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臺灣的華裔美國文學研究在中研院歐美所的推動下,自198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本書集結臺灣自1990年代以來出版的華美文學重要論文,選文涵蓋不同世代學者所研究的華美作者,相關議題廣泛多樣由離散認同與記憶政治到族裔空間與跨國主體;文類包括小說、戲劇、詩歌、自傳,並擴及視覺文化(如攝影),反映了臺灣華美研究數十年來花繁茂葉、多采多姿的盛況。
	
	本書收錄的每篇論文不但各具代表性,其研究取向、方法及處理題材皆多元化;尤其主編所撰寫的導論更具特色,內容詳述在臺華美文學研究建制化的過程,全面紀錄研究發展路徑與重要活動、事件,留下了相當完整的歷史脈絡,是一篇具有文學研究歷史意義的重要文獻。是目前國內最完整也最具代表的華美文學研究專書,對研究華美文學、亞美文學,以及美國文學相關領域的讀者,本書實為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目錄
	單德興    導論: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1
	李有成    記憶政治:趙健秀的《唐老亞》  41
	張小虹    東方服飾:《蝴蝶君》的文化/性慾/劇場含混  63
	何文敬 銘刻先人軌跡:《家鄉》中華美自我的再現  87
	蘇 榕    重繪城市:論《猴行者:其偽書》的族裔空間  119
	張瓊惠    東西相會:從林玉玲的《馨香與金箔》再探華人離散  149
	馮品佳    鄉關何處?:《桑青與桃紅》中的離散想像與跨國移徙  171
	李根芳    後殖民譯者或是文化導遊?:譚恩美作品解讀  203
	王智明    翻譯的生命:容閎、留學、跨國主體性  239
	陳福仁    任璧蓮《愛妻》中的「對位缺口」: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女性間的假想關係  277
	單德興    創傷.攝影.詩作:析論林永得的《南京大屠殺詩抄》  311
	陳重仁    「美國給我的最好的東西」:《落地》的離散記憶與創造性鄉愁  367
	作者簡介  415
	索引   421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