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帶著無畏的信仰,在臺灣展開冒險吧!
暢銷漫畫家蠢羊,
以最熱血的筆觸,
重新詮釋馬偕的一生。
「我將在此地為上帝奉獻!」
1872年3月9日下午3時,馬偕自滬尾(淡水)登岸。年輕又滿腔熱血的他,放棄了家鄉加拿大的一切,決心在未識基督名之地傳播福音。
身為上帝的福音戰士他為信仰衝鋒陷陣;即使遭遇排擠等各種挫折仍無所畏懼。馬偕一生的傳奇,以及與北臺灣近30年的緣分,就此展開!
【關於本書】
1872年,加拿大首位海外宣教師──馬偕,遠渡重洋抵達臺灣,而這一落地,就是近30年的歲月。他將在這座遙遠的島嶼結婚生子、奉獻自己,以無私的愛,照顧島上每一個族群。
這本漫畫以馬偕生命的重要時刻為主軸,從他初次抵達淡水開始,直到他因喉癌逝世於這塊土地為止,呈現了他豐富傳奇的一生。書中真實描繪出馬偕早年宣教的辛苦,儒學傳統與民間信仰視他為異端,民眾看到他會潑糞、放狗咬、鼓譟丟石頭。但馬偕從未放棄,他向牧童、僕人求教,努力學習臺語,與當地人建立情誼;為了宣教,他多次帶著門徒步行跋涉往返宜蘭、淡水,同時也用拔牙鉗、奎寧行醫救人,並創立牛津學院與女學堂,開啟了北臺灣的醫療與教育。
馬偕是來臺的海外宣教師中,最為人所熟悉,影響也相當深遠的一位。然而,不同於一般著述中那位和藹又德高望重的長者,作者藉著這本漫畫,挖掘出馬偕如同戰士般的一面。根據記載,馬偕的「胸部發達,有膽識又精力豐沛,臺語流暢無比」。作者以充滿活力的筆觸轉化史料,將一位身材魁武、充滿熱忱的馬偕帶到我們眼前。期待用更輕鬆有趣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馬偕在臺一生的奉獻,以及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目錄
I 獻身於未識你之國
II 艋舺對決!
III 聰明的伴侶
IV 重生吧,教會!
V 在那遙遠的福爾摩沙
附錄
馬偕大事年表
淡水馬偕史跡
推薦序
作者後記
參考資料
序/導讀
書評
臺灣的馬偕
──林立青 作家
兩年前,我和蠢羊討論起臺灣的宣教師,從眾多的史料和各種紀錄中,不正經地找到一些有趣的紀錄,像是馬偕的兒子寫爸爸「胸部發達」,萬榮華的同學稱讚他「雙腿秀美」,這些史料把過去過於陽剛和正統記載的馬偕等宣教師變得更有趣、更完整,且更像真的人,如果說過去的觀點所記錄下的馬偕是骨骼,那麼蠢羊擅長的,是在各種紀錄中把肌肉面容和鬍鬚也都畫出來。
蠢羊就在這樣的動力下,畫完整本宣教師新刊,裡面的馬偕經歷拔牙傳教,禮拜堂被拆,重新被迎接坐轎繞境等故事,原本我們以為會「冒犯」長年保存史料的長老教會,沒想到得到了熱烈的反應,許多基督徒們帶頭討論,也引起更多讀者和臺灣人重視宣教師們對臺灣的貢獻。
這之後,蠢羊用了更多心思去拜訪教會,閱讀史料,又完成了這一本專門為馬偕而畫的漫畫,不同於那時候我們選擇的「重點」,這本傳記式的漫畫裡,馬偕及他的家人生活形象都更為完整,每一個階段所面臨的挑戰都更具體而鮮明。
這本漫畫出現的也正是時候,臺灣這幾年逐漸脫離原本的中國史觀和黨國史觀,用更開闊多元的視角來看待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和人們。馬偕在臺灣的傳奇故事本來就無可迴避,但過去多半著重在醫療、傳教和教育,少有人用漫畫的方式成功詮釋那段歷史的艱辛和挫折。這本漫畫的主要紀錄來源是從教會史,不同於被黨國詮釋過的歷史,教會史一直獨立於國家之外,卻少被教會以外的人細讀,蠢羊多產且勤奮,在教會史的基礎上,讓馬偕的故事能夠被更多人看見與討論。
我大力推荐這部漫畫,更希望透過這部漫畫,可以讓我們重視這些為這塊土地付出過的宣教師,重現他們愛臺灣的精神。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