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法華經的宇宙文明:不可思議的佛國星際之旅
憨山大師說:「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生命真相即是宇宙實相
宇宙文明的實相離不開我們的心體
外在的大宇宙與自己生命的小宇宙
依正二報本是一體無有差別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法華經》是一部成佛之經,所謂成佛開悟即是要人類「成為徹底了解宇宙實相(諸法實相)與生命真相的人」,《法華經》講的是宇宙文明的實相,讀者於其中能通達了解宇宙文明的存在,以及宇宙文明的核心思想。本書融入現代宇宙科學與生命學的種種理論,希望能夠在二十一世紀呈現新貌,充分突顯釋迦牟尼佛宣說宇宙大道的現代價值。
憨山大師說:「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法華經》是「諸經之王」,是在談宇宙外星文明的智慧,只要了解「唯一的真相(一乘)」,就能了解整個宇宙與整個外星文明,而能得到宇宙高等智慧的結果(佛果)。世尊於此經中心心念念要眾生開佛之見,使得清淨之心,以行菩提之路;用盡不同的方便與譬喻,唯令眾生生起本自具有的善種子而得以開花結果;也願眾生能開啟「人人皆可成佛」的信心,在道上時時用自己的一念善心來與整個宇宙共振共舞,而成為宇宙高智慧的生命體。這正是法華經的核心思想所在。
《法華經》正是教化一切宇宙眾生、顯示宇宙各種實相的無上教材。其核心思想大概如下:
一、告訴眾生三乘歸一的原意:
佛陀為了教導宇宙眾生,曾用三種方便教法,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來解說,這些都是方便教法,因材施教的方便方法,佛陀最終其實只在講解「一佛乘」,目的是要讓眾生成佛。
二、開示宇宙實相與生命真相:
所有宇宙高等智慧生命體(佛)的智慧,就是已經了解「宇宙所有現象的實相(諸法實相)」的道理,法華經中以十個如是來說明,就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詮釋各種(星球)佛國的境界。
三、所有智慧生命體在久遠以前早就存在:
本經一再強調,佛陀成佛以前的無量無邊劫時間,經常以種種方便法門因材施教。釋迦牟尼雖然在地球上八十一年,這只是祂在地球上的應化身,其實佛陀的法身是長遠無限的。所有諸佛、眾生都是如此。
四、人人都能成佛:
經中告訴我們「人人都能成佛」的思想,指出宇宙間所有生命體都是平等的,無論是二乘人、女人,甚至是惡人,各種不同型態的生命,只要自覺到宇宙真理與自己的使命,為其它眾生的幸福而努力弘法,就可以得到成佛的授記,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圓滿覺悟的生命體。
五、相信就能成佛:
佛陀開示了各種方便法門,如果眾生能夠誠心相信理解,就可很快成就佛道。也就是要達到徹底了解宇宙實相與生命真相的境界,只要「相信、理解」,全然的相信、全然的理解,就能成佛。
目錄
妙法蓮華經的譯本
法華經五次提到後五百歲
法華經是宇宙文明總論
妙音菩薩的宇宙旅行
以科學的角度,「乘」就是不同等級的宇宙飛船
觀世音是宇宙極大能量智慧生命
菩薩從地湧出就是空間穿越
釋迦牟尼來地球以前早就成佛了
普賢菩薩的宇宙大願
佛陀一向是因材施教
七種清淨妙法:用火宅來比喻
心無所求方能獲得:用窮兒子來比喻
因材施教:用不同草木來比喻
十二因緣法:用化城來比喻
自身有寶卻不自知:用衣內藏珠來比喻
他人也要看狀況取捨:用良醫來比喻
最後才能宣說:用髻珠來比喻
會在一起都有前世因緣
託付給能在地球廣說妙法華經的人
提婆達多善知識讓佛陀具足六波羅蜜
四位弟子也統統證得無上宇宙智慧
更多證得無上宇宙智慧的人
聽聞讀誦及轉述法華經的人功德第一
只要受讀誦說書法華經的人都能成佛
宇宙高等生命都在發願廣宣法華經
無數菩薩成就宇宙最高智慧
法師們也能獲得六根功德
常不輕大菩薩的巨大功德
如來神力讚頌娑婆世界
宇宙萬象中法華經位處第一
世尊對諸位菩薩的最後交待
卷後語
序/導讀
序
《法華經》梵文原典有三種傳本(尼泊爾本、娑夷水本、中亞本),另有藏文譯本。
當初漢譯本有六種,但是現存於大藏經的僅有三種,依其譯出先後分別列出:
第一是最早的譯本,西晉時期,竺法護譯的十卷《正法華經》,約西元二八六年譯出,最詳密。但是因為古時習慣採用四字一句的句型,為了對仗,譯文就會有所偏頗。
第二是流通最廣的譯本,姚秦時期,鳩摩羅什譯的七卷《妙法蓮華經》,約西元四○六年譯出。
第三是比較沒人知的,隋時期,闍那崛和達摩笈多合譯的七卷《添品妙法蓮華經》,約西元六○一年譯出。
然而佛學研究者認為,本經形成之初,並非是現在的二十八品的形式,而是簡單的經文,之後才再陸續增添,直到公元一世紀前後才成為現在的形式。
如果真是這樣,那實在令我遺憾,無法用最初簡單的經文來做宇宙角度的詮釋。只好以流傳最廣的鳩摩羅什譯本來詮釋,因為佛學界認為鳩摩羅什譯本採意譯、最簡約、且比其他譯本多一品。
根據佛學學者研究認為,鳩摩羅什的譯本並不是單純地從梵文逐字翻譯成中文,而是經過與其翻譯團隊的討論而成。幾乎後世所有《法華經》的西方語言版本以及注疏,都以鳩摩羅什的漢譯本為準。
現代譯本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二○一八年出版的黃寶生教授的《梵漢對勘妙法蓮華經》。是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成果叢書中的一本。
現在為了讓大家能夠用比較輕鬆的方式,理解經文,本書依據鳩摩羅什的譯本,在不變動句型原意的原則下,略為做現代語詞的換字,絕對不影響原經文的結構與本義。
但更重要的是,融入現代宇宙科學與生命學的種種理論,讓本書能夠在二十一世紀呈現新貌,充分突顯釋迦牟尼佛宣說宇宙大道的現代價值。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