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1776革命未竟之地:煙硝、貿易與生態瓦解,不為人知的美洲史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克勞迪奧,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更全球化、非殖民者角度的美洲史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343
    490

內容簡介

當帝國主義與美洲原住民族碰撞,將會激起什麼火花?
跳脫白人史觀的囿限,直視北美原住民族如何用鮮血與汗水捍衛家園!


1776年,東北方一群想脫離英國控制的新移民登高一呼,美國隨即抽芽誕生,這是一個全世界都習以為常的白人史觀敘事。然而,美洲是如此廣大,在東北部十三殖民地燃起陣陣硝煙之際,革命從未到達的西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新舊世界的碰撞,帶來的除了疾病、殘殺,還有什麼?氣候、早期部落貿易、地理因素,又是如何影響這個時代?而西班牙、英國與俄羅斯的殖民,是如何與西岸原住民族合作與衝突,又是如何沾染了血跡?大陸西岸多元族群的碰撞與激盪、疾病與物種的傳播與交流,這些被歷史遺忘的故事,卻激起了比東岸更燦爛的火花!

➢除了槍砲與鋼鐵,舊世界的帝國主義是如何征服和理解龐雜的新大陸?
➢不只是壓迫與殖民,帝國主義者又是如何被迫與原住民族合作與貿易?

在1776年北美革命的同時,北美大陸並未時間停止,作者挑選了九個地區作分析,在他生動的描述下,我們看見一個更全面的全球性人群交流現象:

➢阿留申人竟然跨越白令海峽,遠到俄羅斯的恰克圖,跟中國貴族貿易
➢克里克印地安人不斷前往古巴,試圖拉攏西班牙對抗英國的經濟衝擊
➢西班牙人的商業貿易需求,對美西海岸帶來了難以評估的的生態浩劫
➢將黑山視為起源地的蘇族人,又是如何反抗美利堅合眾國的背信忘義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克勞迪奧.桑特,從商業、環境與生態的角度切入,一覽各地人群與北美原住民族的互動與交流、探究北美大陸東岸上的斑斑血跡,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更全球化、非殖民者角度的美洲史。

作者

克勞迪奧.桑特(Claudio Saunt)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專長為早期美國史及美洲原住民研究。桑特是獲獎無數的作家,第一本書《事物新秩序:財產,權力和克里克印第安人的轉型,一七三三~一八一六》就以深刻的北美原住民族群個案研究,榮獲二○○○年美國南部史協會及美國族群史學會最佳圖書獎,一舉打響知名度。次作《黑人,白人和印第安人:種族與美國家庭的瓦解》探索種族制度對十八世紀美國原住民南部混合種族家庭的影響,也獲得二○○五年南衛理公會大學頒發最佳非小說類圖書獎。

在桑特這本二○一四年的著作《一七七六革命未竟之地》中,他抱著更大的野心,企圖挑戰既有歷史傳統,也就是一七七六年美國建國革命的主敘事。他從童年的歷史學習經驗出發,反省美國人對自身國家歷史的片面認識。這次,桑特用他長年累積的北美原住民族研究為基礎,以一個更全面的視野,帶領眾人進入那個廣大、未知的十八世紀美洲西部大陸。

譯者簡介

羅亞琪


畢業於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猶太教四千年》、《低碳飲食大革命》、《運動健護全書》等。

