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福音廣播宣教士林張嘉禎敘述她一生追隨主的經歷。她幼年與家人遭逢戰亂,更因父親是祕密特務,從事情報工作,曾一度被囚,家人的生活全無安全感可言。但在大時代的不安中,神的恩手卻暗暗保護著她,使她終於得到心靈的喜樂與安寧。隨後她遇見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林本立牧師,在神奇妙的帶領中,他們展開了福音廣播的事工;足跡踏遍琉球沖繩、新加坡、香港、美國與中國大陸。她這一生有述說不完的故事,在在彰顯了神的大能與拯救;她的故事是關乎所有神兒女的奇蹟見證,讓我們看見上帝的愛是永不止息的。                        
					
				目錄
						【推薦序一】機會之門∕哈洛德.杰.賽勒博士 
【推薦序二】藉廣播、傳福音、到地極∕于厚恩
【推薦序三】走過人生,事奉上帝的精采見證∕林治平
PART Ⅰ 亂世中的童年:我的成長故事
第一章 呱呱落地
第二章 患難童年
第三章 在台灣的生活與面臨抉擇
第四章 神的豐足
第五章 燈下佇立一青年
 
PART Ⅱ 踏上蒙召的道路
第六章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第七章 異鄉朝聖客
第八章 建置家業
第九章 美國到新加坡
第十章 相隔兩地:美國加州和新加坡
第十一章 諸多改變
第十二章 痛失親人
 
PART Ⅲ 邁入新階段:退而不休
第十三章 主愛協會初始
第十四章 服事深入中國
第十五章 事工的拓展
PART Ⅳ 我的家人
第十六章 我們的兒孫與朋友
第十七章 海島歌聲/林本立牧師的見證
				【推薦序二】藉廣播、傳福音、到地極∕于厚恩
【推薦序三】走過人生,事奉上帝的精采見證∕林治平
PART Ⅰ 亂世中的童年:我的成長故事
第一章 呱呱落地
第二章 患難童年
第三章 在台灣的生活與面臨抉擇
第四章 神的豐足
第五章 燈下佇立一青年
PART Ⅱ 踏上蒙召的道路
第六章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第七章 異鄉朝聖客
第八章 建置家業
第九章 美國到新加坡
第十章 相隔兩地:美國加州和新加坡
第十一章 諸多改變
第十二章 痛失親人
PART Ⅲ 邁入新階段:退而不休
第十三章 主愛協會初始
第十四章 服事深入中國
第十五章 事工的拓展
PART Ⅳ 我的家人
第十六章 我們的兒孫與朋友
第十七章 海島歌聲/林本立牧師的見證
序/導讀
						  【推薦序一】
機會之門
透過與「國際指標基督教使團」和遠東廣播公司,以及「敞開的門」的安德烈弟兄合作,我有幸認識了林張嘉禎師母,多年來我們有著良好的配搭事奉。自從1997年第一次造訪中國,我的心就沉甸甸地掛念著中國尚未認識主的廣大群眾。
我永遠忘不了曾經被帶進一條黑巷子裡,衣領豎得高高地儘量遮住我的臉,妻子達琳和我被領進一棟搖搖欲墜的建築物裡,爬了好幾層樓。接待我的人輕輕地敲一扇門,裡面的人開個門縫,瞧瞧我倆。家主見我們很和善,這才迎我們進屋。
我估計那時候每二十五萬個中國基督徒才能擁有一本紙本聖經。這時,我猛然地覺悟到了語音的力量,顯然無線電能跨越多重障礙。比如,我們廣播項目中有「靜思主道」是讀聖經─讀得很慢,慢到讓聽眾能有足夠的時間把所聽見的完整地寫下來,以補救聖經不足的缺憾。
成千上萬的中國信徒藏有小收音機就為了收聽上帝的道。與林本立牧師和嘉禎師母的相識,為我們一起在中國服事神,開啟了更多的機會之門。後來上帝把祂親愛的僕人本立召回天家,嘉禎仍勇往直前,承接了影響多人生命的「主愛協會」的負責人使命。
我是主愛協會董事會主席,為著嘉禎已經成就的,我感謝主,並且深信她和本立建立的工作將繼續影響成千上萬中國人的生命。
──主愛協會董事會主席 / 哈洛德.杰.賽勒(Harold J. Sala)
【推薦序二】
藉廣播、傳福音、到地極
遠東廣播(良友電台)是自1949年以來,對中國進行福音廣播最重要的機構,而其中最重要的華人推手就是林本立牧師伉儷,本書是由林張嘉禎師母所寫作,她記載下的歷史故事,不只是白紙黑字的描述,更是她和林牧師一生服事的真實腳步。
遠東廣播公司對中國所做的廣播節目,過去是透過五間不同地區的錄音辦公室,所合作製播而成,這五間錄音辦公室分別是:美國遠東中國事工部、香港遠東、新加坡遠東(目前已經暫時停止事工)、加拿大遠東、台灣遠東。其中美國遠東中國事工部、香港遠東、新加坡遠東,林牧師都直接參與了建立和發展的工作;加拿大遠東及台灣遠東,林牧師也非常關心並常掛於心。
若說「中國福音廣播的重要神僕」,林本立牧師伉儷絕對是名列其中的重要人物!
