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一書即試圖透過出土文獻及考古材料來重新檢視《左傳》中的都城宮室制度、軍事制度及喪葬禮制三個面向。細部探究的課題共有五個,包括了: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左傳》之闕、觀、樓臺等建物考論、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晉文公「請隧」問題新探、從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的角度談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兼論《左傳》齊莊公的葬禮問題。這些研究篇章的特點皆放在重新檢視傳統與近人的說法,並利用考古與出土文獻來對《左傳》中的相關問題理出一條較接近事實的說法。
目錄
序 劉增貴 1
緒論 1
一 釋題 1
二 相關研究文獻舉隅 4
三 本書所用考古材料 6
(一)都城考古材料 6
(二)墓葬考古材料 8
四 本書各章內容述略 9
第一章 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 13
一 前言 14
二 論「郭」城特點 16
三 「郛」之性質探究 20
(一)邊境都邑築郛以防範外敵 24
(二)特定都城為了強化防禦功能,往往會建郛 27
(三)外患多的國家大都會有郛 37
(四)小結 52
四 《管子》〈度地〉「土閬」為郛說檢討 54
五 論郛與郊的對應關係 59
(一)郊的最外界 59
(二)郊之內界 62
六 結語 64
第二章 《左傳》之闕、觀、樓臺等建物考論 65
一 前言 66
二 魯國「兩觀」和「觀臺」位置分析 67
三 《左傳》中的闕、觀考 73
四 論「門臺」問題 92
五 論《左傳》之「闕西辟」——兼談卜辭的「庭阜」、「阜辟」問題 100
(一)《左傳》之「闕西辟」問題 100
(二)論卜辭的「庭阜」、「阜辟」 105
六 《春秋》、《左傳》中其他「臺」建築問題探究 109
(一)《春秋》文公十八年「公薨於臺下」問題 111
(二)〈僖公十五年〉之「靈臺」及其相關問題 114
(三)〈哀公十七年〉衛國「臺」的位置問題 117
七 結語 120
第三章 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123
一 前言 124
二 與三晉有關的州制內容 127
(一)三晉「陽州」內容 127
(二)九州之戎 129
三 與秦、晉鄰近的瓜州 139
四 鄰近秦國的西州 144
五 衛國之外州及鄰近之戎州 144
(一)衛國的外州 144
(二)鄰近衛國的戎州 145
六 楚國境內之州 150
(一)夏州 150
(二)京州 155
(三)包山楚簡及有關材料中的楚國州制 157
七 齊國的州制 164
(一)姜齊之州——舒州 164
(二)姜齊之州——平州和陽州 166
(三)田齊之州——徐州 168
八 結語 170
九 餘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補論 171
(一)「作州兵」的對象問題 172
(二)作州兵的內容推論 177
第四章 晉文公「請隧」問題新探 185
一 前言 186
二 先秦隧葬制度檢討 189
(一)晉國墓道 191
(二)燕國墓道 195
(三)楚國墓道 196
(四)秦國墓道 198
(五)洛陽地區周代墓道情況 203
(六)小結及相關問題 207
三 春秋以「隧」為名的地理位置及其性質考察 211
(一)秦國麻隧 213
(二)楚國的大隧 215
(三)蔡國桑隧 217
(四)鄭國暴隧——附論陳隧 219
(五)齊國大隧 225
(六)曹國曹隧 225
(七)徐國蒲隧 227
(八)吳國干隧 231
(九)小結 233
四 晉文公請隧原由再探 233
五 結語 238
第五章 從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的角度談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兼論《左傳》齊莊公的葬禮問題 241
一 前言 242
二 論「死於兵者不入兆域」問題 247
(一)戰死事 248
(二)一般兵死者 251
三 兵死者下葬時要減殺禮俗——以《左傳》齊莊公葬禮為例說明 257
(一)側莊公于北郭 259
(二)四翣 259
(三)下車七乘 266
四 對兵死者的巫術處置 270
五 對戰死者的身後處置——歸葬落實及恤死事之後 272
(一)戰死者歸葬及落實 272
(二)恤戰死事之後 274
六 結語 276
引用書目 279
緒論 1
一 釋題 1
二 相關研究文獻舉隅 4
三 本書所用考古材料 6
(一)都城考古材料 6
(二)墓葬考古材料 8
四 本書各章內容述略 9
第一章 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 13
一 前言 14
二 論「郭」城特點 16
三 「郛」之性質探究 20
(一)邊境都邑築郛以防範外敵 24
(二)特定都城為了強化防禦功能,往往會建郛 27
(三)外患多的國家大都會有郛 37
(四)小結 52
四 《管子》〈度地〉「土閬」為郛說檢討 54
五 論郛與郊的對應關係 59
(一)郊的最外界 59
(二)郊之內界 62
六 結語 64
第二章 《左傳》之闕、觀、樓臺等建物考論 65
一 前言 66
二 魯國「兩觀」和「觀臺」位置分析 67
三 《左傳》中的闕、觀考 73
四 論「門臺」問題 92
五 論《左傳》之「闕西辟」——兼談卜辭的「庭阜」、「阜辟」問題 100
(一)《左傳》之「闕西辟」問題 100
(二)論卜辭的「庭阜」、「阜辟」 105
六 《春秋》、《左傳》中其他「臺」建築問題探究 109
(一)《春秋》文公十八年「公薨於臺下」問題 111
(二)〈僖公十五年〉之「靈臺」及其相關問題 114
(三)〈哀公十七年〉衛國「臺」的位置問題 117
七 結語 120
第三章 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123
一 前言 124
二 與三晉有關的州制內容 127
(一)三晉「陽州」內容 127
(二)九州之戎 129
三 與秦、晉鄰近的瓜州 139
四 鄰近秦國的西州 144
五 衛國之外州及鄰近之戎州 144
(一)衛國的外州 144
(二)鄰近衛國的戎州 145
六 楚國境內之州 150
(一)夏州 150
(二)京州 155
(三)包山楚簡及有關材料中的楚國州制 157
七 齊國的州制 164
(一)姜齊之州——舒州 164
(二)姜齊之州——平州和陽州 166
(三)田齊之州——徐州 168
八 結語 170
九 餘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補論 171
(一)「作州兵」的對象問題 172
(二)作州兵的內容推論 177
第四章 晉文公「請隧」問題新探 185
一 前言 186
二 先秦隧葬制度檢討 189
(一)晉國墓道 191
(二)燕國墓道 195
(三)楚國墓道 196
(四)秦國墓道 198
(五)洛陽地區周代墓道情況 203
(六)小結及相關問題 207
三 春秋以「隧」為名的地理位置及其性質考察 211
(一)秦國麻隧 213
(二)楚國的大隧 215
(三)蔡國桑隧 217
(四)鄭國暴隧——附論陳隧 219
(五)齊國大隧 225
(六)曹國曹隧 225
(七)徐國蒲隧 227
(八)吳國干隧 231
(九)小結 233
四 晉文公請隧原由再探 233
五 結語 238
第五章 從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的角度談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兼論《左傳》齊莊公的葬禮問題 241
一 前言 242
二 論「死於兵者不入兆域」問題 247
(一)戰死事 248
(二)一般兵死者 251
三 兵死者下葬時要減殺禮俗——以《左傳》齊莊公葬禮為例說明 257
(一)側莊公于北郭 259
(二)四翣 259
(三)下車七乘 266
四 對兵死者的巫術處置 270
五 對戰死者的身後處置——歸葬落實及恤死事之後 272
(一)戰死者歸葬及落實 272
(二)恤戰死事之後 274
六 結語 276
引用書目 279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