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國立屏東大學與東南亞校際之間互動密切,人文社會學院主辦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匯聚臺灣與東南亞等人文社會領域相關專家學者,研討東南亞社會與文化相關議題,無論是專題演講、論文發表與座談,精彩紛呈,獲得廣大的迴響。本論文集收錄與會學者佳構鉅作,總計八篇論文,概可分為三項主題:其一為華人語言與禮俗文化,其二為華人文學與書報雜誌,其三為宗教信仰與會館歷史。每篇論文見解精闢,兼具地方化與國際化的多元語境,深具學術意義與價值。東南亞華人社會發展與華人文化傳承是當地華社與會館致力賡續的重要目標,本書的出版,提供觀察東南亞華人社會與文化發展過程中多音交響的例證。
目錄
從假日學校到新南向社會文化研討會 簡光明 I
迎向共榮共好的願景 林秀蓉 III
文化追尋的在地實踐 黃文車 VII
孫橒於廣西所見之越南使節與越南詩作 陳益源 1
馬來西亞華人的生活禮俗 廖文輝 29
馬華文學雜誌的「第三世界」文學感知──以1950、60年代的《蕉風》、《浪花》為例 魏月萍 55
越南河內市粵東會館歷史與孫中山來往談論 范文俊 75
印順法師及其佛學思想在馬來西亞的傳播初探──以教學活動為考察核心 杜忠全 95
廿世紀卅年代馬華文學附刊呈現的「外在」社會現象──以《荒島》為例 黃琦旺 117
「他鄉」、「故國」、「地方感」──談鄭懷德《艮齋詩集》中的離散與認同 阮進立 143
《華夷通語》中的閩南語文白異讀 嚴立模 173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191
迎向共榮共好的願景 林秀蓉 III
文化追尋的在地實踐 黃文車 VII
孫橒於廣西所見之越南使節與越南詩作 陳益源 1
馬來西亞華人的生活禮俗 廖文輝 29
馬華文學雜誌的「第三世界」文學感知──以1950、60年代的《蕉風》、《浪花》為例 魏月萍 55
越南河內市粵東會館歷史與孫中山來往談論 范文俊 75
印順法師及其佛學思想在馬來西亞的傳播初探──以教學活動為考察核心 杜忠全 95
廿世紀卅年代馬華文學附刊呈現的「外在」社會現象──以《荒島》為例 黃琦旺 117
「他鄉」、「故國」、「地方感」──談鄭懷德《艮齋詩集》中的離散與認同 阮進立 143
《華夷通語》中的閩南語文白異讀 嚴立模 173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191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