談到林本立牧師伉儷與遠東廣播公司的淵源,可追溯到1959年,當年林牧師在琉球沖繩島上,成為遠東廣播公司的宣教士,以他土木工程的專業背景,協助建立向中國廣播的福音廣播電台。1971年林牧師伉儷更被美國遠東差派至香港遠東擔任地區主任,而他也是第一位中國籍的地區主任。1971至1974年間,林牧師更是積極四處募款購地,為建立香港遠東而奔走努力的重要功臣。
1974年林牧師赴美進修,後因新加坡遠東需要地區主任的繼任人,林牧師伉儷又再受派任接替新加坡遠東地區主任,他們夫妻甚至當時因孩子求學之故,必須將孩子們留在美國請弟兄姊妹代為照顧,與孩子們分開了十年。他們為了服事而犧牲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林牧師到了新加坡,不只使新加坡遠東同工的服事水平得以提升,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專心服事;也再次募款籌建了現代化的廣播大樓,同時師母也擔任節目主任,與林牧師一起幫助新加坡遠東更上一層樓!
1988年,為因應「1997香港回歸中國」之變數,香港的盧家馼牧師找台北信友堂沈正牧師籌設台灣遠東。1989年,台灣遠東於是成立;那時並在加拿大兩岸分別增加一錄音室。1988年,在美國的林牧師伉儷,看到美國有許多專業的中國人,他們也可以用其聲音與專業來服事自己的同胞,故在洛杉磯美國遠東下成立了中國事工部。
中國福音廣播的重要神僕─林本立牧師伉儷,在華人宣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遠東福音會不只是「藉廣播、傳基督、到地極」,更藉著「各式多元媒體」作主在這世上的傳聲筒。2016年微電影當道,我們便開始製播一系列的微廣播事工,以短小精的模式來製播優質節目;2020年更製作名為「遠東廣播」的手機應用程式;2021年我們全面開展了各式Podcast節目,盼能不負主託及繼續林本立牧師伉儷那忠心又有見識的服事榜樣!
