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現代社會,「公司」已成為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織。全球化乃大勢所趨,各地不同的公司接觸愈趨頻繁,公司本身有不同持份者,各種紛爭衝突難免發生。公司法一方面確立公司法律地位及功能,如法人地位、責任性質及股份轉讓限制;另一方面保障平衡各方利益,以合理的方法解決糾紛。整體而言,公司法可令大眾對公司更有信心,向公司投資及與其交易,亦促進公司發展,加強經濟穩步發展。
近年中國、香港及台灣三個華人地區,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關係日益密切。縱然如此,基於法制及文化等差異,三地之公司法律發展步伐方向不同,以致有關法律條文及詞彙不盡一致。香港回歸中國後,按照《基本法》繼續採用英國普通法。內地與台灣則屬大陸法體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來源。故此,三地法律詞彙有諸多相同相異之處,實值得深入研究。
目錄
甲部 公司法主要詞彙
第一章 導言
01 Company 公司/公司/公司、企業
第二章 公司成立
02 Separate Legal Entity 獨立法律實體/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公司之法人地位
03 Contracts Made before Company’s Incorporation 公司成立為法團前訂立的合約/為設立公司⋯⋯對外簽訂合同/未經設立登記⋯⋯以公司名義經營業務或其他法律行為
第三章 公司內部管理
01 Board of Directors 董事局、董事會/董事會/董事會
第四章 公司融資
01 Equity Financing 股本融資/增加註冊資本、股權融資/增資
02 Debt Financing 信貸通融、債務融資/債務融資/舉借債務
03 Listed Issuer’s Obligations to Disclose 上市發行人披露責任/發行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義務/公開發行公司資訊揭露義務
第五章 公司外部管理
01 Receivership 接管/管理/破產管理
02 Corporate Rescue 企業拯救/企業重整/公司重整
03 Liquidation / Winding Up 清盤/清算/清算
第六章 公司未來趨勢
01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業社會責任/公司⋯⋯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善盡社會責任
乙部 英漢詞彙對照表
序/導讀
《兩岸三地公司法主要詞彙》是筆者所編著「法律翻譯系列」 之第三部著作。能於短短三年半內為「法律翻譯系列」出版三部民事法的著作,筆者深感欣慰。在2014及2015年,該系列之第一部《兩岸三地合約法主要詞彙》與第二部《兩岸三地侵權法主要詞彙》分別於兩屆香港書展上推出,讀者反應理想。筆者亦於過去兩年應香港翻譯學會之邀請,在商務印書館舉辦的講座講解二書之內容,出席的讀者有翻譯界和法律界的專業人員,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士。《兩岸三地公司法主要詞彙》繼承前兩本著作之特色,理論與實用並重,以淺白流暢的文字介紹公司法概念,尤其是普通法的概念,期望能協助業界之翻譯及起草工作,加強中港台之法律及商業交流。在三地商務往來頻繁的今天,本書闡釋三地主要公司法詞彙,以至兩大法系之主要原則,作用尤為重要。書中列舉相關法條及案例,並輔以媒體及新聞稿等例句,一以解疑,二以辨異,三以致用,四以明理,亦求趣味盎然。
書中第二部分收集並整理了三地共130個中文譯詞,為實務翻譯工作提供參考。本書無論對法律界人士、法律翻譯人員乃至各界的專業研究人士,皆能在實際工作中發揮積極的啟迪和參考作用。
本書分為甲、乙兩大部分。甲部以香港普通法概念為基礎,重點分析中港台共11個公司法詞彙,並按三地現行公司法之歷史來源、成立、管理、融資及社會責任各方面,分為六章。第一章〈導言〉界定「公司」 (“Company”) 一詞之涵義,論述中國古代商業法律之歷史、現代中國引進西方公司法之背景、三地法律差異及近年發展趨勢等。第二章〈公司成立〉介紹兩個詞彙,即「獨立法律實體」 (“Separate Legal Entity”) 及「公司成立為法團前訂立的合約」 (“Contracts Made before Company’s Incorporation”)。第三章〈公司內部管理〉有「董事局 / 董事會」 (“Board of Directors”) 一詞。第四章〈公司融資〉共涵蓋三個詞彙,即「股本融資」 (“Equity Financing”)、「信貸通融」 (“Debt Financing”) 及「上市發行人披露責任」(“Listed Issuer’s Obligations to Disclose”)。第五章〈公司外部管理〉亦涵蓋三個詞彙,分別為「接管」 (“Receivership”)、「企業拯救」 (“Corporate Rescue”) 及「清盤」 (“Liquidation/Winding Up”) 。最後一章〈公司未來趨勢〉,則詳述三地之「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上各章之中文翻譯皆源自香港,至於中國及台灣之翻譯及用語,各章內文會逐一羅列並舉。
