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經濟史家宋敘五教授紀念論文集
內容簡介
宋敘五教授是成就卓越的香港經濟史專家,一生追隨中國經濟史研究祭酒全漢昇院士,著作豐盛,不幸於二○一六年仙逝。為紀念宋教授對中國經濟史壇的貢獻,出版論文集以為紀念。本論文集以討論中國經濟史為原則,分上、下兩編。上編為紀念宋教授的學術成就,特選取其一九七九年獲香港大學碩士的畢業論文《洪亮吉思想研究》刊登,讓讀者能窺探宋教授的治學精神。宋教授將被後人忽視的洪亮吉哲學、人口、政治思想詳加分析,為懷才不遇,仕途歪蹇的洪亮吉留下他立言的志記。最重要的是宋教授的論文多參考西方的經濟理論、人口理論等等,才下筆成文,理據較全面,行文不偏頗。 下編收錄國內外著名學者的論文共十二篇,時間從上古至近現代,每篇均各擅勝場,皆是難得的傑作。論文內容包括農業經濟、貨幣思想、軍餉稅制、經濟發展、地方建設、企業及銀行發展等。
目錄
目次
版圖 I
序 楊永漢 I
宋敘五教授傳略 趙善軒 III
上編 宋敘五教授專刊:洪亮吉思想研究
緒言 3
第一章 生平 1
第一節 家世 1
第二節 童年 4
第三節 母教 11
第四節 宦遊 20
第五節 志向 38
第二章 哲學思想 43
第一節 生死觀 43
第二節 人與萬物 45
第三節 鬼神觀 48
第四節 命運觀 53
第五節 宗教觀 55
第三章 人口思想 61
第一節 人口增加的原因 61
第二節 人口增加與生活資料增加的不平衡性 66
第三節 社會人口容力 71
第四節 「人口過剩」的調劑方法 75
第四章 政治思想 83
第一節 歷史循環的規律 83
第二節 君、相的責任 86
第三節 吏治、人禍與天災 89
結論 99
參考書目 105
下編 紀念論文
殷商農業經濟下的生產者—「藝人」與「眾人」 陳嘉禮 111
兩漢三國自然經濟與貨幣經濟之角力—從貨幣思想探究「中古自然經濟」之形成 趙善軒 123
澳門四百年來(1553-1999)的經濟階段 鄭潤培 157
論晚明軍兵月餉 楊永漢 179
試論明末江西府縣的「遼餉」加派 倪玉平 劉文華 213
試論清代米價變動及其成因—一種經濟學之淺觀 林援森 235
略論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央銀行制度 陳俊仁 249
孫中山對建設廣東的探究—從《實業計劃》到《三民主義》 張偉保 259
保守與進取—戰時四川農民雙重行為的分析 羅志強 271
外資企業撤離中國之再審視(1949-1952)—以上海外資公用事業公司為個案 江玉翠 303
戰後香港華資銀行業的發展(1945-1997) 周子峰 325
雙重轉型的困境—新民主主義社會提前終結再探討 焦建華 341
版圖 I
序 楊永漢 I
宋敘五教授傳略 趙善軒 III
上編 宋敘五教授專刊:洪亮吉思想研究
緒言 3
第一章 生平 1
第一節 家世 1
第二節 童年 4
第三節 母教 11
第四節 宦遊 20
第五節 志向 38
第二章 哲學思想 43
第一節 生死觀 43
第二節 人與萬物 45
第三節 鬼神觀 48
第四節 命運觀 53
第五節 宗教觀 55
第三章 人口思想 61
第一節 人口增加的原因 61
第二節 人口增加與生活資料增加的不平衡性 66
第三節 社會人口容力 71
第四節 「人口過剩」的調劑方法 75
第四章 政治思想 83
第一節 歷史循環的規律 83
第二節 君、相的責任 86
第三節 吏治、人禍與天災 89
結論 99
參考書目 105
下編 紀念論文
殷商農業經濟下的生產者—「藝人」與「眾人」 陳嘉禮 111
兩漢三國自然經濟與貨幣經濟之角力—從貨幣思想探究「中古自然經濟」之形成 趙善軒 123
澳門四百年來(1553-1999)的經濟階段 鄭潤培 157
論晚明軍兵月餉 楊永漢 179
試論明末江西府縣的「遼餉」加派 倪玉平 劉文華 213
試論清代米價變動及其成因—一種經濟學之淺觀 林援森 235
略論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央銀行制度 陳俊仁 249
孫中山對建設廣東的探究—從《實業計劃》到《三民主義》 張偉保 259
保守與進取—戰時四川農民雙重行為的分析 羅志強 271
外資企業撤離中國之再審視(1949-1952)—以上海外資公用事業公司為個案 江玉翠 303
戰後香港華資銀行業的發展(1945-1997) 周子峰 325
雙重轉型的困境—新民主主義社會提前終結再探討 焦建華 341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