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失智症的時代

  • 26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借鏡日本老人失智養護制度,思索台灣高齡社會後的老人失智問題

 

【本書簡介】

◎高齡者每5人就有1人失智,孤獨與孤立成為起因

◎獨居老人、老老照護,變成現代丟棄老人的姥捨山

◎除了養護,改變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也是當務之急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

2022年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0萬人,

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6%,

且罹病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醫治失智症30年之久的吉水卓見醫師,

以人類學的觀點出發解析失智症的成因,

探討從今以後的照護和社會該有的樣子。

 

針對迄今為止經歷過的失智症患者的處置,

舉了具體的例子進行了解說,

不僅對從事高齡者醫療、看護、照護的職員而言相當重要,

對從事急性期醫療的醫療工作者而言,

也是非常有用且必讀的書籍。

 

「失智症既是醫療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與失智症共存下去,在彼此可以感同身受的社區當中,

我們不該把失智症當成別人的事情,

而是要當成切身事務來理解、接受、面對並隨之一起共老。

我認為這就是今後社會應有的生活方式。」

──吉水卓見

 

作者

吉水卓見(Yoshimizu Takumi)

 

1942年(昭和17年)出生於福岡縣築上郡八津田村大字東八田。

1968年(昭和43年)畢業於熊本大學醫學部並取得醫師執照。在琉球政府立沖繩中部醫院接受夏威夷大學的實習教育。

1974年(昭和49年)就職於飯塚醫院。成立血液透析中心,成為腎臟中心首任醫務主任。

1977年(昭和52年)作為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的醫務官前往北京赴任。兼轄蒙古、越南、香港、上海、廣州等地。

1986年(昭和61年)於山口縣下關市上新地町創立吉水內科。

1988年(昭和63年)成立醫療法人茜會,就任理事長。

1992年(平成4年)創立昭和醫院(下關市汐入町)。創立山口縣首個訪問看護站(Akane老人訪問看護站)。

1996年(平成8年)成立社會福祉法人曉會,就任初代理事長。次年,創立特別養護老人之家Phoenix。

2000年(平成12年)創立山口縣首個居家綜合照護中心(下關),為居家高齡者提供照護服務諮詢。

2007年(平成19年)在指定管理者制度下承接北九州市立門司醫院的營運。

2010年(平成22年)創立西日本看護專門學校。同年辭去理事長職務。

 

目錄

推薦序 坂本久浩(前醫療法人茜會總院長)
自序 吉水卓見

第一部分
吉水卓見×楊舒絢(社會福祉法人曉會行政事務人員)
1. 失智症是什麼樣的疾病?以人類學的歷史來看
失智症急遽增加!
名為「失智症」的用語
社會的變化與失智症
9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有一半都罹患有失智症
2. With Dementia:關於與失智症共存
孤立與孤獨感會造成失智症
失智症也有「感情」
在失智症患者的視野中
依照症狀,有時也要前往醫院或設施
邁向與失智症共存的社會
3. 朝著克服失智症:大家庭、第一產業、情報技術
負面的小家庭時代
大家庭能拯救失智症
減少失智症
抑制失智症
智慧型手機與網路是否有效
預防失智症最需要睡眠
有助於失智症的AI研究
4. 失智症今後的半個世紀
失智症與照護保險法
雖然沒有可以完全治好失智症的方法……
失智症處置的未來
預防失智症:轉換成可再生的社會
按照SDGs的理念
與失智症相關的愛情問題
克服失智症讓人類變得幸福
給讀者的話

第二部分
1. 身為失智症支援醫師的工作、建議
2. 糟糕的處置、看護、照護(一)
3. 糟糕的處置、看護、照護(二)
4. 失智症的歷史:50多年前
5. 失智症的歷史:50年以後
6. 關於失智症的最新發現
7. 關於失智症的最新發現
8. 心理疾病:醫療事故、暴力、犯罪(一)
9. 心理疾病:醫療事故、暴力、犯罪(二)
10. 失智症與人生最後10年的問題
11. 社會的變化(一)
12. 社會的變化(二)
號外長谷川和夫醫師罹患失智症
13. 照護保險(合作與制度)
14. 戰後的社會變化與失智症(一)
15. 戰後的社會變化與失智症(二)
16. 今後

