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66
    380

內容簡介

復原力,其實就藏在傷痕裡。
 
你可知道,生命中潛藏的傷痕,比你想像得更多、更普遍。
 
當人們面臨某個威脅、身心無法應對時,就面臨了身心創傷的可能;原本暫時挪用的權宜之計,卻慢慢累積成每日操控我們的習慣與行為模式:
 
一生氣就想飆車,明知危險卻還是無法克制自己?
每次遇到困難,都想要傷害自己,怎麼改也改不過來?
當事情不如預期,情緒失控,瘋狂血拚、大吃大喝、作息日夜顛倒?
 
失控行為的內在成因,正是身心復原力的鑰匙。
 
面對傷慟,但不因直視而失控:用聽故事來檢視傷口,長出修復自己的力量。
 
本書融合東西方心理治療,搭配溫暖療癒的故事與插圖,讓讀者從聽故事開始接近內心的創傷,試著踏出療癒的第一步;更以身體心理學、情緒經驗取向、新一代的認知行為取向及系統觀為立論基礎,帶領讀者一步步探討創傷成因,檢視原本逃避的內在經驗,清醒地看待各個分裂的自我,逐步整合自己。
 
本書將協助你療癒傷痛,回歸身心平衡的容納之窗,從情緒和傷痛中解套,活出充滿愛與幸福的豐足人生。

目錄

推薦序一 學習降低焦慮的多元方式  江文賢
推薦序二 在埋著地雷的心田上,學會溫柔翻土 黃士鈞 
推薦序三 在療癒中尋得內在平靜 楊明磊
推薦序四 
推薦序五 讀著創傷,卻長出智慧與愛的一本好書 賴念華
自    序  啟動好奇心,療癒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第一章  當身體與心靈分離
緣起:身心分離的北方文明危機
創傷,比你知道的更普遍
自律神經失調與心理創傷
身體與踩煞車是復原的基本元素
來自實務界的聲音
整合理性與感性,陰陽平衡的諮商
※延伸閱讀 ─ 第一篇{向小動物學習身心療癒的智慧}
 
第二章  了解創傷,踏出療癒的第一步
心理創傷的形成
創傷形成的主觀性
動物界通用的防衛策略
大腦對壓力的基本反應
恐懼與無力造成創傷
過度激發、過低激發與容納之窗
整合 VS. 解離
快速解凍的第一招
【練習】解凍 3-3-3
解凍,改變當下的身心緊張程度
※延伸閱讀— 第二篇{越戰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遺症的各種變化/創傷療癒的第一步}
 
第三章  從穩定身心開始建立復原力
承接放鬆後的眼淚與緊張
【練習】「平安 9-9-9」
情緒司機 VS. 理性司機
先穩定身心再修改被創傷改變的想法
【練習】回歸中心的自我擁抱
復原力檢核站與建立身心資源
【練習】復原力檢核站&身心資源表
※延伸閱讀 — 第三篇{創傷復原三階段與創傷療癒中的陪伴/哈利波特用快樂回憶擊退創傷}
 
第四章  在想像與現實中重建安全堡壘
安全的祕密堡壘
【練習】「安全的祕密堡壘」及引導式心像觀想示範
安全的依附關係
【練習】探索自己的安全依附關係
諮商迷思Q&A:真的需要找心理諮商師嗎?
※延伸閱讀— 第四篇{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吉本芭娜娜小說世界裡的女孩]
 
第五章  面對複雜心理創傷
灰灰與小無的故事
灰灰的過去
小無的過去
灰灰與小無的相遇
複雜創傷壓力症候群
創傷能培養出絕佳的復原力
※延伸閱讀 — 第五篇{治療複雜心理創傷初探/替代性的復原力/馬拉拉的創傷復原力}
 
第六章  對有代價的因應之道踩煞車
檢視過去的因應之道與代價
【練習】檢視有代價的因應之道
倖存者或受害者?
增加復原力的三大步驟
※延伸閱讀 — 第六篇{行為的功能分析/極高代價的因應之道:自殺與自我傷害/靜觀:融合東方思維與西方心理學的技巧}
 
第七章  靜觀經驗的僵化與流轉
面對,但不直視:當創傷化身蛇髮女妖
踩煞車,轉方向
【練習】踩煞車,轉方向
踩煞車,視覺擺盪
【練習】踩煞車,視覺擺盪
觀察對內在經驗的恐懼
【練習】觀察什麼經驗讓自己想逃
試驗精神與根本接納
【練習】以好奇心接納自己
未整合的分裂自我狀態
【練習】分裂的自我狀態檢核表
【練習】找出安撫分裂自我的方法
※延伸閱讀 — 第七篇{經驗的僵化與流轉:自律神經與陰陽/再談解離與分裂的自我/陪伴靜觀}
 
第八章  從內心富足帶出真正的財富與力量
關係中的財富與權力議題
尋找真正的財富與力量
第一關:讓身體充滿力量與豐足
【練習】改變身心狀態的觀想
第二關:發現匱乏的思維模式
【練習】檢視匱乏的思維模式
第三關:尋找內心的安全與富足感
【練習】六六大順
第四關:以內在對話重新確定人生的價值觀
【練習】創造安全的對話與陪伴空間
第五關:持續增進生活的品質
【練習】增進生活品質的方法
※延伸閱讀 — 第八篇{累積千百年的社會壓迫與隱微創傷/創傷療癒是未來的公民運動/生涯的僵化與流轉:陰陽存在策略/從並存意識到不二境地}
 
