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挪威‧綠色驚嘆號!:活出身心富足的綠生活

一本前所未有的「挪威」深度旅遊書,台灣綠旅人李濠仲,記錄挪威的經典之美,敘述這充滿驚嘆號的綠色生活國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45
    350
  • 分類:
    電子書旅遊歐洲北歐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濠仲 追蹤
  • 出版社: 新自然主義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06/2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綠旅人李濠仲,
來到年人均收入8萬美金、物價將近台灣5倍的富國挪威,
除了開心的暢遊美麗又天然的風光外,生活費竟然比在台灣還低,
真是簡單、知足又幸福的綠生活!

……………………………………………………………………………………………………………………………..

本書作者李濠仲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Long Stay,發現挪威人在石油致富後,並沒有大肆興建傲視全球的華麗地景、也沒有出現出手闊綽的暴發戶……;還驚覺自己經歷挪威文化洗禮後,在物價比台灣貴將近5倍的挪威,日常開銷竟然變得更低!

挪威,真是充滿驚嘆號的綠色生活國:
●挪威美景很壯麗:再危險也幾乎看不到殺風景的安全柵欄、圍籬!
●挪威空氣很清新:人民大都步行或騎自行車,開車族最愛無油的電動車,公車族還可搭乘無污染的水肥動力公車!
●挪威人均所得高達8萬美金,卻生活超簡樸:在圖書館寧抄寫卻不影印,在客廳沒有大燈照明,搬家大都用二手紙箱,務實天性只愛極簡實用品!
●挪威政府誓言成為全球減碳第一的國家:舉國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的開發,垃圾回收率高達七成,鼓勵企業研發賺錢又綠色的產品,校園裡更開設環保必修課!

本書特色

1.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挪威人活出富裕時代的簡單生活處方!

作者以記者犀利的敏銳感,解析挪威人務實主義的傳統,尤其簡單生活的態度普及於各個層面,例如習慣沒有主燈的客廳,節能又減碳;鍛練成能走的「健腿」,搭著「水肥」當動力公車暢遊市區;搬家的紙箱只撿或借、在圖書館只抄筆記不影印,不讓樹木因此倒下……。相較於許多歐洲國家的現代新穎,挪威人是如此樸實無華。台灣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與發展的國家,人心普遍焦慮,而這本書卻可以讓你我看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2.一本前所未有的挪威深度旅遊書,娓娓道出挪威迷人的理由
喜歡旅行的人,見識大山大水的美景、吃遍異國美食……,往往觸動旅人心靈最深處是旅程中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的相應深度。舉例來說,作者道出挪威擁有絕世壯觀的山林、峽灣美景之所以能吸引世人造訪,是因為挪威人認為人類的智慧要用於學會和大自然共處,因此極力保留最具原始況味的自然風光,十年、百年後到此遊歷的旅人,都能夠有無限的驚喜與感動。這是一本比提供美食、美景之外,挖掘出挪威最真實面貌的綠色深度旅遊書。

3.作者分享Long Stay的挪威生活體驗,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
當今地球危機不斷,迫切需要人類徹底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而「綠色生活」正是回應這樣的訴求。挪威擁有「全球最適宜居住、最文明的國家」,首都奧斯陸也有「綠色城市」的美稱,而作者Long Stay的挪威生活體驗,發現挪威人的生活習慣本身就很簡樸。挪威文化洗禮對作者而言,無疑正是一場關於環保觀念的重新教育和啟蒙,本書更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分享挪威綠生活的點點滴滴。

4.提出好城市、好國家的關鍵密碼,打造人人都想住的綠色國度!
挪威是世界三大產油國,國家富有卻拒絕好大喜功,有人民愛戴的「平民國王」,不蓋超高大樓,不在極地打造夏威夷式渡假海灘,更聰明地將石油收益轉投資於世界各地的績優產業。本書作者深入剖析指出,許多經不起考驗的國家致富之道並不足訓,能像挪威一般「知足守成」,才是打造理想城市、理想國家的關鍵密碼。

