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五○年代崛起的重要小說家於五、六○年代的代表作品為研究對象,無分省籍性別。選定「成長」為研究主題,其目的與用意就在打破傳統論者自政治意識形態對五○年代小說所貼的文學標籤迷思。自此詮釋觀點立論,本書就將小說置放在五、六○年代臺灣的歷史語境下解讀,通過共時性與對照性的閱讀,希望藉由個人成長/家國想像/文藝政策三者間的對話辯證,彰顯出五○年代作家創作成長小說的特出意義。簡言之,本書是從「成長」的制高點,重新閱讀歷來被定位為「反共」、「懷鄉」的小說,以及五○年代臺籍與女性作家的文本,探析該時代成長論題的共相與殊相,並勾勒出各種成長書寫的樣貌。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第二節 西方成長小說的源起、定義及特色 15
一 名稱的釐定 17
二 成長小說的源起及定義 20
三 成長小說的特色 28
四 女性成長小說 35
五 年齡的釐定 40
第三節 台灣成長小說之相關文獻探討 45
第四節 研究理路及論文架構 57
第二章 「共」我成長
—個人成長論述與家國想像 63
第一節 五、六○年代的台灣文學生態 65
一 五○年代的台灣文學生態 67
二 六○年代的台灣文學生態 84
三 小結 86
第二節 少年中國,成年台灣—反共小說的成長論述 87
一 大敘述中的小敘述:當「反共復國」遇上
「個人成長」 88
二 身體/國體的成長論述 112
三 小結 124
第三節 反共小說的性別/成長政治 124
一 翻轉性別公式—性別與家國論述的頡頏交鋒 126
二 女體與國體 141
三 作者與文本性別之間 154
四 小結 156
本章結語 157
第三章 我是誰?
—台籍作家的成長論述與家國認同 159
第一節 身分認同的成長論述 161
第二節 成長中的身分—台灣意識的身分禁區 185
本章結語 209
第四章 人生成長三部曲
—個人成長論述的社會觀照 211
第一節 啟蒙者—校園教育的成長紀實 213
一 女性教育小說 215
二 教育小說的文化透視 228
三 小結 240
第二節 尋夢者—社會新鮮人的成長論述 241
一 融合?妥協?—社會新鮮人的成長難題 243
二 藝術家成長小說(Künstlerroman) 253
三 從個人成長揭示哲學意涵 261
四 小結 270
第三節 愛情婚姻與自我成長意識的萌發 270
一 婚姻主體的建構進程 274
二 魚與熊掌的戰爭—婚後女性主體性的再建構 287
三 女性情慾自主的成長論題 305
四 閨秀/成長/政治:愛情婚姻與時代歷史的辯證 307
五 小結 313
本章結語 314
第五章 成長論述的危機與困境
—成長?反成長? 315
第一節 愚騃童心—遙想童年的烏托邦 316
一 「反成長」的指涉意義 317
二 童蒙眼中的成人世界 320
三 小結 337
第二節 成長的困境—逃避/終結的成長論述 337
一 逃避成長 339
二 終結成長 348
三 小結 353
本章結語 354
第六章 結論 355
附表 367
一 五○年代遷台小說家於五、六○年代的重要作品 367
二 五○年代反共文學主要雜誌 369
三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歷屆得獎小說作品 371
四 遷台女作家生平概覽 375
五 五○年代小說家成長書寫分類概覽 379
參考書目 383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