常被族人笑稱「哇!浪頭咖啡今天又客滿了呢。」實際上座位數卻只有三席。而這個夢不長久,如同蘭嶼野百合的綻放與凋落,於是選擇了先放下,待有更好的浪頭出現,又會再撿起重現屬於他的咖啡夢。
現為島上最熱情的郵務士,哪怕是與收件人一面之緣的偶遇,或是忙於農作的村民,他總是能夠將手中的郵件穩妥地交給對方。曾榮獲111年度台東郵局傑出外勤人員。

足跡搜尋資訊
‧Wave coffee浪頭咖啡 咖啡師
‧《La Vie》雜誌2020年8月號,第196期「島嶼的想像」簽收全蘭嶼的可愛與浪漫
‧壹電視新聞台「新聞思想啟」第15集小人物大故事
‧台東電子報「飄洋過海傳溫情 台東郵局郵務士送愛心」
‧110年尋找感動地圖計畫 篳路.蘭嶼成果冊《蘭天白雲,嶼海共榮》

Facebook:簡偉駿
IG:Lanyu_mailbox
Twitter:Lanyu_mailbox

目錄

004【推薦】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005【推薦序】原來你不只是送信而已/陳坤厚(電影導演‧攝影)
010【推薦序】送信送到心坎裡——山海間的綠色閃電/羅秀芸(「在海一方」書店主理人)

Part1 蘭嶼郵差不僅是郵差
034你是我的眼──視力弱化的蘭嶼村民
043我心目中的「村民」──關懷獨居長者
053台灣來的比較好──郵差快捷送上救命藥品
059「很久沒看到你了」──我可以參選蘭嶼鄉鄉長
066「我親愛的孫子」──我像嘎米婻的寶石
075最後一道防線──當村民網購被詐騙,協助處理
082網購──不能讓老婆、老公知道
088老人家──在副駕駛座「留下痕跡」
097查無此人──那一扇被封起的窗
110東北季風──倒著送信
123最後的旅程──騎20年被棄置的老舊打檔車送信

Part2 排灣族的蘭嶼女婿郵差
138沒有妳的出現,蘭嶼就沒浪漫的愛情故事
152大伯的小船──用手撈網抓飛魚
166郵差的家──蓋自己的房子
193游上岸的文化──練習殺飛魚
208我的文化板塊──拼板舟的取材之旅
216行駛在灰色地帶──蘭嶼車子沒有車牌
229還有誰能幫牠?──蘭嶼沒有獸醫院
236殺豬祈福──我從洗豬腳開始
251毛小孩──郵差被狗追咬
260達悟族文化──放在心裡
267這是我們的水──像賭博一樣的山泉水
275我想對妳說……給摯愛的妻子

281【後記】從「我也想陪妳回去」開啟的浪漫

序/導讀

【推薦序】原來你不只是送信而已/陳坤厚(電影導演‧攝影)

