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女性有如現代建築的鬼魂,無所不在,影響深遠,但很奇怪地總是隱而不見。──建築史家 科洛米納(Beatriz Colomina)
建築無關乎性別,
但以女性性別特質所發展出的設計美學與照顧倫理的想像,
卻可讓建築設計的初衷回歸到使用者身上……
先來聽聽幾個故事……
20世紀初,強調男女平權的德國包浩斯學校宣稱男女均可入學,但校內「建築工坊」卻完全禁止女性選課,而將女性分配到「陶藝工坊」或「紡織工坊」。
未曾接受過建築科班訓練、卻設計出被現代主義建築視為經典瑰寶的海濱別墅E-1027,連柯比意的薩伏伊別墅五項原則都可見與其相符之處;一些建築史家認為,愛琳.葛瑞(Eileen Gray)對E-1027的貢獻,長期被其建築師伴侶刻意淡化……
第一位進入巴黎美術學院修習建築專業的女性;第一位於美國西岸開業女建築師;第一位獲「美國建築師協會」(AIA)金獎的女性得獎者;創造了許多第一的朱利雅.摩根(Julia Morgan),在其將近八百座建築作品,多數均已指定或登錄為全美國或加州的歷史建築,摩根或許是作品被指定為紀念性建築物最多的建築師之一!
被歷史淹沒與曲解的女性故事太多,在強勢英雄史觀的建築史裡,被抛諸腦後的女性建築設計先驅更是不在話下。本書不只重現女性建築大師的故事,透過這些女性在那樣的時代裡,因文化與結構性因素造成她們進入建築設計領域的障礙,所展現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及作品,使女性主義與建築產生對話。而由這些故事與作品中可以反芻出,因為女性生理性別經驗的貼心設計,建築設計可以如何展現有別於主觀價值的美學?藉此抛出反思:讓使用者說話,回歸到建築是活生生的人在這個空間裡有溫度的生活的總和,而不只是冰冷的線條與大師光環的設計。
目錄
【推薦序】
現代建築的女鬼、太太與天后/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期許設計專業女性身影之重建/夏鑄九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建築,一個女性化的事業/張清華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為當前營建環境力挽狂瀾的女性主義/劉可強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導讀】
不只是粉紅色的圓弧/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序曲 故事是這樣開始寫的
被淹沒與扭曲的女人歷史
女性主義與建築到底有什麼關係?
第一章 重新想像女性與設計的邂逅
問號的起點:我們是如何相遇的?
設計專業中的女性身影
思想與行動並轡而行:女性主義理論與空間理論的對話
女性主義建築史詮釋與分析架構試擬:幾個建築史研究的線索
藍圖,是這樣畫的:本書寫作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女性與建築設計教育
為什麼要討論建築教育?從教育到專業建構的過程
掙脫父權社會綁縛的繆思:早期女性設計先驅者的受教圖像
歷史的偶然或必然?MIT景觀建築課程與劍橋學校
從隔離到專屬:WSPA與一場女性主義的實驗?
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啟發
重新思考專業邊界與核心價值
第三章 女性與建築設計專業
女人跟建築有什麼關係?
女性是繆思?從女性業主到女性建築師
母體:一個女性主義的設計群體
小結:回到以使用者為核心的建築專業價值
第四章 特立獨行的時代女俠:愛琳.葛瑞
被歷史遺忘的設計先鋒──愛琳‧葛瑞
貴族出身的葛瑞女爵與輾轉藝術學習之路
邁向獨立創作之路:漆器工藝的文化交融與創新
居家空間與家具設計的整合:初試啼聲與一鳴驚人
藝廊Galerie Jean Désert的誕生:從匠人身分走向公共領域
E-1027:葛瑞與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關係
葛瑞對現代主義建築美學的評價
不停超越時代的設計先鋒
第五章 積極開創的紀錄締造者:朱利雅‧摩根
叫我第一名:終生顛覆傳統束縛的朱利雅.摩根
積極爭取進入建築專業窄門的時代女性:從求學到就業的路途
創業維艱的女性建築師獨立執業之路:生理女性擁有優勢?
美國的手工藝運動與摩根的美學表現
發展女性組織?YWCA阿斯洛馬會議中心
學院建築或是學院派設計風格?柏克萊大學女子體育館與女子俱樂部
顛覆女大師論述?或是重新塑造何謂建築師論述?
第六章 室內設計專業之浮現:愛莉絲‧德沃芙
影響「室內設計」「專業化」進展之關鍵人物
愛莉絲.德沃芙生平概述
室內設計專業浮現之社會情境與歷史分析
從「品味」建構到「專業」構成
空間美學分析:德沃芙設計風格的挑戰與創新
德沃芙設計主張中的性別意涵
從機能到居家空間品味的打造
第七章 女性主義的認識論介入
從生態女性主義到深度生態學的重新發問
從安藤忠雄到貝聿銘:東方建築美學符碼再現?
是男性原則或女性原則的問題?從集合住宅再思建築美學
女性主義的認識論介入
參考文獻
序/導讀
【推薦序1】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性別研究的取向,的確不只是要讓天后重見天日,也強調認可女性在其他層面對於建築的貢獻。本書就特別凸顯建築設計的複雜環節,讓無所不在的女鬼一一現身──建築學校裡的女老師、看重女性設計的贊助者,設計師要面對的業主與使用者──而這些人經常是家庭主婦與媽媽。
【推薦序2】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作者由三個面向:建築師的社會角色及社會參與,性別角色、照顧倫理與建築設計,性別經驗差異到對環境主觀知覺經驗等三個面向擬定女性主義建築史的詮釋假說。對台灣為父權價值所封閉而不知反省的建築教育與建築實務界而言,本書都有邁出第一步的作用。
【推薦序3】
張清華/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從寶寧的書裡,我們看到很多傑出有貢獻的女性建築家在不同時代所重視不同價值的洪流中淹沒,本書啟發我們思考什麼才是建築及設計界所關心及思考的價值,以及未來在相同的情況下,不論是性別或年齡可以不吝給予適時的肯定與鼓勵以讓設計價值可以多元發展。
【推薦序4】
劉可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本書中有一個段落特別值得省思,即剖析設計思潮在時代間的演進與轉化,更重要地是看見在轉化過程中女性專業者的角色經常是被忽略的。有趣的是,若由女性主義觀點來解讀這段歷史,男性建築師如柯比意宣稱機械時代的來臨,愛琳.葛瑞則強調房子不是機器,而是一個生活的儲藏庫,她更精準地批評男性建築師的房子是沒有靈魂的,這是女性主義的立場。
【推薦序5】
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女性主義的建築設計發問,就不僅在於發掘和崇仰開天闢地的女性大師,讓她們獲取跟男性同儕一樣的應得榮耀,以此作為振奮後繼者信心和熱情的先驅典範。殷寶寧教授關心的是,鑲嵌在社會中的性別化處境,以及通過設計手段而予以改善的可能。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