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場 觥籌交錯的盛宴
一幅 暗藏玄機的夜宴圖
一名 說畫少年的故事人生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南唐是「離亂」的年代,氓哥兒在紛亂中被至親「離棄」。
這名少年說書人,畫作有何魅力,讓整個東大市為之瘋狂?
他怎麼和宮廷畫師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牽扯上?
這幅傳世珍寶中,又有什麼世人眼不能見的故事?
且隨著年輕間諜畫師,潛入這場名人雲集的盛宴;
以畫筆、顏料和構圖傳遞機密,捕捉故事外的故事。
這幅長卷如實再現了南唐大臣韓熙載夜宴賓客的歷史情景,也細膩描繪出韓熙載的神情。關於此畫眾說紛紜,對作者蔡宜容而言,〈韓熙載夜宴圖〉的「謎」人之處並不是看畫的順序、畫家的身分,或者畫作完成的朝代,而是韓熙載與賓客們的視線──特別是韓熙載的視線。
他彷彿冷眼觀看著世人所不知道的事,其目光所及竟是其他人看不見的地方。這幅畫把觀者的目光牽制在幾個場景裡,畫中人的視線卻在春山外?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懸而未決的謎團,由《離人》說個分明。
本書特色
1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式授權〈韓熙載夜宴圖〉,可培養藝術欣賞之美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小魯文化為了讓讀者能透過小說的閱讀,進一步能領略〈韓熙載夜宴圖〉之美,特別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申請〈韓熙載夜宴圖〉授權,並非常難能可貴地獲得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式授權出版、使用。經由作者的賞析、解讀,相信讀者除了可從中欣賞〈韓熙載夜宴圖〉遒勁流暢的線條,富有想像力的構圖外,進而可培養藝術欣賞的能力。
2.兼具史實與想像的小說,一探戰爭與藝術並存的五代史
本書作者結合對〈韓熙載夜宴圖〉的解謎欲望,以跳躍、穿梭的文字鋪陳與敘寫,在充滿曲折與高潮迭起的情節中,帶領讀者隨書中的故事發展與情境,逐一抽絲剝繭,捕捉故事外的故事,一探五代戰爭與藝術並存、華麗又蒼涼的歷史。
3.精采詳實的分鏡解讀,捕捉圖中圖密碼與隱藏版故事
偉大的作品是怎麼畫出來的?歷來閱讀〈韓熙載夜宴圖〉有許多方式與不同的順序,依著長卷從右至左共有「聽樂」、「觀舞」、「歇息」、「清吹」以及「送別」等五個場景,本書再從二十四個視角,帶領讀者逐步賞析,在時空的多重可能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多重解讀!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得主繼《癡人》後又重磅之作
*無注音
*適讀年齡:11歲以上
目錄
作者序 關於離人的眼淚――姑妄序之
人物介紹
第一章 氓哥兒
第二章 斗兒姐姐
第三章 氓哥兒
第四章 德明和尚
第五章 畫師顧閎中
第六章 氓哥兒、顧閎中
第七章 氓哥兒、徐鍇
第八章 顧閎中、德明、徐鍇
第九章 氓哥兒、小五、斗兒姐姐
第十章 氓哥兒、李煜
第十一章 氓哥兒與第一個韓熙載
第十二章 第二個與第三個韓熙載
第十三章 第四個與第五個韓熙載
第十四章 真的都是真的吧?
第十五章 顧閎中.氓哥兒
第十六章 往事知多少
附錄一:摘自福爾華生《十二晚峰前》
附錄二:摘自閔南書生《曉色霜滿樹》
導讀 崩壞與殺戮:離人的時代
賞析 〈韓熙載夜宴圖〉之分鏡解讀
序/導讀
作者序
關於離人的眼淚——姑妄序之
蔡宜容
寫作《離人》之前,我在讀「馬奈的眼淚」,傅柯於西元一九七一年的突尼斯講座記錄。傅柯講馬奈的畫,包括〈杜勒斯公園音樂會〉、〈吹笛少年〉、〈草地上的午餐〉等十二幅,其中〈賣啤酒的女侍〉特別讓我掛心。
「你們看到她距畫家很近,距觀者、距我們也很近,她突然看我們這邊,好像她面前突然發生了什麼事,吸引了她的目光。你們看到,她沒有看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說放下啤酒,她在看我們看不到,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這個事情發生在這裡,在畫前。另一方面,這幅畫是由一兩個,最多三個人物構成,而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中的一位或兩位……不過,他們在看……他們看見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無從知道,因為畫面被切割了,場景就在這裡,因為他們的目光被吸引過來,這個場景也在我們的視線之外。」
我幾乎相信傅柯說的是〈韓熙載夜宴圖〉。
對我來說,〈韓熙載夜宴圖〉的「謎」人之處不是看畫的順序、畫家的身分,或者畫作完成的朝代,而是韓熙載與賓客們的視線,特別是韓熙載的視線。我老是覺得,他冷眼觀看著我不知道的事情,他的目光所及竟是我看不見的地方。這幅畫把觀者的目光牽制在幾個場景裡,畫中人的視線卻更在春山外?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於是,我被這幅畫給「謎」住,但凡懸而未決的謎團,畢竟只能靠故事說分明,於是,我心裡有了氓哥兒與他的姐姐們。
《離人》完成之後,我經常想起阿城的〈棋王〉。書裡下鄉插隊的知青心中苦悶,渴望著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但這又是圖什麼呢?知青感覺自己隱隱有一種欲望在心裡,說不清楚。「但我大致覺出是關於活著的什麼東西。」這個「什麼東西」與書中人物牽掛的書、電影、象棋有關,然而又不只,所以說不清,因此只能是隱隱的欲望。這團渾沌摀在心裡,圖不了什麼,也圖不出什麼,對日常生活來說根本可有可無,但是,它竟與活著的滋味有關。啊,我隱隱覺得,它是那個「不只」。
書有什麼用?電影有什麼用?象棋有什麼用?閱讀有什麼用?文學有什麼用?無。用。至。極。但是我對它們的用處並無期待,或者應該說,我期待的、渴望的是它們的「不只」。〈棋王〉不只是文革期間的一段故事,它是語言、節奏與人的癡心;「馬奈的眼淚」不只是傅柯的一篇講稿,它跨越時空觸動某個讀者對〈韓熙載夜宴圖〉的解謎欲望。
氓哥兒與他的故事也是如此。這傢伙專幹無用之事,因為他喜歡、他願意、他可以。他畫畫、說畫沒有要幹麼,他就是要讓自己開心,也讓自己不開心,他讀別人的故事,然後讓它們成為自己的故事,然後夾纏不清地說故事……氓哥兒專幹讀者之事,那正是創作之事。
氓哥兒一定會喜歡蘇軾的〈水龍吟〉,我敢打賭。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氓哥兒不可能不喜歡,這首詞裡有他畫畫時需要的場景:長路漫漫,路上有風,遠方有水,水上有下過雨的痕跡……而且不只。這個「不只」就是他說畫時需要的血肉。在這個春色三分的場景裡,滿天楊花飛絮都獨占了,蘇軾偏偏二分給塵土,一分歸流水,蘇軾把春色二一添作三,卻生出「不只」……我打賭氓哥兒就會從這個「不只」鑽縫子,招惹故事。蘇軾第一眼看見「似花非花」的玩意兒,人人都知是楊花,但他偏說不是,呼應首句,一以貫之,必須貫之,因為不是楊花,所以才能是其他的東西――離人的眼淚,而且「不只」,這是氓哥兒的眼淚。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