──台灣遠東福音會總幹事 / 于厚恩
【推薦序三】
走過人生,事奉上帝的精采見證
一口氣讀完了林張嘉禎師母的回憶錄─《在衪翅膀的蔭下》這本書。林師母是一位終身從事福音廣播工作的宣教士,也是我所尊敬佩服的嫂嫂。翻閱她寫的這本回憶錄,好像觀賞一部快速呈現的影片,一個鏡頭緊接著另一個鏡頭,清楚看到那位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祂小心翼翼、鉅細靡遺地引領保護我們,祂真是那位奇妙掌管一切的主。
我出生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哥哥本立比我年長五歲,在那個日本侵華的戰亂時期,「逃難」這兩個字可以說是那個年代成長的人的共同印記。在我的記憶印象中,一生下來就是一連串的逃難,除了逃難、還是逃難。其他細節都是模模糊糊的印象。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聽家人描述,我一生下來就被母親抱在懷中逃難。記得有一次在群眾慌亂驚呼:「鬼子來了!」的匆忙緊張聲中,我們全家什麼都沒拿就爬上一部軍用大卡車逃難。
沿途車輛擁塞,四面八方都是難民。兩手空空、一無所有的難民,餓著肚子擁成一團,不要說食物,連喝的水都沒有。我的一個小妹就因為沒有水沖泡牛奶,而在母親懷中餓死。我與哥哥在到達安全地點後,也都餓得奄奄一息,連站都站不住地倒臥在地。另有一次在一個名叫金城江的火車站上,全家人擠在火車頂上逃難,忽然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原來是意外事件引發了炸彈爆發。我們從車頂上翻滾跳下,在一片黑暗中,彼此拉著手衝刺奔逃。
第二天一大早才發現,我們就處身在一些殘破的屍塊當中。這兩次特殊的經驗是我與哥哥不能忘記的童年回憶。其他的時日留下的記憶,就是不停地換地方逃難。對我而言,所謂的童年,就是糊里糊塗地跟著親人,一站又一站地跑了許多不同的地方。
哥哥比我大五歲,逃難沿途如有可能,父母總會想盡辦法送他去學校讀書,我們兄弟相處的時間就更少了。抗戰勝利以後,我們有一段短時間住在漢口,哥哥卻渡過長江去武昌實驗中學住校就讀。在我最需要一位大哥哥陪伴成長的日子中,我們見面的機會卻更少更難了。
就我模糊的記憶中,那時為了收集少見的彩色印刷聖經故事圖片,我曾接觸過教會主日學,也把一些漂亮的彩色故事圖片送給不常見面的哥哥。緊接著國共對立,爸爸必須隨軍遠行、各地征戰。為安定軍心,軍方決定將眷屬先行遷居台灣。我們全家只好放下盼望許久的安定日子,於1949年搭乘空軍軍機扺達嘉義,旋即轉移至虎尾,入住一大片甘蔗田中存放甘蔗的倉庫中。
哥哥那時已經十六、七歲,由於四處流浪,他常調侃自己:「讀遍大江南北,卻沒有一張小學、初中畢業證書。」於是哥哥下定決心自修,以同等學歷報考台南二中,竟獲高分錄取,隻身一人逕赴台南二中苦讀。一年半即以優異成績,得到台南二中所頒哥哥生平第一張畢業證書,令人稱羨不已。
那個時候還沒有聯考制度,哥哥報考了幾所知名的大學,均以高分錄取。而同年小學畢業的我,卻在中學招生的榜單上,名落孫山遍尋不著。那真是一段難熬難過的日子。
住在眷村中,人際關係十分緊密,隣居朋友隨時過門而入,難免會對哥哥每考必中,恭喜讚美一番。也會順便看一眼窩在房角桌邊的我,叫一聲:「加油!」你相信不相信,這時的我往往會在尷尬的情緒中湧出一片舒適,甚至略帶驕傲的快感─我有位了不起的哥哥!
那年暑假,在爸爸陪同下,我跑遍了台南、岡山、高雄,甚至遠至東港,參加不同的招生考試。深深體會到家人對子女教育的關心重視。幾天以後,報紙新聞揭露台南招生考試爆發弊案,我也是受害人之一,得以補發進入台南市中就讀。從此我們兄弟兩人南北分離,很少見面。而進入青春期發育的我,對成人社會的諸般現象,卻因此越來越充滿了懷疑、憤怒與反叛不滿,在學校中分幫結派、打架鬧事,逃學翹課、與老師作對,是個典型的問題學生。然而心底深處仍然一直探問著一些有關生命意義與價值相關的問題。卻始終找不到一個滿意正確的答案。
奇妙的是,那個時刻也正是哥哥在台北接觸基督信仰的初期階段。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記得有一年暑假,大家坐在竹籬圍成的院子中乘涼,月光閃閃、眾星環繞輝照,哥哥忽然攤開一張白紙,對照天上的星座,對我們分析講解宇宙的奧祕、上帝的創造,使我驚訝不置。這是我一向崇拜的那位哥哥嗎?他不是一位學科學的人嗎?怎麼會相信有一位創造管理宇宙萬物的上帝呢?
