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大寶積經精要:修學無漏智慧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45
    35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大寶積經》為大乘佛教五部經之一,有著崇高的地位。《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又名〈大迦葉品〉,是最原始的寶積經。全經內容分為十六門,都是屬於大乘教法,每一會相當一部經文,也都各有其獨立的主題。該經以大乘經典的「空」思想做基礎,菩薩乘就是提倡般若,所以本經的根本正觀來自般若,內容主要敘說重菩提願修廣大正行,重空慧習甚深中觀,及重大悲心作教化事業,大乘的核心,即以大菩提願為本,大悲心為上首,空慧為方便的。閱讀此經,可理解大乘菩薩深觀廣行的思想,除了發起菩提心,還必須具備廣集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資糧。在廣大的資糧中,最重要的是實踐菩薩戒,不僅是為人的基礎,更是菩薩的要行,且要有與無漏智慧相應的無所得行,這就是本經所說的如實中道正觀。不少人苦讀空義,卻不得其要,往往從此經的指點中而豁然開朗。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題解】

本會為《無量壽經》異譯五存本之一。《無量壽經》是淨土宗最主要、最根本的經典。此經的眼目在於「大經五文」(《無量壽經》簡稱《大經》,大經五段經文)。這五段經文如果能夠掌握,能夠融會貫通,可以說整部《無量壽經》已經掌握了。
   
《大寶積經》第五會〈無量壽如來會〉為唐三藏菩提流支所譯,為《無量壽經》的別譯,分為上、下二卷,和《無量壽經》的內容是一樣的。
   
〈無量壽如來會〉的義理普及化,其譯語也清晰、精確。對於欲理解淨土信仰的關鍵要義者,可以此善本作為依據。

【要義】

一、極樂世界人的壽命:
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無邊,聲聞、菩薩以及諸天人的壽命也是無法由計算所能得知的。

二、極樂世界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
種種珍寶充滿,國土極其富饒,人天眾生眾多,思想相合,恆時感受安穩快樂,沒有地獄、畜生、餓鬼界眾生。

三、見菩提樹後,馬上能獲得三種安忍:
往生者見到菩提樹後馬上能獲得三種安忍的原因有①阿彌陀佛往昔的發願力②是阿彌陀佛的威神力③阿彌陀佛往昔修行靜慮的功德力。
    
尤其阿彌陀佛的發願在世間無可比喻、無有缺陷、極其圓滿,所以見到極樂世界菩提樹的眾生都能獲得三種安忍。對於娑婆世界的不清淨眾生來說,要像極樂世界的清淨眾生一樣獲得三忍確實有困難,但我們學習大乘佛法後,無論如何也盡量隨順勝義中萬法皆空和世俗中業果不虛、前後世無欺存在等道理,盡量了悟諸法實相。

    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題解】

《大寶積經》共收錄四十九部經,然而它卻是由一部經發展而成的,即《普明菩薩會》,此經是《大寶積經》中最為原始的部分,稱為《古大寶積經》。後來菩提流志把過去古德所翻譯的,加上他所翻譯的二十七會,加起來總共有四十九會編在一起。而原來的《古寶積經》,也就是〈普明菩薩會〉,編入第四十三會第一百一十二卷裡。百年來,《普明菩薩會》皆被視為瞭解大乘佛法的重要典籍,影響許多經、論。

【要義】

《普明菩薩會》是繼《般若經》之後出現的大乘經典,關於實踐菩薩道的內容極為豐富,內容特重於戒慧,契當於菩薩道的精神。印度古代空、有二宗的聖者相當重視本經。實踐上即是「中道」把止惡、修善、廣度眾生的菩薩行,並以三學為本,揭示菩薩思想,以成就三十二法。

本書特色

大寶積經是法寶之總集,
教導菩薩如何於入胎、住胎以及出胎都能自在安住,
不起顛倒妄想,並能深入真空戒行。
通達中觀義,於生活中任運自在。
入廣大行,則能廣積無邊福智功德。
入甚深見,菩薩則能體證正法之高超。
轉法輪,弘揚大乘正法之宏偉莊嚴。

作者

梁崇明

台灣台中人,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長期從事佛學導讀,佛學書籍編撰出版工作。已發表作品有《心相知機》、《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佛事儀軌》、《不淨觀》、《不執著的幸福》、《轉運開心菩薩道》、《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表》、《問禪:旅人悟道的喜悅》、《不動怒!打破心結看清真相的智慧:正念禪修覺悟的因素》、《華嚴經開悟後的生活智慧:入法界品精要》、《法華經精要,不可思議的今生成佛智慧:開發您本有的無限潛能》、《大般涅槃經精要:最惡的人也能成佛的智慧:開發每個人本有的覺性》、《楞伽經精要,以佛心印心辨別修證真假:了悟第一義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維摩詰經精要,從入世證出世的智慧:有錢不礙修行,沒錢會障礙你的修行》、《解深密經精要,最真實心識的智慧:生命本無生滅,存在本身即是圓滿安樂自由》、《金光明經精要:具足不可思議功德智慧》。

目錄


導讀

◎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壽命無法以計算得知呢?
為什麼極樂世界會現出畜生道的白鵠、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及共命之鳥呢?
為什麼見到極樂世界菩提樹的眾生,馬上能獲得三種安忍呢?
無量壽會第五之二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為什麼極樂世界裡沒有任何凹凸不平,既沒有高山也沒有大海,整個大地就像手掌一樣平坦;而娑婆世界卻存在高低不平呢?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二    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二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哪十種心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
 
◎想知道您是從六道輪迴的哪一道投胎來人間的呢?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二   菩薩見實會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第二十四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您是從哪一道來投胎轉世的呢?
您投胎到人間的長相會是什麼樣子呢?不慎投胎到
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身形相貌又會如何呢?  
如何掌握來世您在六道輪迴中的長相呢?
 
