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遠離病毒,健康加護!還好早知道的小兒科保健室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百萬父母一致肯定「有了這本好放心!」日本兒童醫師明橋大二最新作!
★專業醫師群聯手執筆,【父母安心育兒系列──小兒科之卷】最強神解答!
★滿載最正確的疾病照護觀念,從寶寶出生到國小,給孩子最強保護力,升級健康小超人!
★小兒科感染氣喘專科‧陳俊仁醫師【專業審訂】,安心感倍增。
「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每位兒童的照顧者,尤其是新手爸媽們,讓您育兒之路少點慌亂擔憂,多點歡笑共鳴!」──陳俊仁醫師‧專文審訂
●家有幼童,這些情況是否讓你心疼又擔心不已?
◎孩子上學後就常常生病,發燒感冒流鼻水好心疼
◎異位性皮膚炎讓孩子又癢又痛,晚上也睡不好
◎孩子睡到一半突然咳嗽加嘔吐?爸媽清完床鋪已經快天亮
◎每次餵孩子吃藥就像在打仗,孩子拼命抵抗後還是把藥吐出來
◎家中兩寶總是接力生病,希望能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孩子半夜突然發燒,不知如何處置第一時間只能慌亂送急診
孩子每天都在成長與轉變,在這條育兒路上,每對父母都是磕磕絆絆摸索著育兒方法,當孩子生病不舒服時,更讓父母揪心,尤其當孩子開始進入校園之後,生病就像接力賽一樣不斷循環,親子都疲於奔命,其實父母可不必這麼慌張疲憊,只要事先瞭解正確的兒童疾病照護知識,即便孩子生病了,父母也可以從容地解決問題。
●瞭解疾病進程,做好寶貝的防護罩!
父母總是一心想讓孩子「早點痊癒」,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做對孩子來說才是好的,究竟是默默觀察就好呢?還是得為孩子做些什麼才對呢?正因為不瞭解各種疾病的居家照護知識,父母才會因此感到惴惴不安。
如果能事先知道各種常見疾病接下來還會出現哪些症狀,例如:發燒會持續大約幾天、腹瀉要如何預防脫水、嘔吐時該如何進行營養補充……等居家照顧學問,就能在孩子出現病徵時稍微不擔心,唯有照顧者放寬心,孩子也才能跟著安心休息。孩子們擁有驚人的恢復力,在父母正確的協助下,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恢復健康、展開笑顏。
●讓醫師來解救父母的擔心,育兒照護迷思大破解!
本書由日本知名兒童醫師明橋大二,與五大科領域「耳鼻喉科」、「皮膚科」、「牙科」、「眼科」、「小兒科」的專業醫師攜手執筆,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提供父母居家照護最佳建議,並傳遞正確的醫療知識,減輕父母帶孩子頻繁就醫的疲憊,對於父母常見的迷思,醫師們提出了正確的見解:
■孩子感冒了,要讓他泡澡多流汗,感冒才會快快好(╳)
醫師說:感冒時強迫流汗並不會讓感冒快點好起來,反而會讓身體流失許多水分(○)
■幫新生兒洗澡時要摀著耳朵,不然會引發中耳炎(╳)
醫師說:洗澡水進到耳朵並不會引發中耳炎,所以幫新生兒洗澡不必從耳垂去壓住耳朵(○)
■孩子發高燒到40度了,擔心病情很嚴重(╳)
醫師說:發燒的溫度高低和病情程度無關,也就是說,並不是孩子發高燒,就一定是生了很嚴重的病(○)
■孩子嘔吐時,要趕緊讓孩子補充大量水分!(╳)
醫師說:小朋友吐到胃裡已經空空如也,如果又趕緊讓孩子喝東西,反而會全部又吐出來,增加嘔吐的次數(○)
■小朋友發燒40度以上會燒壞腦袋,所以要趕緊讓孩子退燒!(╳)
醫師說:發燒並不會燒壞腦袋!也不必特地讓孩子穿厚重衣物幫助出汗,反而會有脫水的疑慮。(○)
■寶貝刷牙一定要用很多牙膏才刷得乾淨!(╳)
醫師說:假設牙刷的清潔效果占了「9」分,牙膏只有「1」分而已,不管用多少牙膏,都沒辦法影響到埋藏在生物膜深處的蛀牙菌,重點是用牙刷一點不漏地刷才能將牙垢刷乾淨(○)
●父母的重要使命,就是讓孩子的「自癒力」得以發揮
父母的重要使命,就是讓小朋友的「自癒力」得以發揮,因為大部分常見疾病,都是小朋友憑自己的力量痊癒的,透過本書,父母會驚喜又感動地發現「孩子的體內,竟然蘊藏著如此強大的力量!」。
◎孩子生病免慌張,常見病徵這樣判斷!
