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先公庾後私家:宋朝賑災措施及其官民關係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整理宋人的荒政內容、今人的荒政研究新趨勢。接著依序討論訴災、檢放、蠲減、抄劄給曆、賑貸、勸分、勇於任事或持法守常、真德秀個案、救荒榜、民資社倉、陳訴越訴、騷動變亂等十二單元,以官民互動關係貫穿其中。核心論旨上,論及宋朝恤民仁政是內政重於外王的政治反應,因而融合舊有、新創的賑荒措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元明清三朝承襲之。「以官領民」與「以民輔官」是宋朝地方社會政治的兩大側面,不可偏廢其一。官府和富民之間未必是對立的,可說既互補又對立。細節討論上,本書在救荒程序、賑貸官為理索、動員民間資源、榜文訊息、民辦社倉等方面有獨特的看法。
目錄
緒論 1
一 宋朝荒政內容 1
二 研究說明 5
三 論旨 8
第一章 百姓訴災 1
一 前言 1
二 時限規定 2
三 訴災傷狀與自訴災情 7
四 地方官不聽訴災 15
五 妄訴災情 24
六 小結 27
第二章 災傷檢放 29
一 前言 29
二 檢放流程 31
三 檢放分數與待檢改種 44
四 檢放不實與官員心態 51
五 小結 61
第三章 災傷蠲減與恤民仁政 63
一 蠲減類別 63
二 蠲減內容 67
三 恤民仁政的意義 80
四 小結 92
第四章 救荒抄劄給曆 95
一 前言 95
二 抄劄流程:以富弼青州賑災為中心 98
三 抄劄內容與對象 106
四 五個面相 112
五 弊端與防弊 122
六 小結 130
第五章 災傷賑貸 133
一 前言 133
二 官方賑貸的內容 133
三 官方賑貸的歸還 143
四 勸諭賑貸與官為理索 145
五 小結 154
附論 賑給、賑糶、賑貸的定位 155
一 賑災方式多元化 155
二 定位及功能 156
三 三賑統計 158
第六章 勸分與敷配 161
一 前言 161
二 鼓勵勸誘 163
三 強制勸分 173
四 勸分科配 183
五 貧富相資 187
六 小結 193
第七章 勇於任事或持法守常 197
一 強幹弱枝 197
二 朝廷的態度 200
三 臣僚的態度 203
四 救荒與軍用的財政排擠性 206
五 小結 209
第八章 恤民與國用的對話 213
一 狀況描述 213
二 賑災錢米來源 223
三 儒臣官僚與才吏官僚的對立 230
四 憂國恤民或沽名釣譽 240
五 賑災下的官民關係 249
六 小結:救災恤民與資源分配 253
第九章 民間對於救荒榜的正負反應 257
一 前言 257
二 富民群體的反應 260
三 一般災民的反應 274
四 小結 284
第十章 民資社倉 287
一 前言 287
二 家資社倉 290
三 眾資社倉 295
四 利潤與侵佔 300
五 都保填賠與義田代納 307
六 小結 310
第十一章 百姓陳訴及越訴賑災弊病 327
一 前言 327
二 陳訴賑災不力 329
三 越訴災情 330
四 擊登聞鼓院與上御史臺 335
五 小結 338
第十二章 災荒下的抗議、騷動及民變 341
一 前言 341
二 緩刑與嚴刑之議 344
三 安撫或鎮壓的選擇 350
四 災民騷動的分類 353
五 小結 357
結束語 367
一 歷史意義 367
二 核心根幹 373
三 紅花綠葉 380
參考文獻 383
附表目錄
表1-1:宋朝懲處地方官不聽訴災或檢放不實例舉表 16
表2-1:宋初檢放分數表 45
表2-2:宋朝二稅檢放分數簡表 47
表3-1:宋朝皇帝救荒仁政例舉表 89
表4-1:宋朝抄劄內容簡表 107
表5-1:《宋會要》〈賑貸〉內容表 135
表5-2:《宋史》〈本紀〉賑災方式統計簡表 159
表5-3:《救荒活民書》卷3賑荒方式統計表 159
表7-1:宋廷處置地方官擅權賑災簡表 202
表7-2:宋朝反對擅權賑災的官員簡表 205
表7-3:宋朝地方官擅權賑災簡表 209
表8-1:嘉定八年賑災江南東路真德秀請求朝廷調撥錢糧表 ••• 223
表8-2:嘉定八年朝廷允撥江南東路賑災錢糧表 228
表8-3:嘉定八年江南東路各郡賑災財源分配表 230
表8-4:南宋賑災財源舉例表 241
表8-5:嘉定八年江南東路倚閣減放稅賦表 252
表10-1:南宋民資社倉倉本簡表 289
