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檢別魔事,遠離歧途
修行人不要怕磨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習氣執著都是養成的,這些只是習慣,不是必然如此。生氣的時候告訴自己:「我不要變成生氣的奴隸,念頭是我生的,我為什麼要聽它的?我要當主人。」煩惱的時候告訴自己:「我不要當煩惱的奴隸,煩惱是我生的,我不生它就沒有了。」不斷這樣練習返觀提醒自己,就會慢慢剝離習氣,就有自由度,有空間可以轉圜,才有機會解脫。
「剝離」就是把兩個東西分開,就有解脫的意思,練習把能夠生一切法、本空的心跟它生出來的習氣、作用剝離,就是很直接的實修。練習覺照、剝離、解脫的力量,以後有煩惱就容易轉,就不會順著煩惱。
心是生命的源頭,念頭、情緒、感覺、人格、身體都是心的作用,是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工具,不能執著這些作用。依照心生一切法的道理去改變作用,當下就把作用放下。不好用的就把它轉變,如果把自我中心的想法變成唯一的、永久的、權威的,就會有很多面子問題、感覺問題、妄想問題、苦惱問題,就會有很多衝突矛盾。本書的目的也是提醒修行人在用功的過程中應當處處反省、時時檢討,看看自己的觀念知見或是行為做法有沒有違背修行的目的。
目錄
<自序> 檢別魔事,遠離歧途
第一篇 沒有真正入修行的門,煩惱就轉不過來
1. 修行如何入門?
2. 修行人的格
3. 以古人為榜樣,修行比上不比下
4. 建立收斂習氣的環境
5. 凡事要做到位
6. 有信無解,增長無明
7. 正確的發心:證菩提涅槃、解脫利他
8. 建立戒定的基礎
9. 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第二篇 一分正確的耕耘,才有一分正確的收穫
1. 一步一腳印的修行
2. 如何從心得解脫?
3. 修行是提升的過程,提升是放下的過程
4. 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
5. 滿招損、謙受益,虛心才能受教
6. 對自己負責的修行態度
7. 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矣
8. 放下我執,才是真行者
9. 收攝身口意,莫造貪瞋癡
第三篇 個人生死個人了,把自己照顧到沒有煩惱
1. 起對的念頭、做對的事情
2. 放下一點,就清淨一點,就提升一點
3. 工具用了就放下
4. 修行到最後很平常,自看內心的問題
5. 修行少談面子,多談該怎麼做
6. 真用功才知道法是什麼
7. 真正了解佛法,心就清淨自在
8. 學習是謙卑的過程,修行是內化的過程
9. 冰消北岸,無花休怨春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