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45招贏得職場躺平權:專業表現不失手,個人形象人設佳,適時曝光求關注
內容簡介
掌握「做PIE」三部曲,Work Life Balance不是夢!
P-Performance 專業
I-Image 形象
E-Exposure 曝光
人生是自己的,不須為了最後不到百分之十的職場金字塔頂端,汲汲營營,犧牲自我的生活與靈魂。只要以聰明的方法,把握公司看得到的PIE原則――Performance專業、Image形象、Exposure曝光,挑對的事情做,人人都能在職場內悠遊自在,準時下班,過自己的人生!
不是每個人都想為了往上爬,在職場上一路宮鬥,
抓重點,做對事,挑對人事時地「務」,聰明工作,自在生活!
看完這本書,絕對使你克服工作奴性,豁然開朗,原來抓對做PIE的訣竅,工作可以如此簡單有意義,人生也變得輕鬆又光明。――郭艾珊
PIE,是Performance(專業)、Image (形象)、Exposure(曝光)的縮寫,也是讓你在工作上輕鬆表現,把更多重心放在生活上的三大工作法門。
而在執行「PIE」之前,我們首先要矯正自己過去對職場感到愁苦不得已的觀念。從今天開始,你要定義自己是「職場專業出來賣」的人才,不要再用被害者和不得已的心態上班。
何謂「專業出來賣」?你能自主選擇賣身給公司的力度(專業表現)、尺度(個人形象),時機(適時曝光),一切主控權都操之在你,是你在決定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換取工作的報酬,是公司在聽你的話,是你在操控自己的人生。
這本書不是要我們鞠躬盡瘁、至死方休,恰恰相反,只要運用書中的心態與方法,掌握PIE原則,你就能完全定義自己的人生。
職場躺平權贏得心法:
P- Performance 專業表現
1. 關於開工順利法――整理工作環境、羅列To-Do-List、主動安排會議
2. 關於犀利電郵――慎選收件及抄送人、主旨見開宗明義、內文開門見山
3. 關於八小時內解決所有任務――用心規劃四大象限、寫好明日待辦事項、整理歸位工作環境、大方高聲道別
4. 關於提升工作效率――約自己的會、將時間打折、掌握發球權與時間差
……
I- Image 個人形象
1. 關於自我職場人設――衡量實力軟硬、找出溝通類型、隨職場歷程轉換
2.關於人緣――尊敬職場三寶、廣結善緣、勤懇待人
3.關於職場溝通術――三明治溝通法、積極尋求雙贏、大放讓出功勞
4.關於職場小圈圈――找出交集、不談公事、有效社交
……
E- Exposure適時曝光
1.關於會議表現――爭取書寫會議紀錄、主動引導結論行動、微型管理掌控全局
2.關於決策效率――熟習ARCI角色、當責即全責、確保團隊清楚分工目標一致
3.關於向上管理――幫主管搞定上司、將功勞歸給主管、凡事主管先知道
4.關於建立存在感――跨部門增加能見度、跨技能加深印象、跨平台多方發展
……
目錄
試閱
自序
本書閱讀說明書:躺平輕鬆上班去,聰明做PIE好成績
這是我的第二本書。
第一本書《做自己還是坐職升機》,洋洋灑灑寫滿了我二十年來闖蕩江湖的經歷,字字求寫實,把把辛酸淚,以最真誠無私的精神和讀者分享「台灣水牛」蠻幹苦幹的精神。
正因為用最笨的方式走過迢迢長路,內化之後,驀然回首,只想罵自己一句:「牛牽到哪裡都是牛!」許多事情,抓對方式可以輕鬆表現,何必把自己累成狗?不,連狗都比我悠閒。
因此,我要用這一本書與讀者分享,現代職場如何躺平放輕鬆,聰明做出一盤好PIE。
所謂PIE,就是Performance (專業表現),Image (個人形象),Exposure(適時曝光)的縮寫,也是讓你在工作上輕鬆表現,把更多重心放在生活上的三大躺平工作法門。簡單來說,就是抓重點,做對的事,做的好,做的和人不一樣,挑對人事時地物,聰明工作,自在生活。
許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高聲吶喊:「怎麼可能?哪一本職場書是教人家躺平的,不都是上進再上進,拚命再拚命。」先別激動,這是真的,唯有用最笨、最辛勞的方式走過荊棘路的過來人,才能指點你歹路不可行,捷徑在眼前。
