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台灣走過烽火邊緣1941—1945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66
    3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歷史是在危難時刻航行的指針。歷史說明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是這樣。」

戰爭時期,強權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對戰局以及戰後的世界,產生相當影響。

太平洋戰爭時,並非政治主體、沒有發言權的台灣,被夾在幾大政權中數次走過烽火邊緣。那麼,當時的台灣,又處在什麼樣的局勢之中?

歷任多家媒體駐美、駐華府特派員,長年從事美國東亞外交事務研究的資深記者王景弘,透過爬梳美國、日本的官方紀錄與研究資料,整理戰爭期間美日兩國的戰略與決策,從中看出台灣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以及成為空襲目標的原因。同時,更試圖從台灣人的角度,理解兩國在戰爭時的布局與策略。

戰後尋求建構自己國家的台灣人,不能再忽視這場決定台灣人民命運的戰爭,慵懶的把中國自己塗脂抹粉的「抗戰史」,當作自己的歷史。台灣需要從不同層面觀察,客觀尋找大國的戰略考慮與事實真相,從中得到教育。

本書特色

◎ 太平洋戰爭時,台灣屬於日本帝國,無論是投降或參戰都不是一個主體,沒有發言權。
◎ 當時的台灣,處在什麼樣的局勢之中?唯有好好回答這個問題,才能對現在有更深的認識。
◎ 資深記者王景弘,繼《列入紀錄:危疑年代(1970~1973)的台灣外交私密談話》、《1949大流亡》、《台灣會生存下去》、《強權政治與台灣:從開羅會議到舊金山和約》後,再度爬梳諸多檔案、紀錄,以台灣作者的眼光,整理出台灣人對這場戰爭應該知道的事件。
◎ 參考資料包括美國、日本的檔案、官方紀錄與研究資料,試圖從台灣的角度,理解兩國在戰爭時的布局與策略。
◎ 彭明敏教授、李筱峰教授專文推薦

作者

王景弘

1941年生,雲林斗南人。世界新聞專校畢業(1963);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士(BJ,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1973);美國馬里蘭大學碩士 (MA,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1974)
歷任台灣新生報記者、聯合報記者、聯合報撰述委員、世新兼任講師、紐約世界日報主編、經濟日報駐美特派員、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台灣日報駐美主筆。現為自由時報特約撰稿人,從事美國東亞外交事務研究。

目錄

推薦序 從台灣角度理解戰爭計畫者的思考 彭明敏
推薦序 記述台灣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地位與境遇 李筱峰
自序 二戰中影響台灣命運的關鍵計畫
第一章 發動戰爭易 結束戰爭難
第二章 百日橫掃西太平洋
第三章 跳島反攻的開始
第四章 第十軍計畫登陸南台灣
第五章 關鍵決策:先攻呂宋或先打台灣
第六章 來自航母的大爆擊
第七章 台灣還在烽火邊緣
第八章 琉球浮菊─帝國最後一戰
第九章 謀和、原爆、終戰
第十章 太平洋戰爭的輸家與贏家
附錄 一九四五年美國從菲律賓轟炸台灣日誌
參考資料

序/導讀

推薦序 記述台灣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地位與境遇
文 李筱峰教授


我曾經對剛進入大學的新鮮人做「台灣史常識測驗」,測驗之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二次大戰末期,台灣曾經遭受何國飛機的空襲?」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在100個學生之中竟然大約有30位學生的答案是「日本」!我反問他們:「二次大戰期間,台灣還是日本的殖民地,屬於日本的領土,日本怎麼會開飛機轟炸自己的領土?你們這種印象是怎麼來的?」其中一個學生回答:「我們不是對日抗戰8年嗎?」癥結終於揭曉,原來關鍵在於「我們」。「我們」是誰?中國國民黨長期在台灣實施的歷史教育,不是以台灣為主體,而是以所謂「秋海棠」的中國為主體。所以學生學到的「我們」,是中國人,是站在中國的土地上認識歷史。這種非台灣主體、「去台灣化」的歷史教育,不僅造成認同的錯亂,也造成對史實的錯亂。

以上的例子,就是中國國民黨以中國為主體的「抗戰史觀」來灌輸台灣學子所產生的錯亂的一個抽樣代表。

誠如王景弘先生所說的「國民黨佔領台灣後的中國化統治,以情緒性的形容詞和民族主義仇恨,宣傳他們『對日抗戰』的英勇」。這樣的教育並無助於對台灣歷史與台灣人處境的理解。二次大戰爆發後,或者說中日戰爭爆發後(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日本侵略下的中國,與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其處境是迥不相同的。兩者的歷史經驗並不一樣,中國在日本的侵略之下固然不好受,但是台灣人被迫要為日本賣命效忠,又要承擔日本對外侵略之後所受的懲罰(而在戰後還要被罵「日本皇民」)。