結語:日本社會50年的高齡化與失智症 吉水卓見×坂本久浩
解說 古川一德(臨床心理師)
致謝辭 吉水卓見
參考資料
作者履歷

序/導讀

【推薦序】

吉水卓見醫師於昭和61年(1986年)在下關市繼承吉水內科,於平成4年(1992年)繼承並開設茜會昭和醫院。雖然當時下關市的高齡化人口比率約為22%左右,不過吉水醫師預測在不久後的將來,高齡者和失智症患者將會急遽增加,並因此而構築出能應對此情況的系統性醫療、照護系統,至今為止創辦有特定醫療法人茜會、社會福祉法人曉會。

此次,吉水醫師以近35年的臨床現場經驗為依據,出版了著作《失智症半世紀-人類社會的疾病-》。由於現在的醫療水平難以治好高齡者失智症,除了醫療、看護以外,照護也變得相當重要。

吉水醫師在著作中表示,失智症雖然會造成健忘,但並不會失去喜怒哀樂等感情,即使失智症周邊症狀(BPSD)發病、惡化,也不可實行拘束等行為,並且在著作中強調人性化處置以及人性照護法(Humanitude)的重要性。此外,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發生的同時,由於戰後日本社會結構的變化,獨居老人以及老老照護家庭的增加有可能與失智症的發病、惡化有關,因此在該著作當中,也有針對這些原因進行敘述。

日本在少子高齡化高速發展之後,由於總人口以2008年為高峰開始減少,我國迎來了人口減少時代。1997年時,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開始超過未滿14歲的青年人口,2017年時為3,515萬人,占全部人口比例的27.7%,高齡化迅速開始發展。日本總務省在2021年6月25日發佈了前年10月所實施的人口普查快報。根據該調查,截至2020年10月1日為止的日本人口為1億2,622萬7千人,與上次進行調查的2015年相比減少了86.8萬人(0.7%),並且有持續減少的傾向。隨著人口的減少,高齡化的發展情況也變得更加嚴峻。

雖然尚未公布去年人口普查的全國高齡化人口比率,不過下關市發表了截至今年5月31日為止的人口以及高齡化人口比率。根據該調查,下關市的人口數為255,819人,與上次進行人口普查的2015年相比減少了12,698人(4.7%),與1980年紀錄的325,478人相比,在約40年的時間內減少了7萬人(21.4%)左右的人口。高齡化人口比率雖在1980年為10.6%,不過在2000年為22.3%、2021年為35.9%,由此可見高齡化正在高速發展。2021年的高齡化人口比率為35.9%,在內閣府所公佈的全國平均高齡化人口比率的推移當中,與2040年的推定值一致,也就是說下關市穿越了時空,已經到達了20年後的日本高齡化社會。此外,伴隨著高齡化的發展,罹患失智症的高齡者也正在快速增加,預測在不久後的將來,每5名高齡者當中就會有1人罹患失智症。

雖然在1970年代以前很少見到失智症的患者,不過在醫療進步後,人類變得更加長壽的同時,失智症也隨之增加,除了醫療、看護以外,照護也變得相當重要。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在2000年實施了照護保險制度。

日本人的死因雖以「癌症等惡性新生物」、「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腦出血、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為主要原因,不過在高齡化發展的現在,「誤嚥性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和壽終正寢的「衰老死亡」也在逐漸增加。雖然失智症在發病後只會惡化不會痊癒,不過失智症卻不會成為死亡的直接原因。然而,高齡患者即使是因為上述主要死因之疾病而進入急性期醫院住院治療,他們也幾乎罹患有失智症,所以除了醫療、看護以外,照護也變得相當必要。

在吉水醫師的著作《失智症半世紀-人類社會的疾病-》當中,針對迄今為止經歷過的失智症患者的處置,舉了具體的例子進行了解說。這本書不僅對從事高齡者醫療、看護、照護的職員而言相當重要,對從事急性期醫療的醫療工作者而言,也是非常有用且必讀的書籍。

 

前醫療法人茜會總院長 坂本久浩

 

