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中國禪門軼事,揭露古代修行有成的高僧及居士們的修行事蹟!
★書中集結作者王薀老師四十年來尋師訪道所獲得的實修精要!
★以最有脈絡體系的方式,闡述佛教思想如何貫穿中華歷朝文化,所帶來的燦爛變遷。
《內容簡介》
佛教與其他宗教相比,其珍貴之處在於佛滅度後所集結之「大藏經」,但卷帙浩繁,現代人只能望而生嘆!作者王薀老師集結四十年來詢師訪道,與多位不同居士、高僧的往從過從中,獲得佛法及宗門的要解精義,更將佛法義理用更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是現代人之所需,能閱讀者得浸潤心靈之靜好,喜於守護身、口、意之圓滿,更能進於無說無示的不二之路。
禪宗從數百年間宗下達摩東來,一花五葉,如縷如絲星羅棋布般深入神州大地,從達摩的付法,二祖的斷臂⋯⋯自此宗門全體大用的開悟祖師輩出,煥燦絢爛,同時也形成了中國文化間道德文章之輔助,間接也匡扶了各朝代禮教的興起,更有歷代間之帝王、侯爵、將相、文豪學士、騷人雅客、林間羽士⋯⋯與宗門大德相逢相遇,交織出無數耀目火花!
末法時期難有前人的悟道環境及值遇禪門明師的機遇,但本書能帶你一窺往昔宗門內的典故風采以及禪門要旨,從佛陀所遺留的摩尼珠寶三藏十二部經裡面,掌握一探實相之面貌。
◎黃庭堅信佛深入
黃庭堅接觸禪宗的時間頗早,尤以和黃龍派禪師都有往從,只是此時算是少年得意,尚未遭受命途的撥弄,所以難稱深入。但考其源脈,應是在其喪母丁憂期間體悟無常,方始漸有深入於禪經,漸漸地更頻頻與江淮附近名僧多有親近,如佛印禪師便是影響其思想較深者,並且自己也效法古德,隨機接引親友同儕,或聽經聞法,或行諸功德⋯⋯。
◎裴休入悟「現在何處?」
裴休一見到雲水禪師便單刀直入,請示生死大事,豈料裴休未及開口,那雲水僧便高喝一聲,大叫裴休的名字,裴休也自然地回應,雲水僧再度大喝:「現在何處?」就在當下,裴休即入悟處,雀喜異常,原來高僧在此,頂禮再三。原來當時裴休所見,是當時聲名遠播的大開悟禪師黃檗禪師。
◎臨濟禪師動念即乖
臨濟禪師對他的弟子們在開示這句話的時候,意思是在講修行特別是參禪,重要的是要把平日裡所會去執著和攀緣的念頭,全部都要悉數消滅的意思,怎麼消滅呢?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這個意思就是說,從自己的嘴巴說出來的一切,全部都不算數,心裡邊稍微冒出一個念頭,就要給他一記悶棍,在一切時、一切地的起心動念,都看成是煩惱,而不是解脫的智慧。
◎由禪入淨法門同歸
後來根據他的門生對我提及詹老在其晚年由禪轉淨之時,透過老和尚的機緣,曾經遭逢到一位念佛有成的在家菩薩李老居士,這位老居士江蘇人士,早年亦曾皈依印光大師,李老居士受印光大師啟示啟發極深,印老曾說:「大劫臨頭,現在眾生都不能安心了,當下如果要自救救人,最重要的辦法是要大家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自己本身在行、住、坐、臥間,時時刻刻都要專念,還要處處念,同時也要勸導他人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要念,遇到不信從的人也不用勉強他,要知道,曉得念佛的人最後是要通向念佛的道路去,不念佛的人,暫時還是要留在背道而馳的路上。多念,多念,要緊!要緊!」
目錄
關於 王薀老師
出版社編輯序
學佛錄影說緣起
來果心繫出塵志
觀音顯靈護群生
直探心源啟神會
僧俗唱和譜佳話
逆境不退念佛心
金山法海顯神通
雷峰塔人蛇畸戀
裴休勸發菩提心
法海悲心度白蛇
傳心法要千年燈
永明倡禪淨雙融
不生不滅絕對境
白馬馱經回中土
至圓至頓彌陀法
龍舒畢生宗淨土
永明勤修法華懺
呂蒙正寫勸世文
護三寶未欺於暗
達摩一花傳五葉
誌公偈語指心源
萬法無常唯心造
七識立斷桶底脫
晚明三袁皆學佛
攀緣即是障道因
置心一處無所得
捐款刻經積功德
繫心念佛求解脫
淨土救世之寶筏
一切法皆是心法
開轉經輪福慧融
行住坐臥皆直心
了法身而真解脫
煙供本諸菩提心
修法要虔淨專一
真節專修法華經
序/導讀
出版社編輯序
佛陀留給後世眾生的法要,幾乎都集結在各個版本的「大藏經」之中,其內容之豐富為人類文化中最珍貴的寶藏。
目前漢傳佛教通行藏經版本,多以北宋宋太祖開寶四年所開始刻印的《開寶藏》為基礎,由《開寶藏》的5千餘卷,經過歷朝歷代的增補翻譯,到了近代的《大正新修大藏經》,已經共收集3千4百多部經,1萬3千餘卷,並達8萬多頁。而在藏傳佛教的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中,對於金剛乘的經典及論述,比漢傳大藏經更全面,亦蒐羅佛教經論4千5百多種。其他如南傳大藏經(巴利語系三藏)等,亦有許多漢傳佛教所無之經論,可見得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之深廣浩瀚!
如此珍貴的寶藏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卻是少有機緣展讀全貌,甚至因文字的阻隔而失去了展閱的想法,錯失了拂拭自己久蒙塵埃心鏡、得嘗清涼滅 卻煩惱火妙藥之良機。王薀老師以其三十餘年教授佛法的經驗,明白目前學人的問題在於無法深入經藏,更無法下定學佛之決心,便以自身修學佛法四十餘年之寶貴經驗,將所見人事之點滴,結成文章,冀以先賢為法忘軀之事蹟,激勵後世學子習佛之熱忱。
書中將佛教傳入中土的源流析縷分述,與中華文化的流衍絲絲入扣。自漢明帝夢金人伊始,遣派使者赴天竺返朝之後,白馬寺為漢傳佛教譯經之濫觴,攝摩騰、竺法蘭二位大師發甚深菩提心,於是《四十二章經》出;到了東晉,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創立蓮社,當時著名的詩人陶淵明和道教高功陸修靜均是常訪於東林寺之常客,三笑亭之軼事仍傳頌至今;魏晉南北朝,鳩摩羅什來到了長安,皈依信眾達數千人,諸公皆恭敬侍奉如佛,所譯經典無數,如《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皆為佛子日誦課讀之本;北魏太武帝轉佛向道,一切的佛像、圖騰、經典全部都被破壞焚燒殆盡,所有出家人不管老幼,全部都被驅逐離寺,此為毀壞佛法之浩劫;但到了梁武帝,又有了另外一番的氣象,日後和眾生有緣的《梁皇寶懺》藉由此因緣遞傳後代⋯⋯。
老師以此波瀾壯闊之脈絡,引領讀者如登泰山之高一覽眾山之美,得窺廟堂之深奧。而其中又時而添加二三老師所見聞之開解心語,配合書中先賢往事,頓消塵勞煩苦,心中自然生起超然世外之想,日常所見所聞直如海波浮漚,心胸為之開闊,亦不限於蝸角寸光,讀之令人興味盎然,不忍掩卷,值得吾人一再捧讀!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