作者

李濠仲

1976年生,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民眾日報》、《TVBS週刊》、《新新聞周報》、《聯合晚報》記者。2009年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以「獨立記者」(Solo journalist、Backpack journalist)的身分,透過旅遊、採訪、閱讀、觀察、攝影和Long stay,延續記者工作未盡之事。現暫居挪威奧斯陸。著有《挪威縮影:奧斯陸觀察筆記》等。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olonews
Facebook:leehaochung@yahoo.com.tw

目錄

【推薦序之一】一位年輕台灣人的綠色生活自省 馮光遠
【推薦序之二】一本引領我們超越環境限制的書 李偉文
【推薦序之三】讚嘆完挪威了,那我們呢? 張鐵志

【作者序】 歡迎來到挪威!Velkommen til Norge! 李濠仲

{ Part One } 綠色生活
一個社會共有的生活方式,足以左右我們居住城市的面貌,
挪威傳統面對食、衣、住、行、育、樂的態度,
很可能是他們維持環境品質的關鍵。

1. 衣櫃裡不再永遠缺一件衣服
2. 百貨公司假日空城記
3. 沒有主燈下的居家生活
4. 少了華麗煙火秀的跨年夜
5. 蔓蓮湖有洗滌身心的魔力——奧斯陸近在咫尺的水源地
6. 不遠,走路十分鐘就到了
7. 咖啡大師門口的極簡招牌
8. 覓食不易成夢魘
9. 多抄筆記少影印
10. 大自然就是樂園

{ Part Two } 綠色旅程
挪威人對待境內的山林、峽灣,最擅長方式就是盡可能保有它的原貌,
即使是一道柵欄、一睹圍籬都認為是多餘,
因為人類的智慧應該用於學會和大自然共處,而非企圖對它畫蛇添足

11. 講壇岩——遊走在六百零四公尺高的斷崖邊
12. 羅浮敦市--夏夜不眠的仙境之城
13. 茹羅絲市--銅礦村搖身一變藝術城
14. 芙拉姆--彷彿不存在的三顆星級鐵路
15. 斯瓦爾巴德請試著進行一場無形旅遊
16. 北角--和馴鹿共存
17. 青年旅舍--卸下傳統飯店的道德負擔

{ Part Three } 綠色覺醒
挪威人不認為單靠石油,就可在眼前美好的環境中高枕無憂,
尤其全球氣候變異的威脅已直撲而來,
全國積極投入再生能源開發,推廣永續教育,打造末日種子庫……

18. 非有所覺悟不可
19. 農地農用代代相傳
20. 垃圾七成有效回收
21. 勤於動腦,尋找替代能源
22. 冰層下的「諾亞方舟」
23. 水肥動力公車
24. 大眾運輸的誘因
25. 工業設計學院的環保必修學分

{ Part Four } 綠色警訊
養尊處優的後遺症,就是由奢入儉難,
挪威人也開始犯了文明社會過度耗損生態資源的通病,
這些經濟高度發展而來的副作用,也在桃花源般的挪威一一浮現。

26. 辦公桌椅淘汰有求必應
27. 開發是商機?還是陷阱?
28. 連鮭魚也發出警報
29. 節能減碳不是我的事
30. 二十七點八萬噸糧食代表什麼?
31. 是天降甘霖?還是怪獸降臨?

【附錄】到挪威,你一定要吃吃看!

【地圖】挪威‧綠色旅遊地圖

序/導讀

【作者序】

歡迎來到挪威!
Velkommen til Norge!

李濠仲(本書作者,現為獨立記者:Solo journalist)


我所描述的故事,並非發生於原始部落社會,而是我們所稱現代文明典範的北歐,有趣的是,它竟像是一趟懷舊之旅,讓我經常泛起生活在台灣時的童年記憶,因為我們其實也有過那樣的空氣、山川、溪水和河流。

二○○九年一月,我來到了一個對我來說,簡直比月亮還要遙遠的國家,出乎我意外,早已擠身富有國家之列的挪威,相較其它歐洲大國,過得根本是鄉巴佬的生活,一九六九年挖到石油後,國家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迄今他們所引以為傲的,卻仍是溪裡的河水是否清澈,空氣中飄流的風是否甜美,時尚、前衛、現代、流行彷彿與之無關。

