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CNN前資深科技記者分享她站在第一線,見證臉書、推特和其他新媒體王國崛起的過程,以及怪胎蛻變成科技公司創辦人的故事。」——《時人雜誌》(People)
早在科技界還是一片荒蕪時,羅莉.塞格爾(Laurie Segall)就注意到那些在廉價酒吧自得其樂、喊著改變世界的科技怪胎們,她為他們口中能顛覆一切的科技著迷,也利用科技開創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報導路線,顛覆了自己的職涯命運。
從幫來賓別麥克風、提詞的約聘新聞助理,到成為新創科技圈記者第一人、製作自己的原創節目,她利用Google快取找回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嫌犯的數位足跡、利用Facebook與受訪目標搭上線,突破心防取得獨家報導······她將科技淋漓盡致地與報導結合,打破傳統新聞模式,逐步高升直到掌握科技線的話語權。
在CNN的十年期間,塞格爾一路都與科技和怪胎們糾纏。她曾採訪被Twitter開除、準備在行動支付產業重振旗鼓的傑克・多西(Jack Dorsey),下一次再見面,卻是在巨大藍色Twitter旗幟飄揚的紐約證交所前,他回鍋帶領Twitter IPO的那天。塞格爾見證了無數默默無名之輩成為闖出一番名堂的科技公司創辦人——Facebook、Instagram、Uber等等———有些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翁,有些始終肩負改變世界的夢想,有些初衷變現後卻遠離了理想。
第一次訪問崔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那時Uber正炙手可熱、衝撞官僚體制,說服他的用戶付費搭上陌生人開的車。Uber進軍全球後爭議不斷,針對女性乘客遭受攻擊這類衍生的複雜問題,崔維斯受訪時傲慢地連客套的官方回答都沒準備。新創公司逐漸成長為科技巨獸,昔日一臉稚氣的創業家承諾會把世界改造得更美好,卻不知道該如何負起責任,世界看起來並沒有更好,反而變得更極端、更分裂。
隨著科技的影響力逐漸壯大,塞格爾披露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她推出一系列在充滿濾鏡的世界裡尋找真實的專題報導:《性、藥物和矽谷》揭露矽谷多重伴侶、交換伴侶和聰明藥現象;《復仇式色情:女性的網路戰》講述女性影像在網路上遭惡意散布,演算法和法律卻無法保護她們;《很像人類》第一集見證了一名女子和機器人的訂婚派對,探討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對這個社會的影響······等等。
2018年劍橋分析這間公司肆意利用Facebook五千多萬名用戶的資料操縱選舉的事件被爆了出來,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和雪柔・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神隱多天不出面回覆。塞格爾傾盡資源,衝到門帕洛克臉書園區,並從祖克伯口中挖出這名科技天才首度承認「Facebook或許應該接受監管」,這一獨家占據各家新聞頭條,也再度打響「羅莉・塞格爾,CNN資深科技記者」的名號。
《記者、科技與改變世界的怪胎們》是一部記錄時代轉變的成長敘事,是一位年輕女性的奮鬥故事,以及她對形塑出現代社會的科技巨擘的觀察和分析,走過跌宕起伏,塞格爾始終相信:「科技是愛、是死亡、是戰爭。科技也是人性。」這趟冒險之旅充滿了強烈的情感和敏銳的觀察力,是對科技泡沫的幕後渲染,重新思考了我們的社會、政治、科技和文化。
本書特色
1. 作者的職涯黃金十年與科技發展脈絡互相交織、互相成就,集結她在歷史現場的親身見證,讓人一窺科技巨擘逐步走上神壇的背後故事,過程高潮迭起,令人回味無窮。
2. 作者為資深科技記者,揭露許多採訪第一手資料,其中除了當事人,不乏法律、媒體等領域專家,從各個視角對科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和反思。
3. 除了見證科技,這也是本年輕女性在職場的奮鬥史,可以從中看見像CNN這樣傳統媒體集團的職場政治文化,以及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目錄
謝誌
序/導讀
作者的話
各位即將閱讀的篇章,都是我根據記憶所及的真實事件與經驗,鉅細靡遺地書寫而成。為了保護書寫對象的隱私,我改掉了部分人士的姓名與身分細節。我也將故事做了一番濃縮與整合,把我狂野的十年時光,融合成四百四十八頁的文字內容。另外,故事中的對話也經過重新鋪陳,以便勾勒出這段時期的最佳輪廓。這些對話固然出於我的記憶,但是我的大腦尚未先進到以人工智慧來運作,因此我在書寫時並非原封不動地將內容記錄下來。這十年來,我的記者筆記本和日記已經累積了數十本,再加上手機裡的文字訊息和記錄在手機裡的筆記都還存留著並未遺失,真是謝天謝地,這些正是對話內容的素材。多虧了我自己有點多愁善感的個性,自從踏入職場之後我都有寫日記詳實做紀錄的習慣。除此之外,我和科技巨擘們的對話也大多都有現場錄影,人人都能看到。本書各章節所提及的對話與故事在重述時,是以喚回對話當時真正的感受和意義為目的,藉此呼應事件發生時的心境。祝各位讀者閱讀愉快!
前言
龍蝦
亞伯拉罕‧特韋爾斯基(Dr. Abraham Twerski)是一位面容睿智的猶太教拉比,此刻正望著鏡頭解釋龍蝦的生理構造,臉上又長又白的鬍子在身後黑色背景的映襯下,更加彰顯了他崇高的身分地位。
這位拉比在線上布道時用這段描述作為開場:龍蝦是一種軟趴趴、住在堅硬外殼裡的生物。起初牠住得很舒服,不過硬殼是沒辦法變大的,所以當牠愈來愈大、硬殼變得愈來愈擠、束縛也愈來愈緊的時候,牠開始覺得有壓力。最後,龍蝦會躲藏在某個安全的地方,脫下身上的舊殼,長出新的殼。
拉比繼續解釋說,龍蝦在長出新殼的階段十分脆弱,因此會隱身在岩石下面保護自己,以免被掠食性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吃掉。雖然壓力啟動了脫殼過程,但龍蝦最終會得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新殼,所以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值得的。
當然,龍蝦會繼續成長,新長出的殼到頭來還是會變窄,龍蝦勢必得再經歷一次同樣的過程。
龍蝦唯有感受到不舒服、壓力以及伴隨脫殼而來的脆弱,才能讓自己成長,並長出新殼。這種長大換殼的過程會一再重複……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