Laiyu,祖靈會保護蘭嶼的。

第一次踏上蘭嶼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當時才剛登上這座美麗的島嶼,就遇上了一個颱風、兩個熱帶性風暴,生平第一次不知歸途是何日的窘境。掛在民宿樓梯口的一串發霉的香腸也被我們吃光,接著,島嶼告訴我們再也沒有東西吃了。這座島嶼告訴我們,先不必妄想要離開。這座島嶼獨自躺在太平洋的大海中,在這座島嶼上的我們,只能天天望著滔天巨浪,不知歸途是何日……
──這座島嶼,是有祖靈護佑的──
有天早上,一位慕名登島的中年日本人突然中風,風雨之中的蘭嶼更顯孤立無助,面對中風的日本人,島嶼上只有民宿阿桑的細心照顧,醫療……文明……都被滔天巨浪隔絕在外,讓我們這些外來文明人深切體會到無助是如此的無奈。
──善良與愛心,是人類最偉大的天賦──
我們每天倚著窗,看著巨浪在海中翻滾,突然有天,阿桑牽扶著日本人,跟我們一樣倚著窗,看著海;又幾天,我們繼續倚著𥦬,然後看到阿桑牽扶著日本人漫步在海邊,看著遠處的滔天巨浪。在不知歸途是何日的當下,有人相伴看海,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緣分吧……
民宿的米缸也快見底,這座島嶼唯一的主食──芋頭也上了餐桌。
忽然地,又傳來隔壁村落有女孩跌斷手,民宿阿桑心疼搖頭,說那家人應該也只能看著孩子疼痛地號啕大哭,什麼事都做不了──「等天氣放晴,飛機飛過來吧。」老人家的常備藥越來越少──「等天氣放晴,飛機送過來吧。」
半個世紀過去了,我重登這個在太平洋躺了千萬年的美麗島嶼「蘭嶼」。島上多了便利商店,對島嶼文化一知半解的來客們,在他們眼裡,海洋的湛藍似乎比島民生活的簡單、純樸來得美麗。
蘭嶼的郵差──排灣族人的達悟族女婿簡偉駿,他將他在蘭嶼送信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書寫成冊:《蘭嶼郵差──簽收我的愛》。
閱讀了頭幾個章節:〈你是我的眼──視力弱化的蘭嶼村民〉、〈我心目中的「村民」──關懷獨居長者〉、〈台灣來的比較好──郵差快捷送上救命藥品〉……半個世紀過去了,島民的生活依然只能依賴那架飛機,與那艘貨船。
Laiyu如此寫著:「原來我不只是送信而已」。
「因為我身體有問題,需要長期服用特定的藥,但是,我們蘭嶼的衛生所沒有這種藥啊!所以我都把健保卡寄給在台灣工作的小孩子,請他們幫我去醫院掛號、拿藥,再一起寄回蘭嶼。孩子們也很貼心,偶爾還會幫我買一些保健食品,那種補膝蓋的啦,還有補眼睛、治療腰痠背痛的也都有。」他說。
「原來是這樣呀。但這樣不是很麻煩嗎?寄來寄去的,萬一哪天天氣不好,飛機沒飛、貨船沒來,但又碰上你剛好沒有藥的話,不是要拖很久?」
「也沒辦法啦,在蘭嶼就是這樣。我們只能禱告、祈求自己的身體不要出問題就好。」
聽完馬然一番話,我手上拿著裡頭裝著健保卡及藥物的郵件小包,內心除了感到一陣酸楚之外,更多的是,我告訴自己:「原來我不只是送信而已,有這麼幾位村民的健康狀況,掌握在我手中。」

半個世紀了,島嶼的人們如常認命地生活著──
當年主政者來到這個島嶼視察,一句「在如此現代化的時代,我的子民怎麼可以過著這樣的穴居生活!」於是一排排的鋼筋水泥房子就出現在這個島嶼上了,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的生活樣貌也隨之消失改變。

一位排灣族的年輕人娶了一位達悟族的姑娘。
這位排灣族的年輕人叫簡偉駿,我們從認識的第一時間開始就叫他Laiyu,這是他排灣族的族名,我們喜歡這樣稱呼這個年輕人。


因為愛,踏上蘭嶼。

善良。負責。積極。

他許下願望,要以排灣族的身分留在這個達悟族的島嶼,認識達悟族的生活故事,並盡其所能地保護與紀錄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達悟文化。
身為當年郵務士台東考區的榜首,他無視「台灣本島不要的郵差都派到蘭嶼離島」的魔咒,他踏上蘭嶼,陪伴他的所愛──一位達悟族姑娘,並當起蘭嶼這個島嶼的郵差。他每天奔波全島地遞送郵件,他用他的善良與愛心關懷著這個島嶼的人、事、物,他努力地學習並認識這個世世代代祖輩傳𠄘下來的獨特文化內涵,他要讓世界看到、認識這個島嶼。
Laiyu在〈我的文化板塊──拼板舟的取材之旅〉的篇章𥚃寫著:「說出我是誰」

抵達目的地時,我拿起剛買的米酒及兩個杯子,準備向這片山林的祖先、草木的靈,還有今天的船主打聲招呼:「我所敬畏的那些看不見的祖先們,我身上還未沾染原生達悟的氣息,祢們都還不認識我,所以今天在這裡向祢們問候,我是希‧格萊斯(si kezas,我的達悟族姓名),我的太太是希‧加蘭姆農(si jazmono,太太的達悟族姓名),我們都是來自蘭嶼的東清村,很開心能夠為我們的馬然(船主)揮灑汗水。
「我也正努力學習島上一點一滴的文化,盼望將來能夠成為島上的勇士……
不要做你想要做的事情。
要做你應該做的事情。
這是我認識的Laiyu。

【推薦序】送信送到心坎裡——山海間的綠色閃電/羅秀芸(「在海一方」書店主理人)