她是一個屢屢獲得聯合國評價最令人嚮往居住的世外桃源,二○○九年首都奧斯陸在歐洲綠色城市指標(European Green City Index)排名還一舉登上第三名,僅次於丹麥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但別忘了,號稱環保之國的丹麥儘管再生能源技術先進,但始終被高於挪威兩倍的人均垃圾量壓得喘不過氣;瑞典經過十八世紀工業革命改頭換面,卻必須付出三十年的代價,終於讓流經首都的水道不再臭不可聞,反觀奧斯陸所獲得的褒揚,原來一切如此順理成章,無論是最適合居住國家或者綠色城市頭銜,更顯實至名歸。

於是,總有什麼樣的理由,能讓這北國在高度發展經濟的同時,卻還留有美好的環境品質,而那會不會是我們曾經錯過的關鍵?我像是福爾摩斯般,拿著放大鏡,上窮碧落下黃泉,對著這個國家爬梳剔抉,試圖尋找出可能的答案。

挪威國王很平民,挪威人民很知足

就在我抵達挪威的隔年初,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Harald V)照例在新年第一天公開亮相,布道式的講演內容,聽得讓人昏昏欲睡。這位年逾七旬的北歐國王聲名並不顯赫,但以獨到的樸實作風為挪威社會所敬重,例如他會在超級市場買水果時和民眾寒暄,或者國慶日當天在街頭一間酒吧和大家舉杯同歡。

他曾代表挪威贏得世界帆船比賽冠軍,國家經濟受石油危機衝擊時,便自己買票搭電車出門,以示共赴國難,有「平民國王」之稱。就連鄰近的瑞典人也很讚嘆哈拉爾堂堂一國之君,竟可以這般平易近人,即使倡議廢除君主立憲的挪威政客,也很少針對哈拉爾個人提出批評,頂多嫌他每年例行的新年談話愈來愈了無新意。但就算國王的演講被許多人形容流於陳腔濫調,映照時局,我想仍不失其意義。

那年他又一次告誡挪威人,千萬不要陷入唯物主義(materialism),尤其不要過度消費,必須確保環境免遭破壞,否則無益於生活品質提升;他要求挪威企業不應該為了牟取生意利潤,卻對環境造成損害,因為那和挪威社會信仰的公平、正義背道而馳;最後他要求每一位挪威人都必須為挪威的生存發展負起責任,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從這個國家擷取過多資源,尤其當你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遠不及這個國家提供給你的美好環境時。

二○○八年金融風暴襲捲全球,唯獨挪威神色自若不以為意,許多國家為經濟衰退苦不堪言,政府財政、民間企業一片哀鴻遍野,挪威卻彷彿受了層玻璃罩保護而百毒不侵,當年美國《紐約時報》特地來此取經,想探究挪威如何能穩住陣腳,最終證明哈拉爾國王確實高瞻遠矚。

當其它國家經濟起飛,累積財富後的下一步就是揮霍無度,只有挪威懂得節制消費,讓一切細水長流,即使已為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國家卻拒絕好大喜功,例如投入天價建造象徵國力的超高摩天大樓,或者仿效中東石油國家挑釁天然環境,填海造地,興建太空梭般的奢華飯店,挪威人從未想過傾國家之力,在極圈境內打造北歐人無不嚮往的夏威夷式度假海灘。

《紐約時報》相信挪威在國家富有之後,聰明地避開了許多誘人的消費陷阱,那些經不起考驗的國家致富之道並不足訓,能像挪威一般「守成」,才真是國人之福。

哈拉爾國王並非財經專家,他那套「切忌過度消費」的金科玉律,應該是出於北歐人務實的天性,凡事首重實用,超脫實用的物質享受,而無謂的浮誇,只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也難怪,當我踏進挪威國門的一刻,並未醉心於北歐社會所呈現出的現代感,而是十分訝異當地一般人民的生活原來如此樸實無華。

哈拉爾國王「切忌過度消費」的叮嚀,聽來非常八股,完全不屬於現代化的詞彙,但當我們進一步發現這句話和在地生活的連結,我們很可能會對「進步」和「落伍」有一番新的認識。

我來自一個只有當地四分之一國民平均所得的國家,往後在奧斯陸居住的兩年,我則以過往三分之一的消費生活度日,消費慾望減緩,普及於生活各層面所需,若能因此換得一抹拂過臉頰的清新空氣,這或許正是挪威人對文明兩字的定義。

