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59
    37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佛教用業報作為視角,考察世間令人眼花撩亂的現象,看出世間五花八門的背後都是緣起的運轉,精要地把握生命活動之主軸,並從洞察緣起之機制開發出生命之智慧,引領出更具重大意涵的生命出路。有別於大量使用名相的生硬論述方式,本書解開名相的表層,溶出背後的道理,浸透生命之中。以貼近生命的方式一步步導引出佛法深刻的內涵,使佛法的教導更容易理解,且切合自身生命的考察。

作者

蔡耀明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佛學研究所博士(1997),現職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其專長領域為佛教哲學、印度哲學、生命哲學。已出版五本專書,分別為《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世界文明原典選讀V:佛教文明經典》。研究上,首重內在建構之道;寫作與譯注,堅持深思細想,不假手他人。

目錄

自 序 01
開場白 1
第一章 佛陀教法的起點 5
第一節 師徒關係的結合 5
第二節 表現方式——明確純正 6
第三節 實質內容——知苦斷苦 9
第二章 無常・變異・苦——存在之根柢 13
第一節 苦之層次 13
第二節 無常故苦・業報故苦 17
第三節 苦聖諦 21
第四節 諦觀無常・生起智慧 23
第三章 甚深緣起的教授與修學 33
第一節 緣起之道的基本開示 33
第二節 個別的修持與共通的道理 36
第三節 施設甚深緣起的教授 40
第四節 目標何在 47
第五節 緣起之根本性格 50
第六節 業報的追索・緣起的鉤鎖——業報緣起 60
第四章 業報緣起的網羅 69
第一節 業果的大相續流 69
第二節 無明之施設 70
第一段 相應於個別修持的脈絡之無明 70
第二段 無明「無有定法可得」 74
第三段 「無明問題」之構成 82
第三節 十二因緣的鉤鎖 84
第一段 無明緣行 84
第二段 行之施設 87
第三段 無明行乃至生老死 90
第五章 緣起鉤鎖與緣起還滅 101
第一節 順流道・止滅順流道・逆流道 101
第二節 「止滅順流道」成立之根據 104
第三節 緣起鉤鎖的鐵律・緣起還滅的鐵律 107
第四節 緣起還滅——不生 112
第一段 斷滅見 114
第二段 常住見 118
第六章 智慧之道的昇進 129
第一節 智慧的道路 129
第二節 阿含法會往般若法會的開展 131
第三節 由趣入解脫道而昇進菩提道 136
第四節 空之證悟 144
第五節 無我智 155
第六節 中道正見 161
第七節 般若空智圓滿現前 165
第七章 智慧的無上境界 181
第一節 空・有・斷・常 181
第二節 種種諸空無種種 183
第三節 菩薩十地的施設 188
第四節 無上佛智 195
第一段 為諸有情如實施設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196
第二段 因地的施設・果地的施設 198
第三段 觀察緣起——貫通一切佛法 199
第四段 佛陀・菩提 202
第五段 徹證空性 204
第六段 真如・法界・實際 206
第七段 法性盡地 214
第八段 不一亦不異 230
第九段 法住——真理常住 232
第十段 無造無作 241
第十一段 無證無得 246
第十二段 一切智智・極無自性 251
結 讚 261
參考書目 263
後 記 273

序/導讀

自序

本書原稿完成於民國76年(1987年),為當時在台灣大學哲學系就讀碩士班時的學位論文。匆匆已過三十餘載,當初的打字稿早已不堪使用,然而因緣際會,最近由各方之幫助將文稿重新打字,遂使本書得以正式出版。

文稿雖已完成三十年,然而縱觀現今學術界的情形,本書依然具備高度的出版價值。理由如下。

首先,主題從「業報緣起」到「成就無上智慧」,此論點雖經幾十年,其觀念依然正確,並未與時代脫節。第二,本書針對佛學界所做的一些反思與評論,經過幾十年,這些問題依舊存在,甚至有積重難返的趨勢。歷經二十年的教學生涯,本書的內容還受到不少學生之推崇,認為相當適合初入門欲了解佛學之人閱讀,提供基礎而正確的佛學觀念。有了如此正確入手的基礎,能為後續在理解和學習佛法上,免去許多不必要的冤枉路。

基於以上二方面的考量,認為此書在內容上以及針對學界的反思與評論上,仍有出版價值。也因此,本書在內容上除了錯別字的更正,以及格式上的調整,大致皆保留其當時的面貌。

然而,這畢竟已是三十年前的作品,內容屬於較初步與入門的佛學觀念。這些年來,持續在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與台灣大學哲學系任職和鑽研,未曾廢懈,在佛學領域一直廣泛且深入地研究與發表,適合進階閱讀的參考(僅列出專書):
1.《世界文明原典選讀V:佛教文明經典》(新北:立緒文化,2017年9月)。
2.《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4月)。
3.《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法鼓文化事業,2006年6月)。
4.《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2006年4月)。
5.《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2月)。

藉由此文稿之出版,希望大家都能共同體認業報緣起,以及在無上智慧的道路上邁進。

最後,特別感謝王美瑤君,在課業繁忙的同時,幫忙整理此書。

蔡耀明
2018年9月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39066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