從那次以後,他就常常從科學的角度或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向我們介紹他的基督信仰。那時我們一家五口人,只有他一人是基督徒。爸爸往往從儒家中國傳統提出理性質疑,更對中國近代史中列強對中國的侵犯騷擾,歸罪於基督信仰;媽媽則從民間信仰習俗,過著她習慣的傳統華人日常日子。哥哥的生活圈雖多半在台北,想要向家人宣教,殊為不易,但是他從不忘記:「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終必得救。」的應許,鍥而不捨地向家人宣講見證福音。尤其在認識嫂嫂以後,更是二人齊心,向家人宣講見證福音,甚至放下工程師穩定優厚的待遇,憑信心應允支持我讀大學的生活費、走上一條完全憑信心宣教的道路。
嫂嫂在《在祂翅膀的蔭下》這本書中,年屆八十八歲的嫂嫂把她與哥哥一生交往的情節故事、事奉上帝的恩典經驗,作了一番完整的追憶和見證,讀來引人入勝,感人至深。謝謝你!嫂嫂!我相信你們走過人生、事奉上帝精采真實的見證,會輾轉傳衍在宣教歷史的洪流中。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終身志工 / 林治平
				機會之門
透過與「國際指標基督教使團」和遠東廣播公司,以及「敞開的門」的安德烈弟兄合作,我有幸認識了林張嘉禎師母,多年來我們有著良好的配搭事奉。自從1997年第一次造訪中國,我的心就沉甸甸地掛念著中國尚未認識主的廣大群眾。
我永遠忘不了曾經被帶進一條黑巷子裡,衣領豎得高高地儘量遮住我的臉,妻子達琳和我被領進一棟搖搖欲墜的建築物裡,爬了好幾層樓。接待我的人輕輕地敲一扇門,裡面的人開個門縫,瞧瞧我倆。家主見我們很和善,這才迎我們進屋。
我估計那時候每二十五萬個中國基督徒才能擁有一本紙本聖經。這時,我猛然地覺悟到了語音的力量,顯然無線電能跨越多重障礙。比如,我們廣播項目中有「靜思主道」是讀聖經─讀得很慢,慢到讓聽眾能有足夠的時間把所聽見的完整地寫下來,以補救聖經不足的缺憾。
成千上萬的中國信徒藏有小收音機就為了收聽上帝的道。與林本立牧師和嘉禎師母的相識,為我們一起在中國服事神,開啟了更多的機會之門。後來上帝把祂親愛的僕人本立召回天家,嘉禎仍勇往直前,承接了影響多人生命的「主愛協會」的負責人使命。
我是主愛協會董事會主席,為著嘉禎已經成就的,我感謝主,並且深信她和本立建立的工作將繼續影響成千上萬中國人的生命。
──主愛協會董事會主席 / 哈洛德.杰.賽勒(Harold J. Sala)
【推薦序二】
藉廣播、傳福音、到地極
遠東廣播(良友電台)是自1949年以來,對中國進行福音廣播最重要的機構,而其中最重要的華人推手就是林本立牧師伉儷,本書是由林張嘉禎師母所寫作,她記載下的歷史故事,不只是白紙黑字的描述,更是她和林牧師一生服事的真實腳步。
遠東廣播公司對中國所做的廣播節目,過去是透過五間不同地區的錄音辦公室,所合作製播而成,這五間錄音辦公室分別是:美國遠東中國事工部、香港遠東、新加坡遠東(目前已經暫時停止事工)、加拿大遠東、台灣遠東。其中美國遠東中國事工部、香港遠東、新加坡遠東,林牧師都直接參與了建立和發展的工作;加拿大遠東及台灣遠東,林牧師也非常關心並常掛於心。
若說「中國福音廣播的重要神僕」,林本立牧師伉儷絕對是名列其中的重要人物!