「切忌過度消費」未必只為了應付經濟問題而來,它其實還隱含了一個人面對所處環境的態度,地球氣候的變異,早已證實和人類過度的物質、能源耗費息息相關,而哈拉爾國王所關切的,應該不光是要他的子民少逛街買東西而已。

挪威經驗,綠色觀念的重新教育與啟蒙

我發現,住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這群人,原來不過是以其傳統而來的生活態度,即足以保有古來的環境品質。例如源於務實主義,衣著服飾強調的是實用,名牌款式不復重要;百貨公司、商場仍堅持星期日暫停營業;在奧斯陸搬家需要封裝用紙箱時,唯「撿」和「借」紙箱最經濟實惠;客廳裡仍習慣不擺設主燈,而是以輔助光源,讓室內光線符合實際需求;跨年煙火小而美,豪不華麗;多步行、少搭車,將自行車當成主要交通工具亦相當普遍。

他們不喜歡看板、燈箱、霓虹燈、LED燈交織而成的商街;喜歡自己動手做餐點而勝過外食;在圖書館裡習於動手抄筆記而非大肆影印;他們勤於動腦,找到了更有效將人體排泄物轉換成生物燃料的方法,並用於公車之上;大力推廣完全不靠汽油的全電力系統電動車……

離開城市,走進山林鄉間,會見識到挪威人更為固執的一面。「長子繼承制」確保了農場規模不至於發生日益萎縮的悲劇;在六百零四公尺高的斷崖邊,堅持不設人工護欄;回絕了送上門的鈔票,無論如何就是反對開鑿油田破壞生態;藉著保有三百年前風貌的城鎮,告訴我們另一段關於「永續」的事;一條三顆星級鐵路從經濟目的轉為觀光用途,山谷間狂野而美麗的面貌,歷代以來卻不曾改變;在冰川極地探險,他們會非常期待你進行一場「無形的旅遊」;馬卡羅亞的遊客寧可選擇搭起帳篷,和野生馴鹿比鄰而居,而非冀望在此能有一間五星級豪華渡假飯店。

當然,我也聞到了一些刺鼻的味道,挪威養尊處優,含金湯匙出生的新一代,正以有別於國王教誨的生活方式,對這塊土地進行一場嚴峻的考驗。例如用電不知節制、浪費糧食、一擲千金、不知「短缺」為何物,但無論如何,還是祝福他們,或可藉此再次激盪出關於環保技術的聰明才智。

這些是我在挪威遇見的點點滴滴,我總是盡可能用眼睛、鼻子、耳朵,有時甚至是用我的氣管、咽喉,還有身體每一寸肌膚,去體驗最適合人居住國度的淺顯道理,挪威經驗是一場關於「綠色」觀念的重新教育和啟蒙,希望這樣的故事,能讓大家對台灣的環保運動,帶來美好的想像。

「Velkommen til Norge!」歡迎來到挪威!【推薦序之一】
一位年輕台灣人的綠色生活自省
馮光遠(《給我報報》總編輯)


幾個月前因為《挪威縮影》認識濠仲,不料才半年多,他的第二本著作接踵而至,可見挪威絕對是一個無聊到讓你每天只有寫作否則會悶死的地方。

看完《挪威,綠色驚嘆號》,我很高興濠仲雖然在挪威待的時間不長,可是他看到了這個國家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些優點──儉樸的生活、綠色的價值以及永續的觀念。

對一個成長於台灣的年輕人來講,這是不簡單的事,因為浪費也許不是許多台灣人的本性,可是環保也不是,大多數台灣人對於綠色的生活,基本上是陌生的,我們不太有機會從日常生活中看到讓人動容的綠色生活榜樣,更別妄想全民把綠色生活當作是這個島國的重要價值來努力。

這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本書從這個面向來思考的話非常重要,因為這本書根本就是一位年輕台灣人在綠色生活上的自省。濠仲在挪威生活的諸多觀察體驗,最後都能轉化成帶著綠色利基的醍醐灌頂,例如抄筆記代替影印、跳過設備一應俱全的旅館改住青年旅舍、以二手貨取代全新商品。許多這類經驗,對早已過慣台灣生活的濠仲來講,要是沒有一個綠色的慧根,我相信就算在挪威多生活個三、五年,還是無法覺悟的。