發燒──發高燒別驚慌,觀察「活動力」是指標!
咳嗽──不是只要就會止咳,請注意咳嗽時的三把金鑰:「加溼、保暖、補充水分」
流鼻水──鼻水能將細菌、灰塵統統隔絕在外,重點是「不要囤積鼻水」
嘔吐──嘔吐是有害物質入侵腸胃的訊號!嬰幼兒也可能會大量吐奶。
腹瀉──腹瀉時該怎麼吃?用對的方式補充水分才不會脫水。
◎實用易懂的正確資訊,幫孩子升級健康小戰士!
‧咳嗽、流鼻水、嘔吐、腹瀉,都是人體的防衛機制
‧小朋友擁有驚人的回復力
‧退燒藥並不能把病治好
‧無論是哪一種傳染病,「發燒」的居家照顧都是一樣的
‧小朋友開始吐時,別再餵他喝任何東西
‧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不治之症
‧止瀉藥物和整腸劑有所不同
‧汗疹,一開始的照護最重要
‧「近視」=「眼睛不好」的觀念是錯的
‧「不要不要期」也能預防蛀牙
★專業審訂★
陳俊仁醫師/小兒科感染氣喘專科‧台北榮總小兒過敏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
本書特色
◆貼切育兒情境引共鳴,減輕父母心頭重擔
以生活情境漫畫圖解棘手的育兒問題,讓父母們更了解日常發生的疾病照顧,不再因突如其來的病症手足無措!
◆擬人比喻,親子也能共讀吸取知識
書中將發燒、咳嗽、流鼻水、嘔吐、腹瀉選定為健康援助戰隊的成員,以有趣而正確的方式呈現出來等症狀之相關疑問,讓專業醫師群為您解惑,面對幼兒照護問題絕對有備無患!
◆幼兒照護問答,疑難雜症專業破解
收錄五大科別「耳鼻喉科」、「皮膚科」、「牙科」、「眼科」、「小兒科」常見疾病諮詢,提供育兒路上正確照顧觀念,取代輕微症狀就狂奔醫院的窘境,更減低新手父母的育兒焦慮。
目錄
☆還好我知道!有備無患小知識
1、每次感冒都讓小朋友更加強壯
2、發燒並不是件壞事!
3、咳嗽、流鼻水、嘔吐、腹瀉,都是人體的防衛機制
4、真的是藥物把病給治癒的?
5、孩子擁有驚人的恢復力
6、認識疾病進展的過程,放心照顧孩子
7、居家照顧的關鍵字是「水分」
【專欄】「水分」對人體的重要性
☆症狀:發燒
發燒是身體和病毒、細菌戰鬥的證據
★小朋友發高燒請先別慌張
★小朋友有可能高燒超過40度
★猶豫該不該馬上看醫生的時候……
★退燒藥並不能把病治好
★突然發高燒時出現的痙攣現象
★感冒時可以泡澡,真的嗎?
★無論是哪一種傳染病,「發燒」的居家照顧都是一樣的
●居家照顧
☆症狀:咳嗽
咳嗽是保護肺部健康的守衛
★咳嗽時的三把金鑰「加溼、保溫、補充水分」
★咳嗽不止的最常見原因
★咳嗽持續七天以上請務必看醫生
★呼吸易有咻咻聲是因為氣喘嗎?