談到林本立牧師伉儷與遠東廣播公司的淵源,可追溯到1959年,當年林牧師在琉球沖繩島上,成為遠東廣播公司的宣教士,以他土木工程的專業背景,協助建立向中國廣播的福音廣播電台。1971年林牧師伉儷更被美國遠東差派至香港遠東擔任地區主任,而他也是第一位中國籍的地區主任。1971至1974年間,林牧師更是積極四處募款購地,為建立香港遠東而奔走努力的重要功臣。
1974年林牧師赴美進修,後因新加坡遠東需要地區主任的繼任人,林牧師伉儷又再受派任接替新加坡遠東地區主任,他們夫妻甚至當時因孩子求學之故,必須將孩子們留在美國請弟兄姊妹代為照顧,與孩子們分開了十年。他們為了服事而犧牲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林牧師到了新加坡,不只使新加坡遠東同工的服事水平得以提升,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專心服事;也再次募款籌建了現代化的廣播大樓,同時師母也擔任節目主任,與林牧師一起幫助新加坡遠東更上一層樓!
1988年,為因應「1997香港回歸中國」之變數,香港的盧家馼牧師找台北信友堂沈正牧師籌設台灣遠東。1989年,台灣遠東於是成立;那時並在加拿大兩岸分別增加一錄音室。1988年,在美國的林牧師伉儷,看到美國有許多專業的中國人,他們也可以用其聲音與專業來服事自己的同胞,故在洛杉磯美國遠東下成立了中國事工部。
中國福音廣播的重要神僕─林本立牧師伉儷,在華人宣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遠東福音會不只是「藉廣播、傳基督、到地極」,更藉著「各式多元媒體」作主在這世上的傳聲筒。2016年微電影當道,我們便開始製播一系列的微廣播事工,以短小精的模式來製播優質節目;2020年更製作名為「遠東廣播」的手機應用程式;2021年我們全面開展了各式Podcast節目,盼能不負主託及繼續林本立牧師伉儷那忠心又有見識的服事榜樣!
──台灣遠東福音會總幹事 / 于厚恩
【推薦序三】
走過人生,事奉上帝的精采見證
一口氣讀完了林張嘉禎師母的回憶錄─《在衪翅膀的蔭下》這本書。林師母是一位終身從事福音廣播工作的宣教士,也是我所尊敬佩服的嫂嫂。翻閱她寫的這本回憶錄,好像觀賞一部快速呈現的影片,一個鏡頭緊接著另一個鏡頭,清楚看到那位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祂小心翼翼、鉅細靡遺地引領保護我們,祂真是那位奇妙掌管一切的主。
我出生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哥哥本立比我年長五歲,在那個日本侵華的戰亂時期,「逃難」這兩個字可以說是那個年代成長的人的共同印記。在我的記憶印象中,一生下來就是一連串的逃難,除了逃難、還是逃難。其他細節都是模模糊糊的印象。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聽家人描述,我一生下來就被母親抱在懷中逃難。記得有一次在群眾慌亂驚呼:「鬼子來了!」的匆忙緊張聲中,我們全家什麼都沒拿就爬上一部軍用大卡車逃難。
沿途車輛擁塞,四面八方都是難民。兩手空空、一無所有的難民,餓著肚子擁成一團,不要說食物,連喝的水都沒有。我的一個小妹就因為沒有水沖泡牛奶,而在母親懷中餓死。我與哥哥在到達安全地點後,也都餓得奄奄一息,連站都站不住地倒臥在地。另有一次在一個名叫金城江的火車站上,全家人擠在火車頂上逃難,忽然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原來是意外事件引發了炸彈爆發。我們從車頂上翻滾跳下,在一片黑暗中,彼此拉著手衝刺奔逃。
第二天一大早才發現,我們就處身在一些殘破的屍塊當中。這兩次特殊的經驗是我與哥哥不能忘記的童年回憶。其他的時日留下的記憶,就是不停地換地方逃難。對我而言,所謂的童年,就是糊里糊塗地跟著親人,一站又一站地跑了許多不同的地方。