目錄

導讀 連結北美洲與福爾摩沙──跨越既有認知的全球史/康培德教授
導讀 縫補那分裂的美洲史意識/褚縈瑩教授
導論
序言 西部投機:韓德森的外西凡尼亞殖民地

第一部俄羅斯人來了
1.軟金:阿拉斯加的阿留申人與俄羅斯人
2.為了獨立之戰:聖地牙哥起義
3.首次接觸:殖民舊金山
4.跨越科羅拉多高原

第二部分割北美洲 
5.被改造的森林:哈德遜灣公司與坎伯蘭豪斯
6.大發現:黑山與拉科塔民族
7.惡人入侵:奧沙吉人的家園
8.圍困:深南部內陸

後記
謝辭
引用書目縮寫
注釋

序/導讀

西部投機:韓德森的外西凡尼亞殖民地

「認為一座大陸可以永遠被一座島嶼所統治,是十分荒謬的一件事。」湯瑪斯‧潘恩在一七七六年於《常識》這本激勵美國革命分子的知名宣傳小冊中這麼說道。他還表示,這場戰爭「不是單單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一個省份或者一個王國的事情,而是涉及一整座大陸的事,且這座大陸至少占據地球上可居住地區的八分之一。」就如愛國者大衛‧瑞姆賽(David Ramsay)所言,這八分之一後來可說占據了「地球四個角落的一角」,等著從「暴政和壓迫」之中解放。我們都知道這個解放故事後來是怎麼演變的,雖然我們有時候對某些細節並不是那麼清楚。美國革命支配了我們對這座大陸早期歷史的認知,乃至於一七七六這四個數字組合,本身就足以在我們的腦海喚起假髮、鵝毛筆與《獨立宣言》泛黃的抄本等意象。但,組成大陸會議、形成大陸軍(並使用大陸幣支付薪酬)的那些殖民地只占據整座大陸實際上的一小部分而已──準確來說,是將近北美大陸的百分之四。

在一七七六年,形塑這個國家的事件在整個北美洲各地都有發生,不僅僅只是在東岸。在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俄羅斯人正在蹂躪阿留申村莊;在舊金山,本土原住民族首次接觸到歐洲人;在臨海的聖地牙哥,庫米亞印地安人抵抗西班牙人,起義失敗後,造反者在後續數個月當中承受了苦果;同一年,蘇族發現了黑山。許多美國人對這些故事幾乎都是一無所知;這些歷史就跟我們在當下這一刻目睹的事件一樣叫人吃驚、難以預測。這些,就是《一七七六革命未竟之地》的主題。

我在舊金山長大,距離美國革命的發源地波士頓四千公里之遙。英國士兵和美國的急召民兵在一七七五年四月於列星頓和康科德交戰之際,舊金山還不存在。一七七六年六月底,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前一週,荷西‧莫拉加(José Joaquín Moraga)在西班牙人所稱的悲苦溪(Arroyo de los Dolores)的湖畔,樹枝建了小屋。這就是悲苦傳教站,舊金山的第一個殖民開拓地。在大陸的另一端,一個年輕的共和國正在成形;然而,舊金山卻照著自己的步調發展。一八○八年,詹姆斯‧麥迪遜成為美國第四任總統前夕,俄美公司(Russian-American Company)的員工伊萬‧庫斯科夫(Ivan Kuskov)偷偷在舊金山埋了一塊銅匾,上面寫著:「屬於俄羅斯的土地」。四年後,他會在北邊不到一百六十公里處建造俄羅斯的軍事基地羅斯堡(Fort Ross)。

小時候,我對音樂的興趣大於對這些過往的興趣,因此多年來對自己出生地的歷史所知甚少。我的暑期音樂營剛好辦在俄羅斯河,這條河在羅斯堡南方數公里處流入太平洋。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對這條河的名字感到疑惑:它到底是叫「急流河」(Rushing River),還是「俄羅斯河」(Russian River)?急流河好像比較有可能。就當時的我所知,俄羅斯跟加州一點關係也沒有,而且把「急流」的字尾g刪掉,變成跟「俄羅斯」相近的字,對我這個爵士音樂明日之星來說一點也不奇怪。畢竟,爵士樂演奏家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所出的專輯當中,我最喜愛的就是《工作》(Workin’)、《蒸騰》(Steamin’)、《放鬆》(Relaxin’)、《煮飯》(Cookin’)等密紋經典,全部都去掉的字尾g。所以,我覺得這條河的名字一定是「Rushin’」才對。

我對歷史的無知還有其他事情可以佐證。我八歲那一年,適逢美國建國兩百周年,我很開心地要去看世界上最大的生日蛋糕。我記得,這個生日蛋糕上描繪了美國革命的各個場景,被裝在貨車裡跨越大陸送到舊金山。然而,後來閱讀相關的歷史紀錄時,我卻發現這跟我的記憶有一點出入。這個六邊形的三層旋轉蛋糕確實很大,高九公尺(頂端那隻高一點五公尺的鳳凰不算)、重十七點五公噸。然而,這個巨怪從來就沒有跨越大陸,而它上面的那十八幅畫描繪的也不是美國革命。原來,我記憶裡的那個蛋糕是舊金山當地的一位蛋糕師傅為歡慶這座城市建立兩百周年而做的,紀念的是這座城市的歷史事件,包括法蘭西斯‧德瑞克(Francis Drake)發現德瑞克灣的事蹟以及西班牙人的到來。由於舊金山的歷史跟國家兩百周年所慶祝的那些史實大為迥異,四年級的我竟然把這個蛋糕當作是對波士頓、費城和東岸其他地方的歌頌。