表10-2:南宋家資型社倉倡辦人身份簡表 291
表10-3:南宋眾資型社倉倡率募資身份簡表 295
表10-4:南宋社倉表 313
表11-1:宋廷允許百姓陳訴及越訴賑災弊病例舉表 339
表12-1:《歷代名臣奏議》〈荒政〉的凶歲常起盜賊說表 342
表12-2:宋臣主張災荒盜賊輕處重懲觀點例舉表 347
表12-3:宋朝饑民抗議、騷動及民變表 358
圖8-1:嘉定八年江南東路災傷輕重圖 220
一 宋朝荒政內容 1
二 研究說明 5
三 論旨 8
第一章 百姓訴災 1
一 前言 1
二 時限規定 2
三 訴災傷狀與自訴災情 7
四 地方官不聽訴災 15
五 妄訴災情 24
六 小結 27
第二章 災傷檢放 29
一 前言 29
二 檢放流程 31
三 檢放分數與待檢改種 44
四 檢放不實與官員心態 51
五 小結 61
第三章 災傷蠲減與恤民仁政 63
一 蠲減類別 63
二 蠲減內容 67
三 恤民仁政的意義 80
四 小結 92
第四章 救荒抄劄給曆 95
一 前言 95
二 抄劄流程:以富弼青州賑災為中心 98
三 抄劄內容與對象 106
四 五個面相 112
五 弊端與防弊 122
六 小結 130
第五章 災傷賑貸 133
一 前言 133
二 官方賑貸的內容 133
三 官方賑貸的歸還 143
四 勸諭賑貸與官為理索 145
五 小結 154
附論 賑給、賑糶、賑貸的定位 155
一 賑災方式多元化 155
二 定位及功能 156
三 三賑統計 158
第六章 勸分與敷配 161
一 前言 161
二 鼓勵勸誘 163
三 強制勸分 173
四 勸分科配 183
五 貧富相資 187
六 小結 193
第七章 勇於任事或持法守常 197
一 強幹弱枝 197
二 朝廷的態度 200
三 臣僚的態度 203
四 救荒與軍用的財政排擠性 206
五 小結 209
第八章 恤民與國用的對話 213
一 狀況描述 213
二 賑災錢米來源 223
三 儒臣官僚與才吏官僚的對立 230
四 憂國恤民或沽名釣譽 240
五 賑災下的官民關係 249
六 小結:救災恤民與資源分配 253
第九章 民間對於救荒榜的正負反應 257
一 前言 257
二 富民群體的反應 260
三 一般災民的反應 274
四 小結 284
第十章 民資社倉 287
一 前言 287
二 家資社倉 290
三 眾資社倉 295
四 利潤與侵佔 300
五 都保填賠與義田代納 307
六 小結 310
第十一章 百姓陳訴及越訴賑災弊病 327
一 前言 327
二 陳訴賑災不力 329
三 越訴災情 330
四 擊登聞鼓院與上御史臺 335
五 小結 338
第十二章 災荒下的抗議、騷動及民變 341
一 前言 341
二 緩刑與嚴刑之議 344
三 安撫或鎮壓的選擇 350
四 災民騷動的分類 353
五 小結 357
結束語 367
一 歷史意義 367
二 核心根幹 373
三 紅花綠葉 380
參考文獻 383
附表目錄
表1-1:宋朝懲處地方官不聽訴災或檢放不實例舉表 16
表2-1:宋初檢放分數表 45
表2-2:宋朝二稅檢放分數簡表 47
表3-1:宋朝皇帝救荒仁政例舉表 89
表4-1:宋朝抄劄內容簡表 107
表5-1:《宋會要》〈賑貸〉內容表 135
表5-2:《宋史》〈本紀〉賑災方式統計簡表 159
表5-3:《救荒活民書》卷3賑荒方式統計表 159
表7-1:宋廷處置地方官擅權賑災簡表 202
表7-2:宋朝反對擅權賑災的官員簡表 205
表7-3:宋朝地方官擅權賑災簡表 209
表8-1:嘉定八年賑災江南東路真德秀請求朝廷調撥錢糧表 ••• 223
表8-2:嘉定八年朝廷允撥江南東路賑災錢糧表 228
表8-3:嘉定八年江南東路各郡賑災財源分配表 230
表8-4:南宋賑災財源舉例表 241
表8-5:嘉定八年江南東路倚閣減放稅賦表 252
表10-1:南宋民資社倉倉本簡表 289
表10-2:南宋家資型社倉倡辦人身份簡表 291
表10-3:南宋眾資型社倉倡率募資身份簡表 295
表10-4:南宋社倉表 313
表11-1:宋廷允許百姓陳訴及越訴賑災弊病例舉表 339
表12-1:《歷代名臣奏議》〈荒政〉的凶歲常起盜賊說表 342
表12-2:宋臣主張災荒盜賊輕處重懲觀點例舉表 347
表12-3:宋朝饑民抗議、騷動及民變表 358
圖8-1:嘉定八年江南東路災傷輕重圖 220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