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佛教醫學除了以佛教的生死觀、生命觀為基礎,還一面吸取印度吠陀醫學,一面融合中醫藥學,此外也攝取日本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才綜合成一部紮實的佛教醫學書。
遺憾的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醫學的光彩似乎只停留在佛教史和佛經裡,佛教醫學的知見,不能跟佛教與人類的需求並駕齊驅。
近代西醫引起的課題,例如成人病、神經症、精神衰弱等諸多相關症狀,甚至包括醫療倫理及人類的生死倫理課題,紛紛從新觀點來探討,而佛教醫學也很重視這些。
縱使世尊和龍樹當初遇到的問題,跟今天的腦死、植物人、內臟移植、人工受精等無關,殊不知佛教如何解決生老病死等人類苦惱的智慧和慈悲行為,對我們依然扮演指示的角色,不能等閒視之。
目錄
前言 醫者的初心
第一部 佛教醫學倫理
第一章 東方醫聖—耆婆
第二章 耆婆的高明醫術
第三章 世尊與提婆達多
第四章 龍樹菩薩小傳
第五章 持水和流水
第六章 人生的苦痛
第二部 佛教心理學
第一章 阿闍世王的情結
第二章 佛教產科學
第三章 提婆達多的叛逆
第四章 親屬關係的衝突
第五章 提婆達多步入地獄
第六章 阿闍世與業病
第三部 佛教營養學
第一章 長壽與食物
第二章 佛教的營養觀
序/導讀
前言
俗稱佛經為「八萬法藏」,其中不乏醫學的書。
依照西醫的分類,可從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病理學,直到外科、內科、婦產科、小兒科、皮膚泌尿科、眼科、耳鼻喉科和營養科等,遍及各個領域。更重要的是,在世尊領導下,一群佛弟子都在實踐慈悲,才能形成佛教倫理學。
本書也介紹各個領域的知見,例如《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等戒律佛經,以及大乘方面的《法華經》、《涅槃經》、《華嚴經》、《金光明經》等。另外,從龍樹的《大智度論》、天台的《摩訶止觀》裡也吸收不少佛教的醫學知見。
佛教醫學除了以佛教的生死觀、生命觀為基礎,還一面吸取印度吠陀醫學,一面融合中醫藥學,此外也攝取日本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才綜合成一部紮實的佛教醫學書。
遺憾的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醫學的光彩似乎只停留在佛教史和佛經裡,佛教醫學的知見,不能跟佛教與人類的需求並駕齊驅。近代西醫引起的課題,例如成人病、神經症、精神衰弱等諸多相關症狀,甚至包括醫療倫理及人類的生死倫理課題,紛紛從新觀點來探討,而佛教醫學也很重視這些。縱使世尊和龍樹當初遇到的問題,跟今天的腦死、植物人、內臟移植、人工受精等無關,殊不知佛教如何解決生老病死等人類苦惱的智慧和慈悲行為,對我們依然扮演指示的角色,不能等閒視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