哥哥比我大五歲,逃難沿途如有可能,父母總會想盡辦法送他去學校讀書,我們兄弟相處的時間就更少了。抗戰勝利以後,我們有一段短時間住在漢口,哥哥卻渡過長江去武昌實驗中學住校就讀。在我最需要一位大哥哥陪伴成長的日子中,我們見面的機會卻更少更難了。
就我模糊的記憶中,那時為了收集少見的彩色印刷聖經故事圖片,我曾接觸過教會主日學,也把一些漂亮的彩色故事圖片送給不常見面的哥哥。緊接著國共對立,爸爸必須隨軍遠行、各地征戰。為安定軍心,軍方決定將眷屬先行遷居台灣。我們全家只好放下盼望許久的安定日子,於1949年搭乘空軍軍機扺達嘉義,旋即轉移至虎尾,入住一大片甘蔗田中存放甘蔗的倉庫中。
哥哥那時已經十六、七歲,由於四處流浪,他常調侃自己:「讀遍大江南北,卻沒有一張小學、初中畢業證書。」於是哥哥下定決心自修,以同等學歷報考台南二中,竟獲高分錄取,隻身一人逕赴台南二中苦讀。一年半即以優異成績,得到台南二中所頒哥哥生平第一張畢業證書,令人稱羨不已。
那個時候還沒有聯考制度,哥哥報考了幾所知名的大學,均以高分錄取。而同年小學畢業的我,卻在中學招生的榜單上,名落孫山遍尋不著。那真是一段難熬難過的日子。
住在眷村中,人際關係十分緊密,隣居朋友隨時過門而入,難免會對哥哥每考必中,恭喜讚美一番。也會順便看一眼窩在房角桌邊的我,叫一聲:「加油!」你相信不相信,這時的我往往會在尷尬的情緒中湧出一片舒適,甚至略帶驕傲的快感─我有位了不起的哥哥!
那年暑假,在爸爸陪同下,我跑遍了台南、岡山、高雄,甚至遠至東港,參加不同的招生考試。深深體會到家人對子女教育的關心重視。幾天以後,報紙新聞揭露台南招生考試爆發弊案,我也是受害人之一,得以補發進入台南市中就讀。從此我們兄弟兩人南北分離,很少見面。而進入青春期發育的我,對成人社會的諸般現象,卻因此越來越充滿了懷疑、憤怒與反叛不滿,在學校中分幫結派、打架鬧事,逃學翹課、與老師作對,是個典型的問題學生。然而心底深處仍然一直探問著一些有關生命意義與價值相關的問題。卻始終找不到一個滿意正確的答案。
奇妙的是,那個時刻也正是哥哥在台北接觸基督信仰的初期階段。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記得有一年暑假,大家坐在竹籬圍成的院子中乘涼,月光閃閃、眾星環繞輝照,哥哥忽然攤開一張白紙,對照天上的星座,對我們分析講解宇宙的奧祕、上帝的創造,使我驚訝不置。這是我一向崇拜的那位哥哥嗎?他不是一位學科學的人嗎?怎麼會相信有一位創造管理宇宙萬物的上帝呢?
從那次以後,他就常常從科學的角度或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向我們介紹他的基督信仰。那時我們一家五口人,只有他一人是基督徒。爸爸往往從儒家中國傳統提出理性質疑,更對中國近代史中列強對中國的侵犯騷擾,歸罪於基督信仰;媽媽則從民間信仰習俗,過著她習慣的傳統華人日常日子。哥哥的生活圈雖多半在台北,想要向家人宣教,殊為不易,但是他從不忘記:「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終必得救。」的應許,鍥而不捨地向家人宣講見證福音。尤其在認識嫂嫂以後,更是二人齊心,向家人宣講見證福音,甚至放下工程師穩定優厚的待遇,憑信心應允支持我讀大學的生活費、走上一條完全憑信心宣教的道路。
嫂嫂在《在祂翅膀的蔭下》這本書中,年屆八十八歲的嫂嫂把她與哥哥一生交往的情節故事、事奉上帝的恩典經驗,作了一番完整的追憶和見證,讀來引人入勝,感人至深。謝謝你!嫂嫂!我相信你們走過人生、事奉上帝精采真實的見證,會輾轉傳衍在宣教歷史的洪流中。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終身志工 / 林治平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