放下書稿,腦裡浮現的是一道穿梭在蘭嶼山海與各部落間、使命必達的綠色閃電。只要這道綠色閃電出現在家門口,心情就會突然好起來,因為我們知道,那是等待已久的包裹「終於」平安到來。在台灣本島,收發信件並不是一件多稀奇的事,但場景轉移到蘭嶼,這件事變得異常珍貴。一封信可能經由飛機或大型貨輪跨海而來,首先得看天候是否允許,風急浪大的日子,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好不容易包裹抵達蘭嶼之後,還須等郵局極為精簡的人力整理、依序發派到六個部落,等待日程快則三天、最久可能三個禮拜。即便心裡偶有怨言,但是,看到綠色閃電到來那一刻,埋怨總會轉化為心疼和感謝,謝謝為人們捎來小島與本島的連結。那道綠色閃電之一是我們最喜歡的蘭嶼郵差,偉駿。

初識偉駿時,我正在地方的基金會工作,總有收不完的信件和包裹,但是在繁雜的收發事務中,漸漸發現偉駿的細膩:包裹總按照大小堆疊整齊,一目了然;基金會內有宿舍,因此除了公務信件之外,也會有工作夥伴們的私人信件,偉駿總是事先幫忙分類好,甚至在送信時提醒:「有妳的明信片喔!」、「你的包裹我放在最左邊,有三件。」久之,只要看見送信來的是偉駿,即便忙碌中無法起身去確認,也能夠百分百放心。

同樣身為外來的移居者,多數時候我僅只是站在部落邊緣,遠遠地觀望島嶼生息,但偉駿不同,他走進部落深處──確切來說,是走進了家家戶戶。除了把信件交付到居民手中,偉駿也跨越工作,交付了他對部落的愛、對生命的關注。這些愛與關注此刻化為文字,在他幽默的筆下娓娓道來。見字如見人,爬梳文字的時候,彷彿他就站在面前,笑笑為我們說著每一個故事。

「如何書寫島嶼」有時想來讓人緊張,我和多數居住於此的朋友一樣,側寫過文化觀察、記述過島嶼往昔,但關於這座島未知的還有太多,仍需要長時間學習與聆聽,下筆時總是戰戰兢兢。偉駿以長期在此工作的角度兼蘭嶼女婿身分,他所描繪的,不僅是生活在島嶼的感知,更是珍貴的文化智慧與稍縱即逝的共生記憶。看似詼諧的口吻裡,我們讀到嚴肅、與文明社會微微脫節的蘭嶼,島嶼在美麗的山海之下,也有它的憤怒、無奈和心碎,日子在「沒有辦法」中想出辦法,儘管地理範疇屬於台灣,卻更像是一個流離海外的小國,循著月亮與潮汐,走出自己的生存模式。

有一些禁忌看似不合時宜,有些傳統的堅持教人理不清頭緒,只能一點一滴去親身經歷,揉合長輩口述的生命經驗、佐以科學根據而慢慢釐清,所有的體悟都需要時間淘洗,再轉化為同理的思緒。我尤喜歡偉駿在書寫時,將憂傷化解,釋出溫柔悲憫,像是族人離世,他寫道:

「每次只要一有喪禮,部落的氣氛一定是安靜的,彷彿能聽到大海的哭泣聲。」
「當你傷心難過,我選擇靜靜地待在屋裡或涼台上看海。
 當你眼眶泛濕,我寧願不在海上劃出一道道白色浪跡。
 當你失去至親,我也在記憶裡尋找著和他共處的身影。」

一語道盡過去人們所不解、避之唯恐不及的恐懼已逐漸消解,隨著時代演進,我們以哀悼取代害怕,靜默,與喪家同在。

有時,他也善於自我解嘲:

「以往購物時很少在看價格,喜歡就買,即便消費再高,反正還有信用卡可作為解套。而現在呢?購物得挑商品特價檔期選購,還必須檢查網銀存摺的餘額夠不夠,再查看信用卡額度是否超出預算,就連自己每天所沖煮的精品咖啡豆,都替換成三合一咖啡。
真不希望有朝一日低下頭來往口袋處看時,還會看到腳趾頭。能掏能吐的都盡了。
……雄厚的資本,我們沒有,但至少還有青春肉體作為蓋房的擔保品。」

我想,正是因為偉駿親身走進了部落,把汗水滴在島嶼的土地裡,才能將種種也許前所未聞的震撼教育淘洗成養分,讓自己的足根往更深的土裡長,然後冒出枝枒,長成一棵結實累累的樹,得以將養分傳遞下去,甚至回報曾灌溉這棵樹的人們。

很開心看到他將工作點滴和生活態度書寫付梓,以土壤為紙本,以身體和汗水為筆墨。蘭嶼的山、海深不可測,某個層面上,部落與人,亦是如此。偉駿的筆鋒深入淺出,將最接地氣的面貌呈現於此,而最深的情感,則留待走過的人放在心裡慢慢地發酵。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06354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