第九章  通往愛與幸福的通道
親密關係裡的唯一
【練習】被愛包圍的身體記憶
同時看到自己與對方的能力
【練習】探索安全的界線與接觸
創傷療癒與關係療癒
【練習】療癒關係裡的創傷
溫柔的慈悲
【練習】將溫柔的慈悲送給自己
高衝突者:親密敵人?!
【練習】高衝突者檢核表
如何面對高衝突者
在性愛裡真實表達自己
【練習】性愛私房話
※延伸閱讀 — 第九篇{非如此不可?/性創傷與五個主要行為系統探討}
 
第十章  改寫創傷記憶、重整內外在系統
當生命陷落時,繼續前行
【練習】復原力檢核清單
檢視內在系統
改寫創傷記憶的原則
【練習】藝術拼貼
【練習】遙控器在我手上
【練習】改寫噩夢
失落與哀傷
覺醒與整合
【練習】寫給創傷發生前的自己
結語:同理心的年代
※延伸閱讀 — 第十篇{用成功行動改寫創傷記憶}
 
特別收錄──「第一線救援人員」支持團體經驗談:與謝麗紅教授的訪談對話
參考文獻

序/導讀

【作者序】
 
啟動好奇心,療癒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諾貝爾獎得主、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開頭,提出尼采的「永劫回歸」觀:「想想我們經歷過的事情吧,想想它們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無休無止地重演下去!」
 
過去的歷史,發生一次之後就不會重來,像影子一樣沒有分量,輕飄飄的。真實的歷史事件轉瞬即逝,曾經發生過的革命流血、地動山搖,總在新的時代洪流裡被迅速遺忘而不再提起,剩下的是受創傷的人們心中,說不出口的回憶,與受潛意識操控的重演。沒有實質重量的回憶與歷史,一次又一次地重演,變成一個永遠隆起的腫塊,變成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
 
本書是想要療癒這腫塊的微小嘗試。帶著尊敬歷史與傷口的心情,希望人世間累積出更多療癒創傷的心靈解藥,也希望歷史與傷口所留下的,不再是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而是滋養大地的堅韌生命力與復原力。
 
或許,你曾經受傷;或許,你遇過曾經受傷的人。本書是寫給所有想要了解傷痛和療傷的人、願意自助助人的一般大眾,以及學習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士。如果你受過創傷,目前狀況不太穩定,我建議你不要獨自閱讀本書,不妨找個能夠信任的諮商師或朋友,陪著你一起展開這趟心靈旅程。
 
很多心靈的傷發生在我們年紀很小的時候,經常儲存在語言無法觸及的身體深處。本書包含非語文的圖畫創作,每個讀者都可以說故事給曾經受傷的內在小孩聽,也在閱讀的同時啟動掌握語言的左腦和掌握視覺與情緒的右腦。能夠左、右腦並用地全腦閱讀,讓我們更有「慈悲心」。
 
本書章節的開頭,多半以圖畫搭配簡單的心理教育與實用練習,希望引發讀者用好奇的童心,展開閱讀的旅程;當我們啟動「好奇心」,而不是批判心,比較能深入探索自己或他人。
 
每章節的後半部,我以多年來在台灣與美國兩地身為諮商心理師的經驗,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分享。同時,很榮幸能邀請彰化師範大學謝麗紅教授在書末接受訪談;謝老師對台灣的災難危機處理及創傷預防治療貢獻卓著。
 
本書對創傷症狀的觀點,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診斷系統不完全相通。我的理論觀點深受以下治療師和學者的影響:茱蒂斯.赫曼(Judith Herman)、佩特.奧古登(Pat Ogden)、史蒂夫.波亟思(Stephen Porges)、彼得.列文(Peter Levine)、貝索.凡德克(Bessel Van der Kolk)、歐諾.凡德赫特(Onno Van der Hart)、桃樂絲.沙特(Dorothy Satten)、龔鉥、吉妮娜.費雪(Janina Fisher)等。這些前輩在創傷療癒的臨床與研究各有三、四十年以上經驗,他們領悟到的許多概念可說走在時代尖端,部分相關著作已列入書末參考文獻。
 
本書的完成,來自許多人的鼓勵與支持。每位曾經與我分享生命故事的個案與朋友們,給了我許多啟發與智慧。我很珍惜在台灣認識的諮商界前輩與夥伴們,也很珍惜過去三年多在西雅圖一起上課的同學,以及幫我們上課的吉妮娜.費雪老師及助教們。感謝彰師大謝麗紅老師與劉淑慧老師鼓勵我撰寫本書,感謝另外四位前輩與友人慨然同意為我寫序:當年讓我跟在身邊偷學隱喻故事的黃士鈞學長、將身體微語言應用在諮商和諮詢的楊明磊學長、在心理劇場中經營多年的賴念華老師,以及在實務工作與鮑文(Bowen)系統理論持續努力的友人江文賢。同時,我很感激愛荷華州吉納喜道院(Genesee Valley Daoist Hermitage)孫達金與孫夏樂夫婦的支持與贊助,不但讓我籌募到本書的繪圖稿費,也常跟我分享中國道家哲學與中醫常識。我也要向寫作過程中熱心給予我回饋的好友們致上深深的謝意,更感謝我的爸媽與先生一路上默默支持,給了我一片很寬廣的天空去飛翔。
 
在此邀請你,不要急著一口氣讀完本書。好好地深呼吸,慢慢地吐氣,隨時把書放下,聆聽自己身體與心裡的聲音,讓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保有一顆慈悲又好奇的心。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693848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