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破天荒的國際宗教人權影子報告:台灣如何落實聯合國宗教人權保障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175
    25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因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73號解釋,宣告《監督寺廟條例》第8條、第2條第1項違憲,導致宗教團體管理缺乏法制化,而宗教相關法規也遲遲未能訂定,政府與宗教團體一直未能取得共識。政府依《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第6條提出第三次「國家人權報告」,宗教團體及民間團體也分別對此提出「平行報告」(或稱:影子報告),提出建言,為宗教法制化及落實兩公約的宗教人權而努力。本書邀集宗教界人士、專家、律師、學者,共同探討此樁國內宗教人權發展之大事,與讀者一起見證我國宗教人權發展的這段歷史!

作者

釋淨耀法師

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理事長、土城慈法禪寺暨台北普賢講堂住持

釋法藏法師

台灣宗教聯合會執行長

釋宏安法師

台灣佛教總會理事長

釋常露法師

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理事長

釋見引法師

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

釋見輝法師

圓道禪院住持、財團法人圓道文教基金會董事、社團法人台灣圓道佛教文化交流協進會監事

李永然律師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財團法人永然法律基金會董事長、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前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

高思博教授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世新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

周志杰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兼兩岸與華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華人權協會理事

李建忠法官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簡易庭庭長

吳任偉律師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高雄所主任律師

鍾亦庭律師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

目錄

林序/林岱樺立法委員
馬序/馬文君立法委員

第一章 引言
引言/李永然律師

第二章 國家人權報告及民間人權團體平行報告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執行情形
——簽約國根據公約第40條提交的第三次國家報告
第18條 宗教平等、類別及保障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2020平行報告/中華人權協會
宗教人權部分
制訂《宗教基本法》,以符合兩人權公約之規範/高思博理事長

第三章 宗教團體平行報告

就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宗教團體平行報告/中國佛教會、台灣佛教總會、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
正文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宗教平等、類別及保障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0條宗教歧視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3條宗教教育
An NGO Parallel Report on Taiwan's Implementation of ICCPR & ICESCR
參與ICCPR ICESCR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英文翻譯工作感言/釋見輝法師

第四章 平行報告在宗教人權發展的意義

我國宗教界首次提出國際人權影子報告的劃時代意義/釋淨耀法師
《宗教基本法》應優先制定——從我國等第一份宗教人權影子報告談起/釋法藏法師
宗教人權的複雜性非宗教團體法所能應付
《宗教基本法》應優先於其他宗教法令制定
《宗教基本法》是一良法,值得政府全力推動!/釋宏安法師
宗教團體提出宗教人權影子報告,盼政府儘速完成《宗教基本法》立法/釋常露法師
宗教團體自主撰寫兩公約「平行報告」,捍衛宗教自由/釋見引法師
2020年兩公約國家報告的感想/李建忠法官
從政府完善文化生活之積極義務分析宗教人權之保障/周志杰教授
一、宗教和信仰是公民權利和文化權利之重要組成
二、政府對完善文化生活及保障文化權利之義務
三、制定《宗教基本法》及宗教人權納入國家人權計畫的必要性
宗教團體對《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的「平行報告」,政府不宜再漠視/李永然律師.鍾亦庭律師

第五章 《宗教基本法》制訂的必要性

因《宗教團體法》草案爭議,激發出制訂《宗教基本法》的智慧/李永然律師
宗教權保障的起手式──《宗教基本法》/吳任偉律師
一、「宗教權」是具有普世價值的基本人權
二、「宗教組織自主權」係為保障個人宗教信仰自由而存在
三、「宗教多樣性(Religion Diversity)」的蓬勃發展與法規欠缺
四、《兩公約施行法》要求「各級政府機關」有實踐基本權保障之誡命義務
五、《宗教團體法》草案的花開與花謝
六、《宗教基本法》的潮起與潮落
七、對於宗教基本權的客觀法秩序規範及其保護機制的思維,不能只剩下邏輯
八、我國「各級政府機關」應正視本次平行報告建議,否則即有失職怠惰之嫌
九、《宗教基本法》的再次風起與雲湧
《宗教基本法》──《宗教團體法》的推手/杜憲昌
聯合國兩公約 立法精神
主管機關 捨卻管理思惟
保障宗教自由,李永然律師催生《宗教基本法》/王蘭英
宗教自由的保障──台灣法學雜誌專訪李永然律師/台灣法學雜誌
宗教的功能與立法保障的需求
宗教具有教化人心的功能
「刑期無刑」宗旨下監獄受刑人的人權保障與宗教教化之功
宗教相關立法的困難

