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中國經學研究會」以整合經學教育工作,促進學術交流為宗旨,二○一五年四月十一日、十二日獲明道大學人文學院及國學研究所支持,舉辦「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廣邀學人參與盛會,海內外專家齊聚一堂,會後蒐輯論文,得稿二十篇,包括:《詩》、《書》、《三禮》、《易》、《四書》、出土文獻,以及歷代之經學思想研究,深研義理,通經致用,展現跨時代、跨學科之研究成果,於是編集出版,期許有更深入的迴響與發展。
目錄
序言 董金裕 I
顧亭林「通經致用」的為學精神 胡楚生 1
論蘇軾《易》與王弼《易》、伊川《易》之異同 楊自平 25
元人現存《易》學著作的文本考察 韓格平 53
民國罕傳易學著作──劉鈺《易經卦爻辭本事考》述要 黃忠天 93
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 陳逢源 113
近代日本漢文教育問題與「經學」之退場:以《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作之考察 金培懿 151
日本解讀應用《論語》與《孟子》的社會文化背景 秦兆雄 183
明代鄉會試《尚書》義出題考察─—以考官出題偏重為主的討論 侯美珍 215
惠棟《易》學著作稿抄本之價值舉隅 張素卿 257
鄧翔《詩經繹參》述評 呂珍玉 291
章太炎《尚書》說對石經的運用 蔣秋華 335
張國淦《漢石經碑圖.儀禮》與《儀禮異文表》勘證 程克雅 361
《論語》「自行束脩」義理新疏─—從「脩」與「修」之形義糾葛談起 杜忠誥 389
論今本韓愈《論語筆解》的若干問題 兵界勇 415
從《朱子語類》考察朱子師生論學《論語.學而時習之章》 陳金木 435
從〈武王踐阼〉論周初敬德明德之本 結合簡本與相關傳世文獻之討論 林素英 461
清華簡「傅說之命」上篇釋讀 吉田 篤志 487
二程天理思想與禮學詮釋之探討 齊婉先 511
《史記》引《論語》之方法─—兼論《論語》成書問題 余其濬 529
陳肇興與賴和古典詩作引用《詩經》比較研究─—詩經學視野下的考徵 楊晉龍 553
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591
顧亭林「通經致用」的為學精神 胡楚生 1
論蘇軾《易》與王弼《易》、伊川《易》之異同 楊自平 25
元人現存《易》學著作的文本考察 韓格平 53
民國罕傳易學著作──劉鈺《易經卦爻辭本事考》述要 黃忠天 93
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 陳逢源 113
近代日本漢文教育問題與「經學」之退場:以《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作之考察 金培懿 151
日本解讀應用《論語》與《孟子》的社會文化背景 秦兆雄 183
明代鄉會試《尚書》義出題考察─—以考官出題偏重為主的討論 侯美珍 215
惠棟《易》學著作稿抄本之價值舉隅 張素卿 257
鄧翔《詩經繹參》述評 呂珍玉 291
章太炎《尚書》說對石經的運用 蔣秋華 335
張國淦《漢石經碑圖.儀禮》與《儀禮異文表》勘證 程克雅 361
《論語》「自行束脩」義理新疏─—從「脩」與「修」之形義糾葛談起 杜忠誥 389
論今本韓愈《論語筆解》的若干問題 兵界勇 415
從《朱子語類》考察朱子師生論學《論語.學而時習之章》 陳金木 435
從〈武王踐阼〉論周初敬德明德之本 結合簡本與相關傳世文獻之討論 林素英 461
清華簡「傅說之命」上篇釋讀 吉田 篤志 487
二程天理思想與禮學詮釋之探討 齊婉先 511
《史記》引《論語》之方法─—兼論《論語》成書問題 余其濬 529
陳肇興與賴和古典詩作引用《詩經》比較研究─—詩經學視野下的考徵 楊晉龍 553
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591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