●居家照顧
☆症狀:流鼻水
鼻水能將細菌、灰塵統統隔絕在外!
★鼻子是具加溼功能的空氣清淨機
☆症狀:嘔吐
嘔吐是有害物質入侵腸胃的訊號
★「嘔吐」經常是「腸胃型感冒」造成的
★孩子可能會大量吐奶
★孩子開始吐時,別再餵他喝任何東西
●居家照顧
☆症狀:腹瀉
將敵人趕出腸胃道!
★令人震驚!腹瀉的真相是?
★止瀉藥物和整腸劑有所不同?
★孩子腹瀉時,該讓他吃什麼呢?
★這些都是脫水症狀
★孩子腹瀉嚴重時,該如何補充水分?
●居家照顧
【專欄】「人的體內都有一座海洋」
■ Dr.明橋給爸媽的話
「孩子生病,絕對不是媽媽的錯」
【Dr.明橋諮詢室】
★母乳餵到幾歲最合適呢?
★敏感而哭個不停的寶寶
★總是邊吃邊玩,不好好吃飯
★改善挑食傾向的法寶
★裝病不去上幼兒園
★孩子不好帶,教養出現挫折
●還好我知道!有備無患小兒科疑難雜症Q&A
Q1、早點看醫生,病就能快點好嗎?
Q2、開始上幼稚園了,幾乎每週都會發燒。咳嗽、流鼻水也好不了。到底該怎麼沒改善呢?
Q3、我知道預防接種疫苗很重要,但副作用太可怕,猶豫是否連公費疫苗也不施打?
Q4、有位媽媽告訴我,「小朋友感冒時不要讓他吃抗生素比較好」,是真的嗎?
Q5、如果擔心小朋友的溼疹,副食品該怎麼製作比較好?
Q6、我家的孩子是小鳥胃,很擔心他營養不良……
Q7、去看了醫生,卻還是不清楚究竟得的是什麼病……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各式各樣診療科別。
回應父母「想知道更多!」的期望
★「請再多告訴我育兒疾病照護的事情!」專業醫師群回答父母的提問
★ 發生這些情況,要掛哪一科呢?
●耳鼻喉科
‧鼻水流個不停,該如何是好?
‧流鼻水是重要的防衛機制
‧重點在於「不要積存鼻水」
‧緩解鼻塞的方法
‧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
‧耳鼻喉科才有的「蒸鼻子」
□感冒引起的「中耳炎」之謎
真相是「耳朵感冒」
「會痛的中耳炎」緊急處置
如果老覺得聽不清楚
「鼓膜切開術」、「耳管置入手術」令人害怕?
游泳不會造成中耳炎?
□調查兒童花粉症的原因
夏天到了,罹患花粉症的小朋友也變多了
□舒服的清耳朵祕訣
耳垢的天然機制就是會向外排出
在家清耳朵的重點
□孩子的「打呼聲」比爸爸還引人側目時
小寶寶打呼出乎預料地大聲
【專欄】聽到媽媽說的話囉!
●皮膚科
‧判斷孩子為什麼起疹子的基本方法
‧「來去一陣風」的皮疹
‧疹子是左右對稱(內奸),還是非對稱(外敵)
‧「搔癢」是很難受的
□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的「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不治之症
治療的目標
首先要控制皮膚炎
類固醇是危險的藥物?
重點在於外用類固醇的使用方式
讓周圍環境變得更加友善
□異位性皮膚炎Q&A
小朋友的異位性皮膚炎,要掛皮膚科還是小兒過敏科呢?
醫師不同,診斷結果也不同,讓我心生疑惑。
有人推薦我「絕對有效」的治療法,可以試試看嗎?
不管做了什麼,症狀始終沒有根治
【專欄】媽媽偶爾也喘口氣吧!
‧汗疹,一開始的照護最重要
‧不讓膿痂疹擴大的密訣
‧傳染性軟疣──該不該拿掉呢
‧冰敷就能舒緩蚊蟲叮咬的不適感
‧燒燙傷處理,要分秒必爭盡快降溫!
