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MPA三嘆:向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致敬》是鍾明德教授對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葛羅托斯基和所有「身體行動方法」(MPA: Method of Physical Actions)實踐者的頌歌。匯集了探索、研究史氏MPA的精粹,也收錄了他多年溯源技術的體現實踐(embodied practice)經驗及敏銳的田野觀察與分析,透過參與賽夏族的「矮靈祭」體驗到了「動靜合一」或「動即靜」的經驗,並親自涉獵各種身體行動方法(或者「溯源技術」、「藝乘工具」)如白沙屯媽祖進香、雲南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祭儀、禪修、泛唱、靜坐等等,嘗試找到返回「動即靜」的路徑,開啟了MPA在台灣的新頁。
	
	本書特色
	
	1.    深刻闡釋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2.    藉由參與海內外著名祭儀與各種身體行動方法,提出對MPA的全新解讀。
	3.    適用於導演、演員、戲劇研究者,以及戲劇科系的教師與學生。
目錄
	推薦序   鍾氏寶典:劇場大師的藝乘三探再三嘆╱邱坤良
	推薦序   如是我聞,有為者亦若是╱蘇子中
	自序 為有源頭活水來
	表錄
	圖錄
	
	第一章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身體行動方法」再探
	一、不忍見MPA就此淪落於故紙堆中
	二、史氏的「體系」從他的「台上頓悟」開始
	三、從MPA的視角重看「體系」
	
	第二章    意/Impulse的鍛鍊:三探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身體行動方法」
	一、身體行動方法(MPA)就是「意的鍛鍊」?
	二、知情意三位演奏大師
	三、科學難以掌握「體系」的高度
	四、史氏的「知→情→意」三種研究
	五、葛氏的MPA就是要鍛鍊「意/Impulse」
	六、經由「意的鍛鍊」我們可以觸及造物之初
	
	第三章 論“Presence”和演員的「存在感」:我們扮演以進入濕婆的狀態  
	一、“Presence”就是「功夫」?
	二、英語文化中的“Presence”
	三、從物質的到形而上的“Presence”
	四、卡瑞莉出神入化的“Presence”
	五、茱蒂絲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
	
	第四章 一個萬人參與演出的「溯源劇場」:目瑙縱歌的身體行動方法研究  
	一、溯源劇場中的MPA(身體行動方法)
	二、撫今追昔的溯源劇場是為了民族的未來
	三、溯源――「存有的轉化」――是目瑙縱歌的潛主題
	四、用走舞――力量的走路――才能溯回源頭?
	
	第五章 轉化(Transformation)經驗的生產與詮釋︰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身體行動方法研究  
	一、轉化乃許多儀式高度渴望的目標
	二、首先,甚麼是「轉化」?
	三、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路上的「中介」與「合一」
	四、儀式的客觀性、垂直性和身體行動方法
	五、媽祖婆,為什麼我們要這麼辛苦地行走?
	六、丹田走路作為一種身體行動方法
	
	第六章 從藝乘到身體劇場:陶冶提供了一個討論「垂直性」(Verticality)的空間
	一、而我非常願意的浪費生命看他們就這樣的永遠不停的蠕動下去
	二、《6》這一片身體行動所締造的風景(不是風景畫),無法被化約為它自身以外的任何東西
	三、這種自然性就像一台攝影機,在記錄一片草原一年的狀況一樣
	四、他們跳那些不斷重複的旋轉大小動作,會很容易進入一種「出神」的喜悅狀態。好的編舞要讓舞者跳進這種喜悅的漩渦裡頭
	五、戰士在那身體和本質交融的短暫時期,即應趁機掌握到他的過程。融入過程,身體將不再抗拒,幾近乎透明。一切沐浴在光明之中,清楚確實
	六、謝誌――當然,我絕對不想將史、葛二氏硬套在陶冶頭上
	
	附錄
	A、表演者  葛羅托斯基 原著,鍾明德 中譯
	B、從劇團到藝乘  葛羅托斯基 原著,鍾明德 中譯  
	C、三訪MPA:尋找失落的「本質」  受訪者:鍾明德,訪談者:林佑貞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