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歲月
內容簡介
本書為2020年第十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獎作品集,以「歲月」為書名,取自三獎篇名「臺籍老兵李達水的悲歡歲月」。
首獎〈她們承載的重量,請小心輕放〉,追蹤報導二戰時期亞州慰安婦現象,是跨國的,包括大馬、台灣、韓國;而為了對照,也觸及其他的戰爭遺跡。作者關心人權,文筆相當流暢,在承轉之間展現其場景敘寫的筆力,及其女性觀點,呈現日軍暴行、受難當事人的血淚,擴大到當今普遍存在的人口販賣問題。
二獎〈從抗爭中完成水庫建設的無名英雄〉,詳細紀錄了仁義潭水庫興建的始末、抗爭農民保護環境的動機以及捍衛家園的決心;另一方面,作者也站在興工單位的立場,敘述執事者在不同單位的努力,以及如何跟抗爭者對話。過去的生態報導較少如此客觀,從不同面向完整地陳述,把每一個衝突事件鉅細靡遺地陳述,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報導典範。
三獎〈臺籍老兵李達水的悲歡歲月〉,是精彩可讀的口述歷史,也是充滿悲歡離合的冒險故事。透過臺籍老兵李達水平實直白的描述,呈現了上個世紀一個來自苗栗的客家青年,如何親身遭遇、見證了天災人禍與大時代的變遷,包括日據時代的東部移民、台灣光復以及國共內戰等,從中我們看到個人的渺小與堅強,還有家國的災難,讓人慨嘆。
目錄
序/導讀
總序
李瑞騰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的設立,乃緣於大師對文學的熱愛與期待。他曾表示,在他學佛修行與弘揚佛法的過程中,文學帶給他智慧;他也日夜俯首為文,藉文學表達所悟之道。因為他深知文學來自作家的人生體會,存有對於理想社會不盡的探求,也必將影響讀者向上向善,走健康的人生大道。
幾次聆聽大師談他的閱讀與寫作,發現他非常重視反思歷史的小說寫作以及探索現實的報導文學,而這兩種深具傳統的文類今已日漸式微,主要是難度高且欠缺發表園地,我們因此建議大師以這兩種文類為主來辦文學獎;而為了擴大參與,乃加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人間佛教散文。大師認同我們的想法,這就成了這個文學獎的內容。此外,大師來台以後,數十年間廣結文壇人士,始終以誠相待,他喜愛文學,尊敬作家,於是而有了貢獻獎。
這個獎以「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為名,意在跨越政治與區域的界限,從二○一一年創辦以來,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議委員會和分組的評審委員獲得充分的授權,運作相當順利。我們通常會在年初開會檢討去年辦理情況,針對本年度相關作業進行討論,除排定推動程序,會針對如何辦好文學獎,進行廣泛討論,特別是宣傳問題。
2017年,我們在充分討論之後決定增設「人間禪詩」獎項。詩旨在抒情言志,禪則靜心思慮,以禪入詩,是詩人禪悟之所得,可以是禪理詩,也可以是修行悟道的書寫,正好和「人間佛教散文」相互輝映。四屆下來,成績不錯,得到評審委員的讚嘆。
2019年,評議委員決議將歷史小說分成長篇和短篇,等於是增設短篇歷史小說。此外,比照國藝會長篇小說寫作計畫專案而設「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說是短篇,其實是二、三萬字,辦了兩屆以後,我們信心倍增;專案部分,參加者不少,去年獲得補助的兩個計畫,有一個已經結案。
十年了,這個大型文學獎可以說已經果實累累,特別感謝歷屆評審委員的辛勞,他們在會議上討論熱烈,有讚嘆,有惋惜,就只為選出好作品;相關事務,如得獎作品的出版和贈獎典禮的舉辦,則有勞信託基金同仁的費心處理,一併致謝。
序
書寫的型式或許擴大了
劉克襄
七〇年代末,報導文學被推崇為新時代的創作類型以來,多數人認定的型式和內涵,一直有個大致的準則和共識。凡優秀創作者必然俱備,親臨現場採訪的能力,加上長時蹲點調查,以及多方融入當地觀點的視角等等。
這些書寫條件若都俱備,無疑是寫好上乘作品的條件。然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結構改變,這個認知不一定能涵蓋所有主題和狀態。愈來愈多題材,讓人隱隱感覺,應該有一個更為開闊的原則,包含各類型式的展現。
星雲奬「報導文學」歷年來參賽報導,即有不少類似的作品出現。書寫者以親身經歷做為題材,或以自己的專業敘述議題,乃至各種地方文史口述也常出現。這些參賽者泰半是素人作家,完成的作品常有敘述型式不符,或措辭文字缺乏凝練的問題,但內容卻相當多樣,豐厚了報導文學的面向。甚至能針對問題的現狀,提出建設性看法。
這次得獎的作品,便有此讓人驚喜的成績。譬如「臺籍老兵李達水的悲歡歲月」,乃個人大江大海史的自傳。一個人從日軍到國軍,又成為共軍,命運不斷捉弄下,屢遇各種災難,最終返鄉,隱居於遙遠山區。這等顛沛流離,若非自己親身口述,恐難有翔實紀錄。
作者或許缺乏報導文學的執筆能力,只能以平實文字逐一交待。但光是如此磅礡的生命經驗,以及生活變遷便相當感人。若站在鼓勵素人書寫,這樣的創作便值得期許。
「從抗爭中完成水庫建設的無名英雄」也丟出不同的思考方式。一個非專業生態環境的報導者,在公家單位工作,或許參與過也嫻熟這樁事的來龍去脈。他以職場經驗,鉅細靡遺地寫出來龍去脈,不帶有任何主觀意識,而是合理呈現,讓各方評斷。
一般生態環境報導者往往帶有人道主義立場,但他顯然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以日後的遠景映照當時的兩造。這部作品呈現的意義,便遠遠超出見證了此地區水壩興建的始末,反而隱隱看到了,台灣相關環境抗爭的模式。
「她們承載的重量,請小心輕放」作者跨國採訪,探問了不同人士,提出不同地方的觀看價值,做為關懷的對照,無疑也是過往較少出現的型式。加上針對自己的社會狀況,注意到過去忽視的社會角落,讓這個看似無解無奈的議題,又有嶄新的關心視角,進而拉出更大意義的存在,讓我們不得不再次嚴肅面對。
縱觀之,這三篇報導作品,都有先前提到的條件,同時也有不同面向的創見,擴大了我們對此一類型創作的想像。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