●牙科
‧「不要不要期」也能預防蛀牙
‧蛀牙也是細菌感染的一種
‧嘴巴裡的細菌大風吹
‧頭號敵人是「砂糖接觸牙齒的時間長度」
‧睡前刷牙的效果最好
‧專業級的口腔大掃除與木糖醇
□「學會刷牙了!」媽媽的用心良苦經驗談
□讓第一次的蛀牙治療,成為預防蛀牙的一大步
□這樣刷才乾淨!「正確刷牙法」
一定要用牙膏才刷得乾淨嗎?
□世界上的蛀牙患者正在減少?
氟加上唾液能促進牙齒再鈣化
□「沒有蛀牙的大人」並不是夢
孩子十歲前都要幫他好好刷牙
□齒列不整令人在意
●眼科
□「近視」=「眼睛不好」的想法是錯的
就算近視,靠近一點也能看見1.0以上
近視加重的主要原因?
視力的「高個子」和「矮個子」
看電視、玩電動的影響有多大?
視力不佳並不是教養方式造成的
□請告訴我「雷射近視手術」的資訊
距離拿掉眼鏡的日子不遠了?
□寶寶的眼睛有時看起來像是斜視
關於寶寶的眼睛,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嬰幼兒的視力檢查也很重要?
早期發現「弱視」最重要
□為什麼「眼屎」這麼多?
擦掉就好了?還是一天到晚都有?
■結語:孩子正努力和令人難受的疾病作戰,父母也拚命在努力著
■爸爸媽媽也可以做到!意外急救處置
‧外傷 ‧牙齒脫落 ‧撞到頭 ‧中暑 ‧誤飲 ‧痙攣
‧燒燙傷 ‧心肺復甦術 ‧流鼻血
■兒童常見傳染病一覽表
■有備無患的兒童照護相關網站
序/導讀
推薦序
了解疾病照護知識,育兒路上充滿歡笑共鳴
小兒科感染氣喘專科‧陳俊仁醫師
我自己在(網路)雜誌、部落格和臉書粉絲頁上分享醫療文章,以及回答爸爸媽媽們私訊來的兒童醫療問題,也已經十多年了;當初起心動念的緣故,主要是發現有很多家長存在許多錯誤的醫療觀念,並且用錯誤認知的方式照顧小孩,導致不理想的結果反而帶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對於網路上常見的兒科醫療和照護問題,三年前也受邀出版專書《請問小兒科醫師:0~3歲新生兒照護‧嬰幼兒病症‧過敏兒保健,新手爸媽的100種煩惱,交給專業的就對了!》,分享自己近二十年兒童過敏感染氣喘專科行醫和初為人父照顧早產兒雙胞胎的經驗。當出版社提及想要邀請我審訂《遠離病毒,健康加護!還好早知道的小兒科保健室》一書,立刻就吸引我的目光,想一探究竟、切磋琢磨。
書中吉崎達郎醫師分享了很多家長們照顧小孩常見的問題,並詳細解釋了正確的醫療知識;且巧妙運用了孩子們能接受的許多生動比喻,例如:「援助戰隊―健康守衛者」、「紅色戰士―發燒」、「綠色戰士―咳嗽」、「黃色戰士¬―嘔吐」、「藍色戰士―流鼻水」、「粉紅戰士¬―腹瀉」等等;採用有趣的方式詮釋醫療問題,話語淺顯易懂,讓育兒新手很容易就可以上手,也便於和孩子們溝通;搭配的插畫豐富又可愛,讓無暇詳讀文字內容的爸爸媽媽們,單憑看圖解就可明瞭吉崎達郎醫師想要詮釋的概念。
書中除了介紹小兒科醫師的觀點以外,文末也邀請耳鼻喉科、皮膚科、牙科、眼科等專科醫師,分享了不同領域的觀點,增添育兒與醫療問題探討的廣度和趣味,相信書中描述的很多情境,家長看到應該都會會心一笑。
誠摯推薦這一本書給每位兒童的照顧者,尤其是新手爸媽們,讓您育兒之路少點慌亂擔憂,多點歡笑共鳴!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