第二部分是英漢詞彙對照表,共收錄了130條中港台英漢公司法的詞彙,較以往兩書收錄者為多,引用的法例及詞典資料亦更為豐富,俾便讀者更多了解詞彙之不同來源及相關譯詞。詞彙表為法律起草和翻譯實務工作提供參考,以香港普通法之公司法概念為基礎,據雙語法例及字典共列出130條中英對照的詞條,再加入中國與台灣相關的詞彙整合而成。詞彙表旨在提供三地公司法之中文翻譯「功能對等詞」(functional equivalents),亦涵蓋部分詞彙在公司法範疇以外之翻譯,由於三地詞彙在法理及一般意義上皆有差別,讀者必須慎加選擇、精準使用。
筆者特別鳴謝香港城市大學多位同學熱心協助,使本書順利出版,其中主要包括麥俊強、李懿律、潘穎強、莫家榮、蔡安兒、王一、魏帥、溫喆恆、畢思明、鄭靖思、黎凱鈴、鍾韻盈、林詩虹、李一喬、李亞男及許若薇。此外,十分感謝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副社長陳家揚先生、編輯陳明慧小姐、編輯助理吳穎琛同學(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及傳譯主修),以及市務及宣傳主任郭惠菁小姐為本書設計、排版及推廣。
回顧過去一年,法律翻譯在香港持續發展。香港恒生管理學院於去年九月開辦全新的「商業及法律翻譯碩士課程」,實屬香港工商管理教學之創舉。感謝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的方梓勳教授、冼景炬教授及李劍雄教授邀請筆者擔任校外評審,讓本人了解該課程部分學科之嶄新內容,並有機會提供意見。去年十一月中旬,香港翻譯學會假香港大學舉辦題為「翻譯與專業」研討會,慶祝學會成立45周年,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在致辭時說明,近年雙語法例起草工作採取淺白語文風格 (plain language drafting style),務求達致「清晰簡潔、明白易懂」之目標。此乃香港法律界近年採納的語言新風格,值得關注。語言與語用必須與時俱進,實為時代大勢所趨。展望香港雙語法制的未來,筆者十分期待李劍雄教授編著的《香港雙語法制的現況與前瞻》(A Review of the Hong Kong Bilingual Legal System and the Way Forward)快將出版,該書集結多位業內專家最新的研究成果。
此外,筆者感謝香港翻譯學會的陳德鴻教授及李允熹先生去年三月邀請作專題講座演講,講述《兩岸三地侵權法主要詞彙》一書的內容。感謝謝聰教授的邀請,於去年五月在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作公開講座,惜當日因校內有天花倒塌事件而取消,講座改於今年五月舉行。感謝金聖華教授邀請出席去年八月之新書發布會,讓筆者明白做翻譯的人知性特別敏銳,能把生命中看似簡單的事請一一記錄下來,化作感人的作品、生命的智慧。在本書出版之際,筆者剛剛在神州大地展開新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內地科技和專利翻譯的實務工作,大開眼界視野,並結合理論與實踐,在此感謝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院長顧陽教授和副院長王立弟教授積極開拓專業口筆譯課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深圳特區,讓內地同學和三地老師與社會一同成長。三年半內出版三本專著,過程雖然非常艱巨,但主恩格外豐富,特別感謝家人和摯友支持,以及陳平教授、劉宓慶教授、陳善偉教授、鄒嘉彥教授、冼景炬教授、朱純深教授、潘海華教授、劉美君教授、李弘祺教授、李德鳳教授、魏慶瑜小姐所給予的協助和鼓勵。
《聖經 • 傳道書》第7章第8節言道:「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在大中華地區,法律翻譯只是剛剛起步,有諸多問題尚待解決,未來發展如何,取決於我們今天注入的正能量和專注度,並且努力不懈。
本書如有疏解、錯漏等不足之處,懇請各界專家人士賜教指正。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