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得獎作品內容簡介
「這就是建教人生,你要忍很多事情,要先體驗社會。
人家在念高中、在玩的時候,你就在職場上面乖乖工作,賺你的錢。」
台灣美髮建教合作第一手報導
揭開建教生為了夢想與生存,所付出的代價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得獎作品★
★附有32頁美髮助理工作小攝影集★
在台灣,不愛念書、不會念書的孩子
生在有錢人家,就是送出國念書
生在中下階層,就是去建教合作
建教合作號稱可以讓人技術、文憑、證照一次擁有
不必擔心繳不出學費,還有錢可以賺
它曾經被經濟弱勢、學習弱勢、家庭功能失常的孩子
當作一次希望、一個機會
但他們加入建教合作以後,每個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有些人的生命,的確因此有了不同凡響的價值
但更多的建教生,歷經的卻是夢想幻滅的殘酷
十五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
沒有社團活動、沒有寒暑假、沒有畢業旅行
他們付出青春年華,以為有朝一日可以成為設計師
他們咬牙苦撐,以為能夠習得一技之長
但有些人卻只能一直洗頭、一直做助理的工作……
建教合作曾是弱勢孩子脫離困境的一條出路,但為何美夢變成惡夢?
原本立意良善的制度,為何反而使人陷入火坑?
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作者展開美髮建教生研究,走訪台北、宜蘭、新竹、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尋找願意訴說自己生命故事的建教生,並將他們的故事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本書講述的是一群孩子如何成為建教生,以及他們成為建教生以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這些故事由家庭問題、經濟困境、教育不平等與勞動處境所交織而成。
他們的故事,是台灣底層孩子的縮影
他們是被家庭落下、被教育制度落下、被社會落下的孩子
聆聽建教生的說法,讓我們得以接近並理解,台灣中下階級的孩子如何在現實壓迫下,劈荊斬棘地殺出一條「生路」。
曾有人高喊,若店家不能依法辦理建教合作,不如就讓建教合作消滅。但本書作者卻希望它不要應聲倒下,而是能夠逐步修正,變成更好的教育制度。至於改變該從何開始?作者認為了解建教生是相當重要的第一步。
唯有了解建教生,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實質的幫助,讓制度與政策的設計為他們量身訂作,避免對於他們的幫助,仍圍繞著主流價值,使他們再次遭受主流價值的壓迫。
目錄
推薦序 頂上功夫,頂真人生/謝國雄
前言 直視受禁的世界
Part 1 建教人生
01 光榮的傷痕
02 兩個爸比兩個媽咪
03 成為她自己
04 我的設計師夢
05 髮廊才是我的家
06 遲來的畢業證書
07 勇敢抵抗的小小英雄
08 那不是我所想過往後的自己
Part 2 歡迎光臨建教合作
01 美夢起點
02 一技在身 受用一生
03 讓技術 跟全世界同步
04 變成高級上課族
05 招兵買馬
06 那份名單
07 建教生,動起來!
Part 3 在學校與髮廊之間
01 走進教室
02 前進實習
03 做中學,怎麼學?
04 建教經濟學I
05 建教經濟學II
06 賠了青春又折兵
07 我不是省油的燈
Part 4 掉漆的黃金計畫
01 誰是建教生?
02 他們是不是建教生?
03 黃金計畫
04 落漆的金仔
05 是學生?還是勞工?
06 半勞工
Part 5 不後悔成為建教生
01 建教生的生存之道
02 他們不是弱「視」
03 後來的他們
04 結論 扭轉乾坤
Part 6 後記
01 角落裡的微光
02 我們都知道的太少
03 用美的畫面,傳遞比美更重要的事/張國順
Part 7 美髮助理的日常工作與學習/張國順 攝影
序/導讀
序
直視受禁的世界
你聽過平行世界嗎?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相遇的人們,看似和我們沒什麼不同,但若與他們多交談一些,或更深入認識他們,便赫然發現,眼前這個人與你像是來自不同世界的人。
我們與他們,誕生在同一個國家,但生長的資源卻天壤之別;在同一套教育制度中學習長大,但想法上卻截然不同。我們與他們,受同一位老師教導,但卻考上不一樣的學校;從同一所學校畢業,收入卻有人高,有人低;或者領著一樣的薪水,但有人買得起房子,有人買不起。我們與他們明明一樣努力,但有人成功,而有人失敗;明明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同,但生命際遇,卻如此迥異。
那些明明與我們沒有什麼不同的人,卻像是與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我們與他們看似一樣,但過的生活卻完全不一樣,生命經驗也全然不同,想法更是大相逕庭。我將這樣的現象稱之為平行世界,將那些跟我們很像又很不像的人,稱之為活在平行世界的人。而那些人,可能就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同事、我們的同學、我們的家人。
表妹與我,就好像是活在平行世界的兩個人,儘管我們有血緣關係,儘管我們曾經一起吃飯、一起長大⋯⋯。
怎麼會這樣?