附錄

附錄一 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
附錄二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執行情形──簽約國根據公約第40條提交的初次報告
附錄三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執行情形──簽約國根據公約第40條提交的第二次國家報告
附錄四 2018年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等三十六位主委連署提案版《宗教基本法》草案
附錄五 台灣宗教聯合會民國109年11月26日版《宗教基本法》草案

序/導讀

林序

原夫宗教覺海,不朽三成,淑世憫人,統事理而無遺;信仰內蘊,輝光外現,徹法底源,攝空有而無邊。蓋緣 宗教本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而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然 宗教信仰乃亙古以來人類共有之現象,其在文化所累積而成之歷史長河裡,信仰與人類生活、思想、文明,乃至於國家政治及社會等制度尚尤密切,並且發揮了至鉅之貢獻,而影響殊堪甚遠。據以從古至今,惟 政以濟民,教以化民,覺民、護民行於海內外而不悖也。但 聖俗兩界,畢竟有別,「政府」與「宗教」,「公權」與「信仰」,理應各守其道,方能保天下於太平人間也哉。

蓋以我國之宗教信仰自由,既經載入《憲法》第十三條,則亦屬《憲法》位階之效力,自有約束國家權力之作用。是故宜應採取國家之任務只啻限於人世間之世俗政治事項,而不應也不能及於神聖之宗教信仰;再者,人民於立憲主義時代,關於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以及宗教信仰,已可因《憲法》將之定位為「基本權利」,而取得一種法律地位或身分。根據德國著名之憲法學家史密特(Carl Schmitt)在詮釋《威瑪憲法》基本權時,認為:在本質上基本權是不受限制之個人自由空間,現代國家存在之正當性在於克盡其對基本權保障之貢獻。因此當《憲法》確立宗教信仰係人民之基本權力並蔚為風潮,且為「世界人權宣言」確認為人類不可侵犯及應受法律規定之保障後,其所代表之最典型、最傳統、最原始之作用,乃是對國家之「防禦權」。換言之,《憲法》賦與人民此種對國家之防禦權後,人民即因此而享有侵害停止請求權或侵害排除請求權。俾人民得防止來自國家公權力之侵害外,蓋能安排與其自己確信相符之生活方式,這也是自由、民主、理性政治制度之可貴乎也。

竊謂弘宗演教須崇淨宇,說法利生端仗精廬;是故宗教建築存在之價值,在於其能提昇人類文明之場所,進而達到超然物外之神聖境界。然而,國家對於非其權限所及之宗教事務、宗教用地、人事、財務、建築則應秉持「中立及寬容原則」,高度尊重宗教(團體)之「特殊性與自主性」,並以「公益原則」為考量來處理宗教內在信仰與外在行為之所需(概如宗教建築用地);法國巴黎行政法院曾判決:將教堂視為《都市計畫法》中之「公益設施」,因而在土地使用計劃內指定建設教堂之區域(教堂建築用地),進而保障宗教團體應有之權益;並開展履行我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73號解釋意旨:宗教團體具有組織、人事及財務之自主權,並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國家應尊重宗教團體的自律權,以期真正掙脫桎梏而進一步消除對於宗教團體內在信仰與外在行為之恣意干預及歧視矣(依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之明定)。