可是看他用欽羨的口吻寫六百公尺高的講壇岩懸崖,挪威政府就是不在斷崖邊緣設護欄,看他用惋惜的語氣論哈丹格爾峽灣興建的巨型電塔,我們知道,濠仲不但生活上越來越綠,在尊重自然、追求永續這方面,他的體會也讓我們看到,他已經是一個「洗盡鉛華」的環保人。

成長於一個少綠甚至反綠的社會,濠仲的生活價值與觀念,在短短兩年之間純然因為生活在挪威,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翻轉,我希望更多的台灣人在看了這本書之後,不要兩年,只消一天,就能建立濠仲花了許多個月才反省到的綠色生活觀念,並且從中獲益

【推薦序之二】
一本引領我們超越環境限制的書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台灣人長期處於高度競爭的社會中,因此我們很重視排名,很怕輸給別人。可是我們卻往往錢愈賺愈多,但是生活卻愈來愈不快樂,心情愈來愈浮躁不安,因此,對於這些年來總是被各種評比,從幸福指數到適合居住的國家,總是名列前茅的挪威充滿了好奇。

看了這一本《挪威,綠色驚嘆號》,不只是旅遊書的挪威深度介紹,總算解開了我們長年以來的疑感。

心理學的研究不斷證明人是情境的動物,我們的行為反應會隨著所處時空與場景氛圍而改變,若以更長的時間來看,人的性格甚至外貌形體也會隨著我們生活的環境而改變,換句話說,人可以選擇環境甚至改變環境,可是一旦住進去之後,環境就會回過來改變我們,這也就是建築學大師萊特所說的「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

環境除了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空間之外,我們每天所接觸的訊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文化,也都是環境的一部分。人真的很難逃脫環境的影響,除非我們能非常自覺的察知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並且透過閱讀或真實體驗來建構對另一種生活的想像,那種憧憬我認為是超越環境限制的唯一力量。

李濠仲的《挪威,綠色驚嘆號》這本書,就是那個引領我們看見生活另外一種可能的星星,盼望有更多更多的人能夠看見,當社會上累積足夠的氛圍時,台灣或許就能重回那西班牙人口中的「福爾摩莎」的美好世界。

【推薦序之三】
讚嘆完挪威了,那我們呢?
張鐵志(《新新聞》副總編輯、文化與政治評論人)


當挪威國王告誡挪威人,千萬不要陷入物質主義(materialism),不要過度消費,不要讓環境遭到破壞,挪威企業不應為了利潤而破壞挪威社會所信仰的公平、正義價值時,他可不是像我們的官員談節能減碳時那樣隨便說說。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去挑動人們的貪婪慾望,刺激人們無止盡地生產與消費,無窮地剝削自然環境。然而,一個相對進步的民主資本主義國家,是會去降低消費主義與物質主義,減低社會服務(如醫療、教育等)的商品化程度。一旦一個社會商品化的程度較低,社會會更為平等,人們的生活更為簡單,社會信任程度更高,對環境也會更為友善。

北歐國家為人類示範了這種相對進步的資本主義制度如何可能。而在濠仲的這本書中,我們更看到挪威如何把深刻的綠色觀念具體地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個面向。濠仲的文筆生動有趣,卻處處發人省思。在他筆下的挪威綠色生活,每一則故事都是對於友善環境與經濟發展的不同思維。

濠仲說,「我來自一個只有當地四分之一國民平均所得的國家,往後在奧斯陸居住的兩年,我則以過往三分之一的消費生活度日。」我們每年越來越盛大的跨年煙火秀,我們盛大昂貴的花博,我們對帝寶人生的嫉妒與迷戀,我們對於經濟發展主義的執迷,你會發現,原來我們與挪威的距離遠比半個地球更遠。

閱畢此書,你一定會羨慕挪威(也羨慕濠仲),可以生活地如此簡單又精采。只是,把書放下之後,我們是否也該開始進行我們的綠色生活:從生活方面如避免浪費資源、降低消費慾望,到站出來去保護老樹、守護溼地、反對東海岸開發與拒絕核能。這些不僅是為了台灣,為了地球,也是為了自己。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696698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