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微小習慣力
大腦最喜歡「報酬越大越好,行為越小越好」。內容簡介
 想輕鬆養出好習慣,只要記得2大原則:
 ①大腦喜歡有報酬 以及 ②別讓心理產生任何壓力。
 「報酬越大越好,行為越小越好」是大腦最喜歡的事,
 只要善用此特性,就能養對「關鍵習慣」,開啟人生的「複利效應」!
 為什麼有些人的時間總是比一般人多,
 可以達成無人可及的目標?
 什麼樣的習慣才會引發連鎖反應?
 整體提升人生質量?
 
 你有玩過黑白棋嗎?
 只要在一個角落下黑棋,就能讓原本全白的局面翻盤,
 關於習慣,人們真正期待的是「連鎖反應」。
 像是,每天都做一次伏地挺身,發現這樣子意外舒爽,結果就忍不住做了十次。本來只打算每天做一次,但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已經在健身房裡練肌肉了。
 或者是,養成早起的習慣後,早上多出一大段自己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把早上的時間用來準備證照考試,還可以在上班前唸完,進而改變整個人生。
 
 因此,既然要培養習慣,就應該採取「關鍵性的行動」。
 本書要求養成的「習慣」就要有這種「蝴蝶效應」,
 列舉近在身邊且具體的方法,教你快速養成持之以恆的小習慣。
 
 【一、將習慣行為分成三類】
 
 要先對於想養成的習慣進行分類,因材施教。大致可分為三種:
 
 第①類:訓練
 為了提升技能而培養練習的習慣。
 「培養學英文的習慣」即為一例。類似習慣的特徵是有具體的目標,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習慣,有結束的一天。適合把目標分階段完成並用數值來表示。
 
 第②類:日課
 這是指打招呼或散步等不需要特殊技能就能每天反覆去做的事。一般人所說的「習慣」最接近這一類,重點在於如何持之以恆。
 
 第③類:禁止
 為了改掉某個壞習慣而刻意去禁止它,例如戒菸或戒酒。它的目標是「不去做」,一開始就把「禁止」事項當成第①類的「訓練」來看待會比較順利。
 
 【二、藉由PDCA來培養習慣】
 
 利用商管書中經常提到的概念來幫助自己。
 
 *P=Plan:先訂定計畫*
 *D=Do:執行計畫*
 *C=Check:檢查執行內容*
 *A=Analyze:分析檢查結果,訂定更好的計畫*
 
 計畫→執行→檢查→分析→計畫→執行→檢查→分析
 
 PDCA的概念可以用來培養習慣,特別是培養「學習技能」的習慣。
 習得的技能將會慢慢化為無意識,變成「機器人化」。
 之後只要付出少少的努力,就能迅速而正確地完成一項行動。
 
 【三、把「什麼都不做」的選項封印起來】
 
 除了致力養成好習慣,還要取代壞習慣帶來的報酬,
 才能不破壞好習慣的連鎖反應。
 培養習慣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輕鬆」。
 只要有個壞習慣的報酬是「極度容易」,就很容易增加難度。    
 藉由做紀錄來找出壞習慣的行為模式,把可以改善的地方全都改善,
 不再把精力浪費在壞習慣上,其他習慣就會自動強化。
 
 【四、就以「關鍵習慣」本身為目標】
 
 如果你有五分鐘,就把這五分鐘拿來培養「關鍵習慣」。
 比如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像是「早睡」。
 「早睡→清醒→去做想做的事」,
 要早睡,就不要把會讓你保持清醒的東西帶進臥室,
 當養成「早睡」一個好習慣時,其他所有的好習慣自會加乘進來。
 
 本書特色
 
 ◎結合效率化與心理學的「Life Hack」認知心理學專家,用行為心理學傳授現代人必備的「新習慣力」。
 ◎以「報酬成果」、「行為分類」、「練習技巧」三面向,養成能引發「連鎖反應」的好習慣,且能持之以恆。
 ◎不論是「致富」、「瘦身」、成為「專業運動員」等遙不可及的「夢想」,都能藉由「習慣養成」達成目標。
目錄
 第1章 培養習慣的關鍵在於報酬
 ‧習慣的力量,造就了大聯盟的大谷翔平
 ‧無論什麼領域,只要練習一萬個小時就能成為天才?
 ‧習慣的三種類型
 ‧要養成「小習慣」並不容易
 ‧習慣化的報酬有三種
 ‧習慣的連鎖反應
  
 第2章 習慣的養成是一門技術,只要練習就辦得到
 ‧以精進技能為目標的第①類習慣:「訓練」
 ‧藉由PDCA來培養習慣
 ‧習得的技能會化為無意識
 ‧PDCA的第一步只要「記錄」就好
 ‧對象無論是誰都好,要把紀錄和別人分享
  
 第3章 別再把精力浪費在壞習慣上
 ‧取代壞習慣帶來的報酬
 ‧藉由做紀錄來找出習慣的模式
 ‧若能找到應該注意的數字,就能很快養成習慣
 ‧把可以改善的地方全都改善
 ‧先改掉壞習慣就對了 
 ‧不再把精力浪費在壞習慣上,其他習慣就會自動強化
 ‧好習慣要每天做。壞習慣很容易不小心每天做
  
 第4章 習慣的連鎖反應,會讓生活煥然一新
 ‧習慣的重點在於「早睡」
 ‧沒有所謂的「零碎時間」
 ‧累積下來的記錄就是最可靠的報酬
 ‧每天早上確認待辦清單會讓人改變
 ‧為了早睡,你應該……
 ‧以「早睡」為目標,訂立所有的計畫
 ‧不要再把精力花在熬夜上
 ‧早睡也具有技術性質
 ‧我用來引發連鎖反應的目標達成圖表
序/導讀
 作者序
 
 人們經常說時間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無論是誰,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
 
 可是,有些人卻讓我們覺得他們的時間是不是比一般人還要多。比方說,有個知名女童星除了擁有天才般的演技之外,還考上了超難錄取的中學。
 
 同樣的疑問,也可以套用在本書中登場的大谷翔平選手身上。
 
 光是能投出時速一百六十公里的球就已經很誇張了,但大谷選手就連擔任打者也很活躍,就這樣去了美國職棒大聯盟,然後又理所當然地成為強棒打者,接連轟出全壘打。
 
 既然本書要討論「習慣」這樣的主題,無論如何都需要舉名人為例,所以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放在頂尖運動選手等名人身上。
 
 但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近在身邊且具體的方法,讓我們這樣的凡人也能當作參考。
 
 大谷選手的一天一定也只有二十四小時。既然可用的時間等長,那麼我們和他之間的差異就在於運用時間的方式。
 
 照理說,我們只要不浪費時間,把時間花在自己最該做的事情上就好了。
 
 有一個方法是連我們這樣的凡人也辦得到的,那就是培養習慣。把行為變成習慣,能讓我們更有效地運用時間。
 
 不過,習慣並不是萬能的。並不是養成習慣之後,所有的一切就都會順心如意。養成習慣能讓我們跑完全馬,也能讓我們學會說英文,但光是這樣,也不一定能讓人生產生巨大的改善。
 
 但是,這就是我想要挑戰的。
 
 要怎麼樣才能夠養成習慣,並藉此改變一切呢?每個人都平等地擁有二十四小時,要怎麼樣才能最有效地加以運用呢?
 
 「靠養成習慣來引發連鎖反應」,就是我得到的答案。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