【作者序】

我從大約3~4年以前就開始在我們的季刊雜誌《拂曉通知》、《時丗》當中紀錄失智症。我們醫療法人茜會以及社會福祉法人曉會,參與了許多與高齡者醫療和照護等相關的工作,在失智症的問題逐年變得重要的現在,失智症成為了不可避免的情況。因此,我在每3個月發行一次的各個季刊雜誌上,每次都投稿了失智症相關的短篇論文。在第9期還是第10期發行時,自從我偶然從熟人和朋友那裡收到了他們自己的著作以後,我收到的書逐漸增加。所以我覺得自己必須要在自己罹患失智症以前留下一些相關的印刷物,便決定發行了失智症相關的書籍。然後我受到了3位人士的幫助。

在那3位人士當中,古川CP(臨床心理師)以及西川(行政事務兼會長祕書,每週2日)為我調查了在目前刊登的季刊雜誌中,有多少人(職員)讀過我寫的文章。結果我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讀過我寫的文章,有讀過的人只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雖然我有點吃驚,不過這是有理由的。因為有部分的幹部(認為失智症不是什麼大問題的肉體派)覺得我的著述有點奇怪,所以盡可能地讓我的文章不太顯眼,並因此而進行了企劃(用小字滿滿地刊登或是做成像是附錄之類的)。也就是說有隱藏的抵抗勢力存在。不過,有一小部分的人熱心地閱讀我所有的文章,並且表揚了我。

最一開始,我在有空閒的時候去了圖書館,用電腦調查「失智症」這個關鍵字後,發現約有400本的書籍發行。雖然有體驗紀錄、小說、教育書籍、醫學書籍等各式各樣的種類,不過圖書館中居然有400本失智症相關的書籍,我對此多少感到有些吃驚。但是這也有可能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查閱國內外的文獻的話,說不定會有10萬篇、100萬篇與失智症相關的論文存在。其次,我所執筆的文章收到了各式各樣的原因,例如不有趣、很困難、沒有閱讀的機會等。除此之外,最大的問題點說不定就是因為我自己出現在文章當中。會有種「我知道喔,就讓我來教你吧」的感覺。不過,我稍微能夠說的是,我在這2~30年間有過許多與失智症患者和其家屬接觸的經驗。而且在那當中,早期的時候,包括我自己父親的誤診在內,我確實有許多診療失智症患者的經驗。總之,有可能是因為我寫的文章在某種意義上是以「高高在上」的方式來敘述的緣故,即使我是為了讓職員們了解「失智症就是這樣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做這些事情」而執筆的,但這種方式反而會讓人有種「讓我來教你」的感覺。對讀者而言,我想這樣的敘述方式可能不太有趣吧。

近來,由於少子高齡化逐漸引起失智症的發生,我認為改變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的觀點也是相當必要的,所以在最後一期撰寫了與此相關的文章。主要是針對老人的孤立、孤獨、家庭和地區的崩潰、小家庭的社會性/文化性弊病等情況展開敘述。而且,這些情況與失智症的增加有很深刻的關係。

然後再追加一點,由於西川和古川的強烈推薦和建議,所以我決定將坂本醫師與醫師之間的對話(與專業稍有不同)放在最後。坂本醫師和我就讀同一所大學的醫學部,和我是同學、同學年的學生。他長年擔任附近大學醫院的輸血部長,並承擔第51次日本輸血學會總會會長的重任,在風華正茂的時期辭去了大學的職務。那時我立刻就去拜託他,聘請他成為我們醫療法人的醫師長——總院長。總而言之,他不僅年高望重,也絕對不會對人擺架子,是能讓人們(醫師們)都能放心仰慕的存在。幫助我工作的西川、古川之所以會給我建議,也是因為他的緣故。

我以在各本季刊雜誌刊登之16期以前的原稿為參考,將文章內容刊登在這本書的後半部。由於其中也有經過大人物檢閱、刪除的部分,所以我也有放入刪除前的原文。因此,雖然也有稍微激進的一面,不過這在另一方面,多少也紀錄了真實的情況。

近年來在日本,高齡者似乎每5人就會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且,在少子高齡化正在發展的鄰國——台灣、韓國和中國也有相同的傾向。

對於我們日本人而言,特別是對於65歲以上的人以及與高齡者有關係的人而言,失智症並非事不關己,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疾病。

希望非醫療相關人員也能理解這本書的內容。

 

吉水卓見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25379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