我的表妹,曾經是一名建教生。多年來,我關注建教合作,究其原因,實來自對於表妹的一份不捨之感。
我非出身於好過人家,父母在我國中時候分開,從此,我和妹妹便與媽媽三人,彼此相依為命著。媽媽一個人扶養我與妹妹,生活要錢、房租要錢、念書要錢,什麼都要錢,但家裡只有一個經濟來源,如此維持一個家庭的生活運作,想必不容易。
印象中,媽媽終日掙錢。她拚命賺著錢,而我們所能負責的,就是乖乖讀書。
在媽媽的家族裡頭,我是幾個孩子當中書讀得最好的一個,也因此表弟、表妹在大考前後,總會與我討論往後的選擇。
記得表妹即將從國中畢業之際,就曾與我討論未來的計畫。她說自己不愛念書,所以打算去讀高職,再以半工半讀的方式,打打零工賺一點點錢,為同是不那麼好過的家裡,分擔一些些家計。
表妹選擇科系時,家裡的大人鼓勵她從日常生活必需的專業著手,但唯獨美容美髮科被排除在外,舅媽說,「幫人家洗頭,是很辛苦的事。」
舅媽的想法,讓我感到有些遺憾,因為本來我想建議表妹選讀的科系,就是美容美髮。至於為什麼我會如此建議?除了看在她擁有亮眼的外型,也善於整理妝點自己的特質外,這樣的建議亦是因著表妹的那一個心願——在念書之餘,還能夠打工分擔家計。
這個心願讓我想起,我的髮型設計師曾與我分享她身為美髮建教生的那段經歷。
設計師海倫,出身單親家庭,高職就讀建教合作,而建教合作使她擁有實習機會,並習得了一技之長。此外,她還能靠自己的雙手賺一點錢,自食其力完成學業。
海倫畢業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耕耘與努力,成為一名亮眼、出眾的髮型設計師。幾年之後,她與多位設計師合作,在山畔打造了一家玻璃髮廊。這家髮廊的建築造型既流行又前衛,像是用以展示他們人生勝利的大型藝術作品。
看著海倫,我以為讀美髮建教合作對表妹來說,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惜舅媽不忍讓女兒去替人家洗頭,於是最後,表妹並沒有報名美髮建教合作。
但沒想到,這一個拍板定案的決定會在暑假出現變化。
國中畢業的那個暑假,表妹仍心繫著分擔家計,於是開始尋找工讀機會。但十五歲小小年紀的她,始終被拒於門外,唯獨一家髮廊,答應了表妹的工讀。
這間髮廊裡,同時也有一些與表妹年齡相仿的女孩,而她們,都是建教生。暑假兩個月的工讀時光,表妹與她們朝夕相處,而她們身為美髮建教生的經驗與分享,動搖了表妹原本的計畫。
暑假結束以後,她一反當初舅媽的勸誡,決定成為美髮建教生。這個改變,是因為她發現這一種教育——建教合作,可以讓她文憑、技術、經濟需求,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只是,事情的發展卻不如預期。
表妹成為建教生以後,好像轉瞬活成了大人。一個十五歲的學生,每天過著朝九晚九、上班超過十二個小時的生活。扣除上課與工作時間,她一個月僅僅休息六天,連除夕夜都在店裡加班,無法趕上家裡的團圓飯。她的辛苦並不亞於工作世界裡的大人,但一個月的薪水,卻只有七千元。
成為建教生以後,表妹彷彿失去了她的少女時代,伴隨著她高中生涯的,是妝容與高跟鞋,是洗髮精與各種藥劑,是老闆與客人。沒什麼念書,沒什麼同學,沒什麼寒暑假,也沒什麼社團活動。
一日休假,她來我家玩,回程我送她到車站等公車,途中,我們經過一家髮廊。我們一邊走著,我一邊問,如果時間重來,她還會不會選擇建教合作?
