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非屬意外Not an Accident
第一章 失誤Errors
第二章 環境Conditions
第三章 規模Scale
第四章 風險Risk
第五章 汙名Stigma
第六章 種族歧視Racism
第七章 金錢Money
第八章 歸咎Blame
第九章 預防Prevention
第十章 究責Accountability
結論 "意外" Accident
致謝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柯克斯評論》、《圖書目錄》星級書評──
這本書要談的,是我們怎麼死。
車禍、火災、溺水、用藥過量致死……這些真的都是「意外」嗎?
顛覆你的認知,看見奪走我們性命的「意外」,其實都是必然!
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標線改造台灣路 Reform Taiwan Roads】版主
──不意外推薦
Ray|《天下雜誌》未來城市頻道專欄作者/【台灣是個行人地獄】版主
──專文導讀
「認為意外是隨機而無法預測的觀念,是理性人類尚且信以為真的民間傳說。」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首任局長威廉‧哈登(William Haddon)
如果你家附近的巷口,每年總是固定要出那麼一兩場車禍、帶走一兩個孩子的生命,你還會稱那是「意外」嗎?
你可能會說:「這附近的駕駛開車都太莽撞了!」或者說:「總是有媽媽顧不好自己的小孩!」
然而,像這樣歸咎於人為失誤,並無法預防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我們只會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開得太快的車,在路口撞上恰好沒有成人管束的孩子;
而你心知肚明──自己有時候也會超速駕駛、有時候也會不小心放開孩子的手。
要突破這個奪命迴圈,我們只有將目光從「不可能避免的人為失誤」轉向「可預防或降低危險的人造環境」:
駕駛的視線是否被遮擋了?汽車為何被設計得能開到那麼快?夜間的道路照明是否充足?居家空間為何與道路緊鄰?
然而,如此直搗問題核心的叩問,勢必遭遇重重阻礙──每當事故發生,一場風向爭奪戰立即吹響;
誰有故事的發言權,那人會拿著發言權講出什麼樣的故事,就是意外的奧秘所在。
☞那會是一個差勁工人的故事,還是一個積水地板碰上超高速運轉生產線的故事?
☞那會是一個莽撞駕駛的故事,還是一個未設置行人專用道的故事?
☞那會是一個不當用火的故事,還是一個危老建築缺乏消防通道的故事?
本書揭示了「意外」這個詞如何保護當權者與企業家──誰會死於意外而誰不會,是由金錢和權力決定。
作者透過車禍、藥物過量致死和工安災害等事件,證明了我們所說的「意外」,其實都是危險系統的必然結局,
並展示了我們個人和社會可以採取的行動,以阻止用「意外」一詞推卸責任的浪潮。
引言非屬意外Not an Accident
第一章 失誤Errors
第二章 環境Conditions
第三章 規模Scale
第四章 風險Risk
第五章 汙名Stigma
第六章 種族歧視Racism
第七章 金錢Money
第八章 歸咎Blame
第九章 預防Prevention
第十章 究責Accountability
結論 "意外" Accident
致謝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