走筆至此,不能不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道格拉斯(Douglas)在1952年(近半世紀之前)於Zorach v. Clauson一案判決之名言,表示由衷之敬佩。彼認:政府對於任何教派均應一本大公,「讓他們各依其教義之吸引力及其皈依者之熱情去發展」;「我們的憲法並沒有要求政府對宗教團體要採取特別無情的冷漠態度,也沒有要求政府去敵視宗教,以及反對或抑制宗教團體擴大其影響力之努力」;「我們並不以為權利典章具有這樣一種敵視宗教之哲理」。

岱樺深知,若眾生之苦一日不除,則匹夫之責一日未盡。

然不慧身闇庠序,而又綆短汲深,今蒙著者問稿於余;遂 自忘闇眛,弗揣譾陋,內竭愚力,略贅數語,謂為撰寫固未敢,是以特紀題端之由耳。
 

中華民國一○九年庚子孟冬古莘
立法委員林岱樺拙筆


馬序

民國109年6月間,由行政院提出的聯合國《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中,有關「宗教人權」的部分依然與往年相同,著墨不多,僅用「七點」論述我國目前有關宗教平等、類別及保障的現況。因而,日前由中國佛教會、台灣佛教總會及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等三個宗教團體,針對國家人權報告宗教人權部分,共同提出《就ICCPR & ICESCR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2021宗教團體平行報告》。這份影子報告(平行報告)充分展現出宗教團體有史以來自發性地第一次對自身權益及宗教自由的關切,這是一值得可喜的現象。

自從民國106年7月23日宗教團體舉辦「史上最大科、眾神上凱道」活動後,可以看到,宗教團體慢慢地開始重視關心宗教人權、宗教自由的維護,從這份影子報告(平行報告)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宗教團體最殷切期盼的,即是《宗教基本法》的立法。

過去,曾在民國107年10月間,由前立法委員王金平與三十六位跨黨派立委共同連署,文君也參與了連署,共同提出《宗教基本法》草案,並完成一讀,然而在有心人士刻意運用網路、媒體帶風向曲解操弄反對之下,《宗教基本法》草案最終胎死腹中。

文君身為來自南投的立法委員,長期接觸宗教界,對於宗教團體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多所接觸與了解,因此,非常關心我國宗教人權的維護並重視《宗教基本法》立法的進程。由於目前我國並無《宗教基本法》等法律規範,但我國又已自民國98年12月10日正式實施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此情形下,應當還是要落實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當中,對於宗教人權的保障。

文君主張以下四點:

一、《宗教基本法》在未取得社會共識前,為落實聯合國兩公約的基本精神,政府應就目前有「共識的部分」做為立法推動。

二、輔導開放全國寺廟補辦登記,以完成寺廟合法化。

三、因法令不完備致造成宗教用地借名於「自然人」名義下登記,導致廟產因「出名人」死亡而生繼承人繼承問題,這屢成廟產訟爭的導火線,政府應該儘速立法加以補救。

四、宗教財務屬於「隱私權」保障的範圍,依《憲法》保障人權及確保「宗教團體財務自主」,自應受保護,而不應動輒以「財務透明」為由,欲加以干涉或強迫要求公開。

文君希望政府能夠認真傾聽這些宗教團體在他們共同提出的宗教影子報告(平行報告)當中所提到的問題,能儘速加以解決;這樣的話,聯合國《兩公約》國家報告才有其實質的意義,政府也才能真正地達到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規定的基本要求。

「宗教」是台灣的瑰寶,也是人民心靈的守護者,但政府長期對於宗教人權的漠視,對宗教立法的怠惰,讓我國宗教界面臨許多困境,非常令人感到遺憾;因此,我們由衷希望《宗教基本法》能儘速先完成立法,進而再訂立《宗教團體法》,讓我國的「宗教自由」保障法制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以彰顯我國《憲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並實現政府所標榜之「人權立國」的精神。
 

立法委員馬文君
序於民國109年11月27日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485490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