我對俄羅斯河和舊金山兩百周年慶的誤解,誠然顯示我小學上課不夠認真,但這其實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美國人對這座大陸早期歷史的認識,大多不會超出形塑美國的北美十三州。就像索爾‧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的知名作品──刊登在《紐約客》封面的《從第九大道看世界》(“View of the World from 9th Avenue”)──所描繪的深度經過縮小的北美大陸一樣,每當我們往西邊看時,早期的美國歷史會迅速地從我們的歷史視角中縮減,在距離大西洋海岸短短幾百公里的地方消失在地平線上。

跟這樣目光狹隘的觀點相比,我們其實可以把早期的美國看作是從一個海岸延伸到另一個海岸,囊括了居住在其中的所有民族。這個令人興奮的視野會揭露廣闊的土地和眾多的北美民族,其蘊含的故事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我們雖跟這些土地有緊密的連結,就居住在上頭,卻對它們的早期歷史所知甚少。

《1776革命未竟之地》探索了美洲在一七七六年的九個地方,場景十分多元,包括阿留申群島、聖地牙哥、佛羅里達海灣海岸及薩斯喀徹溫河(我刻意忽略了當今的國界,納入位於今日加拿大草原上的坎伯蘭豪斯,並跟著一群十八世紀的印地安人跨越佛羅里達海峽,抵達哈瓦那)。然而,這些地方其實具有令人意外的關聯,有時是透過貿易網絡及遠方的倉庫、有時則是透過在虛構大於事實的地圖上規劃遙遠殖民地的那些帝國行政官員加以連結。

在許多的連結點之中,有兩個特別突出,因此成為我安排後面各章的依據。第一個是個名叫恰克圖(Kyakhta)的遙遠地帶,位於今日俄羅斯與蒙古的交界。今天,這座城市混雜了木製房屋、蘇聯時期的公寓建築、布爾什維克紀念碑以及頹圮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但在兩百五十年前,這裡卻是改造了北美大西洋海岸的國際貿易中心。

第二個連結點是位於巴黎左岸、羅浮宮對岸的格林勃艮飯店(Hôtel de Grinberghen)。一七六三年二月,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的官員在此簽署了《巴黎和約》,正式結束七年戰爭。數千公里外各自占據一地、面對截然不同挑戰的北美各民族,全都感受到帝國主義者在法國首都進行的協議所帶來的影響。雖然在很多方面毫不相干,這些民族卻都像同一個車輪上的輪輻,因在格林勃艮飯店簽署的條約而連結在一起。

阿留申群島的阿留申人、加州北部的米沃克人與科斯塔諾人、深南部的克里克印地安人以及其他本書提及的民族雖然不會讓人立刻聯想到波士頓那些持著步槍的急召民兵,但是他們的故事跟那些較為人所知的美國革命歷史一樣,適用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大陸各地的北美民族當時也深陷於環境、政治、經濟方面錯綜複雜的關係之中,既無法完全掌控,也無法充分理解。遠距貿易將阿留申人跟中國貴族連結在一起,但是雙方都對彼此一無所知,也不曉得這些商業活動對貿易鏈的兩端造成多大的影響;西班牙人來到米沃克人與科斯塔諾人的土地上,引發一連串無意造成的生態浩劫,且在當時基本上沒有體認到後果之重大;半個地球以外的帝國主義戰爭搗亂了克里克印地安人的地區經濟,讓所有涉及其中的人只能盡力應付變化莫測的商業流向。在今天這個時代,全球貿易興盛、傳染病興起、生物多樣性流失、氣候快速變遷等現象也都是我們自己引起卻又超出我們全面控制與認識的範圍。因此,我們或許比以往都更要能夠理解、明白十八世紀北美民族的經歷。

在我們的歷史想像中,一七七六年通常只會侷限在北美十三州。我們經常造訪波士頓的酒館和教堂、跟隨大陸軍踏上紐澤西佈滿車轍痕跡的泥土路,並居住在威廉斯堡,鮮少離開距大西洋海岸幾百公里的地方。我們仔細研究當時的消費者行為和文化表達、探索菁英與平民、男性與女性、自由之身與奴隸的日常生活、分析軍事策略和政治言論──這些全是限縮在東岸的研究主題。但,與此同時,在阿留申群島、阿肯色河、黑山、深南部內陸等北美各地區,也有精彩的故事在展開。本書敬邀讀者一起延伸自己的眼界,發掘革命未竟的大陸。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53373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