◎如何做才能稱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菩薩?原始寶積經為您明示菩薩正道。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失譯附秦錄勘同編入
怎麼做才能被稱為菩薩呢?
菩薩有哪四種敗壞相及哪四種錯謬?
看起來像菩薩,但事實上並非菩薩,這是怎麼回事呢?
 
◎佛陀對於中陰身入胎及胎兒生長的情形的詳細描述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五   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第十三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為什麼胎兒在母胎長大的過程中,有長得端正、有不端正、或是受苦大小不一,甚至有的生產很容易、有些就很艱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差別的呢?
到底什麼是真實的我呢?
在此生死大苦海中,好不容易得到了這一世做人,該如何做才能獲得實際的利益呢?
如何化解對自身的貪愛,如何超越對生死的恐懼、執著,遠離身心諸根之苦,斷除無明到達證得涅槃的道諦呢?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六   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一 大唐三藏義淨譯
只要有父精母血的結合,就會有新的生命嗎?
為何中陰身就在將要入胎的時候,會產生一些顛倒的妄想,這是如何生起的呢?
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二 大唐三藏義淨譯
既然從入胎、出胎,乃至增長的過程中,沒有一件事情是快樂的,為何我們還要出生來受苦呢?

序/導讀



《大寶積經》,又作《寶積經》,共一百二十卷,唐朝菩提流志等譯。寶積,即積集法寶的意思。全經計收四十九會,是四十九部不同的經、不同屬性的經積集在一起,涉及範圍甚廣,亦各有其獨立主題。每一會雖然各有特色,就整體而言,無一貫之系統。

本書主要節錄《大寶積經》其中的〈普明菩薩會〉、〈無量壽如來會〉、第九十一卷第二十五會「發勝志樂會」、〈菩薩見實會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佛為阿難說處胎會〉以及〈佛說入胎藏會〉的精要段落,這是因為以上這幾品,對於現代人修學大乘菩薩行,有很大的裨益,祈願一起與讀者共同探索及讀誦這部經典。

〈普明菩薩會〉是《大寶積經》中最為原始的部分。《大寶積經》共收錄四十九部經,然而它卻是由一部經發展而成的,即《普明菩薩會》,其餘四十八會,是後來合編而成的。此經關於實踐菩薩道的內容極為豐富,內容突顯出菩薩修學中,必要處理的問題,將止惡、修善、廣度眾生的菩薩行,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裡,提出般若正觀思想。並對一切戒法要莫失莫忘,修廣大正行,習甚深中觀,跟隨著佛陀對菩薩道教法上之開示修持,才能稱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菩薩。

〈無量壽如來會〉,為唐南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詔所譯,就是淨土的主要根本經典《無量壽經》的異譯本,內容同於《無量壽經》。〈無量壽如來會〉被公認為是文理俱佳的譯本,其語言的精確程度相當的高。因此研讀此一部分,對於理解淨土信仰的重要義理,具有相當的作用。

如何判斷自己是從六道輪迴中的哪一道來投生?對此,第七十二卷〈菩薩見實會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中有著詳細記載。經文中提到,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一些獨特的習氣,佛陀教示我們從身形、相貌、談吐舉止、思想作為,甚至夢裡的一草一木,通過這些習氣,我們可以判斷自己或他人究竟是從哪一道投胎轉世而來,並藉此轉化自己的惡習氣,達到去惡修善的目的。

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卷〈佛為阿難說處胎會〉以及〈佛說入胎藏會〉中,佛陀直接就入胎之因緣開示,詳細描述中陰身入胎及胎兒生長的情形,為佛教說明一期生命之開端的重要文獻依據。此一內容對照當代醫學胚胎學來看,確實非常精準,說明胎兒在母親的腹中,有不同時間的成長狀態。除了在醫學領域裡有其符合科學論證與邏輯性的義理存在,此外,更闡述了非物質的心態與業。不只是如同胚胎學在物質上精卵結合,然後才產生意識的相關內容,對於和物質結合之前的受生經過,眾生出生到這個世界的情形,做了更為全面的闡述。

這部經對於修學入菩薩行之人間行者,可說是相當的重要,而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世間的人以金銀珠寶做為寶,以佛法來說,能夠使我們見性成佛、了生脫死,才稱為寶。這是不共世間的正法珍寶。「寶積」之「積」是累積眾多的意思,我們要得到這個法寶,必須廣修福德、積功累德。對我們而言,中觀與菩薩行就在人間現實生活中,家庭、事業種種障礙,正是菩薩行的資糧,透過世間法的磨練,成就智慧和慈悲,就能淨化自心、創造有智慧、慈悲、福德的莊嚴淨土。人間已然有六道之別,六道眾生的流轉輪迴的種種狀態,是內心迷惑的顯現,根源就在我們的心。了解六道的因緣,以及受生的經過和生命的出生業力,當下的五蘊身心,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廣集無邊福智功德珍寶,並修習甚深的空觀,就是實踐真正得到法寶利益的真實菩薩行,真正莊嚴菩薩道的圓滿。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75181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