表妹回答這個問題的樣子,至今仍烙印在我腦海中,難以忘記。她低頭看向地面,搖了搖頭。此時,一股不捨與歉疚之感,湧上我心。
表妹說,她很嚮往我的學生時代、校園生活、同學之情。
我看著她,心裡生出了困惑,「怎麼會這樣?」表妹所經歷的建教合作,怎麼跟我想的那麼不同?她的世界怎麼在成為建教生以後,像是換了一個世界;變成建教生的她,怎麼好像被送往一個與我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去了。
聆聽另一個世界發生的故事
建教合作,曾是我們的一線希望,但最後卻讓我們失了希望。究竟是為什麼?這一個問號混雜著驚訝、困惑、質疑與失落⋯⋯。
這是我從事建教生研究的起點,表妹的遭遇讓我想試著揭開建教合作的身世之謎,想知道她的經歷是特例,還是建教合作的普遍情況?那些與表妹一樣投入建教合作的學生,他們都過得好嗎?建教合作是否讓他們擁有了他們嚮往的日子?是否讓他們獲得當初他們聽說成為建教生可以獲得的一切?
為了尋找願意受訪的建教生,2008年至2013年間,我一個人獨自走訪台北、宜蘭、新竹、台中、雲林、嘉義、高雄,乘著客運、高鐵,搭坐別人的便車,甚至去到只有火車會停留的小鎮,一一拜訪那些願意與我訴說自己生命故事的建教生,並且將他們與我分享的故事,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我希望藉由這些紀錄,將發生在建教生身上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使我們得以透過建教生眼下的世界以及他們的敘述,去思考建教合作所承載的意義,讓這一個受企業與學校所管束的受禁世界,有被直視的機會。
解開建教合作的身世之謎
關於什麼是建教合作?至今大概仍舊難以定論。它在臺灣歷史上,曾以「三贏」著稱。選讀建教合作的學生,除了在學校受教育,還擁有實習機會。學校因著與企業合作,得以辦理更具實用價值的教育,同時讓企業獲得所需人力。而建教合作,也讓經濟、學習弱勢的學生,透過實習獲得經濟支持,並習得一技之長。此外,還可以拿到一張社會認為人人都應該有的,畢業證書。
建教合作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教育制度,但同時,它卻也以「剝削」聞名。關於建教合作的壞消息始終不斷,諸如建教生淪為廉價勞動力,被迫超時工作,各種勞動條件不符規定,建教生甚至被人說成是「賤價生」。
一個建教合作,兩個世界。究竟,哪一種建教合作才是建教生的普遍遭遇?
每一年,建教合作這一個教育制度影響著上萬名孩子的世界,也影響著上萬個家庭的生活,但我們對於這一個存在世界,卻了解的太少。這一群孩子同時受到教育與勞動的保護管束,但事實上,卻活在教育與勞動體制的化外之境。
有人說,建教合作是三贏的教育制度,也有人說,建教生變成了賤價生。這些說話的人,經常在「理論上」與「概念上」有許多辯論,但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事實上」孩子生活的那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模樣。即便身處其中的老師與老闆,都不免受限於自己的生命經驗,被框限的「視界」所限制。
這本書的主軸雖為建教合作,但故事卻是由家庭問題、經濟困境、教育不平等與勞動處境所交織而成。聽建教生說,讓我們得以接近並理解中下階級的孩子,如何在現實中奮力尋找出路,從石縫中鑽出新芽,又如何在現實的壓迫下,披荊斬棘地殺出一條「生路」。
如果想對這些孩子的遭遇與想法有更多理解,那麼,請與我一起翻開這本書,我將把我聽到的故事,一一說給你們聽。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