台灣所承擔的「懲罰」,在事前固然是一種無從選擇的宿命,但是我們可以在事後加以回顧釐清。

那是我父親那一代的夢魘,家父在戰爭末期被徵召入伍(很諷刺,被迫當「志願兵」),他們的部隊在南投山區受訓,準備盟軍(美軍為主)登陸台灣之後和他們進行肉搏戰。父親回憶說,當時盟軍登陸台灣的風聲已經吃緊,父親心裡預感必死無疑,徒呼奈何!沒想到美軍採取所謂「跳島戰略」,捨台灣而攻菲律賓與琉球,夾在中間的台灣則遭空襲轟炸。

台灣原本可能遭美軍登陸,但是美軍中途放棄攻台計畫,這一轉折,改變了我的歷史,更改變了台灣的命運。歷史雖然不能假設,但是「假設」仍有助於歷史解釋。假設當時美軍登陸台灣,今天就不會有我的存在,因為父親勢必在肉搏戰之中戰死,我就不會出生。對於大歷史而言,美軍當年若攻佔台灣,保證沒有「光復」一年多後的228事件,也不會有戰後的台灣地位問題。

這些假設引發出如下的問題意識:美軍的戰略思考與決策是如何形成?為什麼美軍捨台灣而攻菲律賓與琉球?美國選擇優先登陸呂宋,暫緩攻台計畫,這種戰略佈局和決定輕重緩急的因素在哪裡?而空襲台灣的道理及其後果又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意識,是促使資深記者出身的王景弘先生寫作這本書的動因。台灣人不必只能知道中國對日抗戰是何等英勇,台灣人應該知道在太平洋戰爭中,在「走過烽火的邊緣」,台灣有很不一樣的歷史。景弘兄以台灣人的眼光與角度,從美國官方關鍵性的史料及專著中,整理和記述台灣人對這場戰爭應該知道的大事,有助瞭解台灣在四年太平洋戰爭中的地位與境遇。

王景弘先生是著名的媒體人,他有很豐富的新聞採訪與評論經驗。近年來,他開始追溯近代、現代的歷史課題,已有多部著作相繼問世。我過去長期拜讀景弘兄的新聞特稿,今日拜讀他的歷史論著,忻然感佩。新聞記者與歷史學者在性質上有著很微妙的異同關係。相同的是,他們都在記錄事情、分析事情;不同的是,新聞記者所記錄和分析的,是當下的時事,歷史學者研究的對象則是過往的事情。西方史家曾說「歷史是現在和過去的不斷對話」,司馬遷也強調「通古今之變」。可見新聞時事與過去的歷史密不可分。今天的時事(新聞),就是明日的歷史;今天的歷史,則是昨日的時事(新聞)。資深記者治史,對於歷史更能敏銳掌握。景弘兄以「報筆」與「史筆」交融,是資深記者,也是「成一家之言」的史家。我忍不住要敬舉一觴!

2018年5月10日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推薦序 從台灣角度理解戰爭計畫者的思考
文 彭明敏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人類戰爭史上,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交戰國大規模的使用空中轟炸,在前線和敵人後方,以幾百架甚至千架以上的大轟炸機(B-29),作地毯式的大轟炸,給予對方普遍的心理恐慌,將對方的生命、經濟以及國土上的一切事物,大規模而徹底的破壞,在戰術和攻略上,極有價值。

戰前日本民間建築多用木材和紙張,美國製造了無數體積不大的燒夷彈,自空中散佈於城市,所引起的心理上或物質上的破壞是無限的。有一夜美軍500架大轟炸機B-29 編隊,夜襲東京,東京被烈火所吞沒,死傷十數萬,地獄般的慘狀無法形容。

大空襲不限於日本本土,作為日軍南進基地的台灣也不可避免。時光流逝,活在那個時代的台灣人已經不多了,但他們對於「疏開」(搬到鄉下暫住,避免城市空襲) 必有所感觸,雖然現在可能記憶已經模糊,不如對二二八事件的切實。

若容許以私為例,1944年在日本九州,遭美軍機掃射而失去左臂,父親在高雄是業醫多年,有幾棟和洋混合的住宅兼醫院建築,不幸一天遂也被炸成灰燼,父母站在家的對面,從頭到尾親自目擊家產慢慢燒失。

父母均為極敬虔的基督教徒,在看著家產燒燼時,吟詠聖經詩篇「縱使走過陰森山谷,我也不怕災害,因為有祢與我同在,祢用杖領我,用棍護我」,也吟詠聖詩「軟弱的人是祢所救,失落家業,亦免介意」「敢採行到淒清路途,光景不好荊仔滿埔,得著救主安慰照顧,因為我倚靠祢」。

然後父母也被迫「疏開」到鄉下去了。在日本聽到此消息,想像場景,不禁淚落。上述一切都是從被爆者的觀點所說。迄今,轟炸主角美軍的戰術和戰略思考,則不得而知。

王景弘先生多年來從美國國家檔案中,發掘二次世界大戰有關台灣的各種秘史,已有數本書出版。現就地取材美國和日本官方資料和研究,從台灣的角度,理解美國和日本帝國戰爭計畫者的思考,使讀者全般了解戰爭行為進行的因果,非常難得。除了其史料價值以外,作為一般讀物,也有興趣,敢予以推薦。

感謝王景弘先生出版這本書的辛勞。
2018年5月1日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294211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8
    • 商品規格
    • 14.8*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