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我們常常用腦,重視思考所得;卻很少感受內心、重視身體的感覺。然而這個時代卻需要更多全腦思考的感性人才。
作為語文教學的國文課程,改變思維,擬定一套符合新世紀新需求的教材教法,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培育相應的人才。
感受學習法,以培育感受能力為目標,讓學員在聽、說、讀、寫之外,更重視學員身體的感覺與心理的感受,藉以活化語文課程,培養學員深度感受,達到培育感性人才、開發創意的目的。
感受學習,淬煉自古典思想,印證於現代科學關於情緒心智的研究成果,這說明了:感受能力的培育,並非抽象難以掌握,透過方法與目標預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學習的成果。
用腦思考,讓人聰明;用心感受,讓人完整地接納自己,開啟感性。時代需要感性人才,感性需要方法培育,「感受學習法」,是這個思維方向的嘗試。
作為語文教學的國文課程,改變思維,擬定一套符合新世紀新需求的教材教法,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培育相應的人才。
感受學習法,以培育感受能力為目標,讓學員在聽、說、讀、寫之外,更重視學員身體的感覺與心理的感受,藉以活化語文課程,培養學員深度感受,達到培育感性人才、開發創意的目的。
感受學習,淬煉自古典思想,印證於現代科學關於情緒心智的研究成果,這說明了:感受能力的培育,並非抽象難以掌握,透過方法與目標預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學習的成果。
用腦思考,讓人聰明;用心感受,讓人完整地接納自己,開啟感性。時代需要感性人才,感性需要方法培育,「感受學習法」,是這個思維方向的嘗試。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關於國文課程的古典與創新
一 國文課程的功能何在? 3
二 檢視現行國語文教育的目標 5
三 國文課程的情境感受學習 8
四 國文課程與基礎語文 10
五 感受能力與人格養成 11
六 情境感受學習圈 12
七 古典與創新的意義 14
第二章 創新教案一 「愛身」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
壹 前言 21
貳 體驗式學習導入的教學理念 27
參 「愛身」課程的設計與操作 33
肆 國文教學的生活化與生命化 41
伍 教學成果以及可能遭遇的問題 42
參考書目 45
第三章 創新教案二 「大地之愛」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
壹 前言 51
貳 自然題材融入課程的理念 52
參 自然題材的閱讀選擇 57
肆 自然題材的書寫設計 63
伍 融入體驗式教學的活動構思與實踐 66
陸 結語 76
參考書目 78
第四章 調查報告 修課後兩年內學員問卷調查研究與討論
壹 前言 82
貳 研究方法與步驟 84
參 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與說明 95
肆 研究結果與討論 120
伍 結語 138
第五章 古典理論一 體驗式學習與莊子「心齋」思想
壹 前言 144
貳 莊子思想的特質 147
參 莊子的藝術心靈 164
肆 莊子〈養生主〉思想脈絡與
「療癒」課題參看 167
伍 體驗式學習與莊子「心齋」、
「虛室生白」思想 169
陸 結語 170
參考書目 172
第六章 古典理論二 莊子〈養生主〉四則寓言的啟示
壹 前言 178
貳 官知止而神欲行 179
參 道進乎技 189
肆 本質與形式的平衡把握 195
伍 理性與感性平衡 201
陸 薪盡火傳的真義 205
柒 結語 207
參考書目 209
第七章 結語 感受學習法的理論與實踐
一 話說從頭 213
二 「感受」是學習的核心與動力 214
三 「感受」的評量問題 217
四 「情境感受學習圈」的四問四答 219
五 國文課程培養「感受能力」的簡易要領 227
一 國文課程的功能何在? 3
二 檢視現行國語文教育的目標 5
三 國文課程的情境感受學習 8
四 國文課程與基礎語文 10
五 感受能力與人格養成 11
六 情境感受學習圈 12
七 古典與創新的意義 14
第二章 創新教案一 「愛身」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
壹 前言 21
貳 體驗式學習導入的教學理念 27
參 「愛身」課程的設計與操作 33
肆 國文教學的生活化與生命化 41
伍 教學成果以及可能遭遇的問題 42
參考書目 45
第三章 創新教案二 「大地之愛」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
壹 前言 51
貳 自然題材融入課程的理念 52
參 自然題材的閱讀選擇 57
肆 自然題材的書寫設計 63
伍 融入體驗式教學的活動構思與實踐 66
陸 結語 76
參考書目 78
第四章 調查報告 修課後兩年內學員問卷調查研究與討論
壹 前言 82
貳 研究方法與步驟 84
參 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與說明 95
肆 研究結果與討論 120
伍 結語 138
第五章 古典理論一 體驗式學習與莊子「心齋」思想
壹 前言 144
貳 莊子思想的特質 147
參 莊子的藝術心靈 164
肆 莊子〈養生主〉思想脈絡與
「療癒」課題參看 167
伍 體驗式學習與莊子「心齋」、
「虛室生白」思想 169
陸 結語 170
參考書目 172
第六章 古典理論二 莊子〈養生主〉四則寓言的啟示
壹 前言 178
貳 官知止而神欲行 179
參 道進乎技 189
肆 本質與形式的平衡把握 195
伍 理性與感性平衡 201
陸 薪盡火傳的真義 205
柒 結語 207
參考書目 209
第七章 結語 感受學習法的理論與實踐
一 話說從頭 213
二 「感受」是學習的核心與動力 214
三 「感受」的評量問題 217
四 「情境感受學習圈」的四問四答 219
五 國文課程培養「感受能力」的簡易要領 227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