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生命的書寫:第二屆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個別生命既會消逝,於是追索超越的上帝、死後的世界,固然是理所必至;而生者以文學形式,追念死者,也是勢所必然,本書便是以文學來展示生命存在的主要內涵。
目錄
序
輯一 醫事/人文
宋明理學之太極本體論對金元明醫學的影響....見證帝國的醫者--重讀劉鶚/老殘的走方生涯
王禎和的病誌書寫--《兩地相思》試析
輯二 生死/存亡
周人的祖先崇拜....存亡、興廢與經略--春秋戰國時代陰陽家言的時代意義與象徵
方苞生死關懷與生命美典的書寫--以傳、祭文、哀辭、墓表、墓誌銘為視域
郁達夫《沉淪》的情、慾與死亡
輯三 生命存在/生命情境
明代中期蘇州園林空間的書寫--文人生命情境的投射
存在感受與歷史解釋--論顧頡剛《古史辨自序》
論兩部現代戲劇中李秀成生命歷程的描寫
輯四 國族生命/個人生命
紅尾魴魚游向那?--論《詩經‧汝墳》的歷代詮釋所蘊含的家/國矛盾
歌功頌德型唐賦創作之社會因素考察國族生命與個人生命--試論朱熹的「復仇」觀念
從《楊家將演義》看宿命系統下的英雄群像
附錄一 生命的書寫--第二屆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附錄二 研討會主持人、發表人、特約討論人簡介
輯一 醫事/人文
宋明理學之太極本體論對金元明醫學的影響....見證帝國的醫者--重讀劉鶚/老殘的走方生涯
王禎和的病誌書寫--《兩地相思》試析
輯二 生死/存亡
周人的祖先崇拜....存亡、興廢與經略--春秋戰國時代陰陽家言的時代意義與象徵
方苞生死關懷與生命美典的書寫--以傳、祭文、哀辭、墓表、墓誌銘為視域
郁達夫《沉淪》的情、慾與死亡
輯三 生命存在/生命情境
明代中期蘇州園林空間的書寫--文人生命情境的投射
存在感受與歷史解釋--論顧頡剛《古史辨自序》
論兩部現代戲劇中李秀成生命歷程的描寫
輯四 國族生命/個人生命
紅尾魴魚游向那?--論《詩經‧汝墳》的歷代詮釋所蘊含的家/國矛盾
歌功頌德型唐賦創作之社會因素考察國族生命與個人生命--試論朱熹的「復仇」觀念
從《楊家將演義》看宿命系統下的英雄群像
附錄一 生命的書寫--第二屆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附錄二 研討會主持人、發表人、特約討論人簡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