第一部分,是先化除你過去的迷思和業障,灌輸你「輕鬆躺平,職涯才能持久」的觀念。
第二、三、四部分,分別針對Performance (專業表現),Image (個人形象),Exposure(適時曝光),和你分享我的許多私人故事和心法,讓你知道如何輕鬆做出一盤好PIE,贏得職場躺平權。
第五部分則是希望帶給你一些不同的思維,張開雙眼,稍稍瀏覽工作以外的生活面向,畢竟,工作是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它是工具、是過程、是方法,但絕對不是最終的目的。
看完這本書,絕對使你克服工作奴性,豁然開朗,原來抓對做PIE的訣竅,工作可以如此簡單有意義,人生也變得輕鬆又光明。
辦公室內躺平做PIE,辦公室外才能輕鬆做自己
許多人認為,工作是一條人生不得不走上的道路,只要長大成人獨立之後,為了養家餬口,似乎一輩子就如此賣身給公司,就算沒有家,為了養活自己和付房租,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於是每天擠在有如沙丁魚般的擁擠車廂,和一群沒有靈魂的喪屍們一起往辦公室移動,進去之後,將電腦開機,還來不及喝上第一口咖啡,咬下第一口美而美三明治,就被排山倒海的雜事、電郵、未接來電給淹沒。
在辦公室中,杵在自己的小方格裡,過了一整天渾渾噩噩的生活,回了不知道幾封信,開了忘記內容的幾次會,好像被主管罵過甚麼,也不是很放在心上,連那些同事和你說過話,你都不太確定。
下班時間明明到了,你卻覺得有點心虛,站起來看看四周,同事還沒開始收東西,主管房間的燈也亮著,雖然公司薪水就只付了朝九晚六八小時,中間放飯一小時,也沒加班費,不曉得為什麼大家不能堂而皇之地離開這燒盡靈魂之地,還死死地坐在位子上,來個裝忙耐力賽?難道每個人都沒有自己的生活,不想好好吃頓晚餐,約個會,和朋友聚餐?就算自己在家抱著貓貓狗狗追劇,不是也很好嗎?再這樣坐下去,你不僅擔心自己會生出痔瘡來,也擔心得了早年失智症。
有時候很希望自己有駭客任務裡面那樣的機運,有紅色藥丸跟藍色藥丸兩種選擇,能夠跳脫這樣,靈肉分離的人生。
我,是不是完全說中你的心聲呢?
這本書所要分享的,就是用最有效率和效果的「做PIE」方式,反轉所有苦悶上班族的生活方式。
PIE,是Performance (專業表現),Image (個人形象),Exposure(適時曝光)的縮寫,而在「做PIE」之前,我們首先要矯正自己過去對職場感到愁苦不得已的觀念,也就是將前三節寫中的心聲,全都抹去。從今天開始,你要定義自己是「職場專業出來賣」的人才,不要再用「被害者」和「不得已」的心態上班。
何謂「專業出來賣」?這是說,你能自主選擇賣身給公司的力度(專業表現)、尺度(個人形象),時機(適時曝光),一切主控權其實都操之在你,是你在決定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換取工作的報酬,是公司在聽你的話,是你在操控自己的人生。
你一定會問,那,這不是和坊間所有的商業勵志書一樣,要我們鞠躬盡瘁,至死方休嗎?恰恰相反,只要抱持了正確的心態,掌握PIE原則,你就能輕鬆駕馭職場修羅場,活出自己的人生。
而應當如何調整成「專業出來賣」的心態呢?在此借用,且簡化史蒂芬.柯維先生提倡的「高效人士的七個成功習慣」:
- 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首先想像自己退休後,不用再每天進公司上班的生活,那時候的你,會是甚麼樣子的呢?難道是掛著尿袋,定時到醫院領慢性處方籤,抽屜裡滿滿都是各種名片,就是連一張朋友問候的卡片都沒有嗎?如果不是的話,你想過甚麼樣的生活?把那樣的生活寫在紙上,再告訴自己,正因為現在還處於人生的勞動時期中,賣得專業,賣得聰明,在人生的後半部,才能遇上那樣的自己。
- 要事第一(First thing first):想像人生是一張A4大小的紙,裡面密密麻麻畫滿了29,200個方格(365*80)方格,每一個方格都是你的一天,而每過一天,你就必須劃去一格。這個假設是你能活到八十歲,而現在你或許只剩下六十,五十,甚至四十年的人生,也就是一萬四到兩萬二不等的空格。看著一天天被刪去的空格,你會不會感到焦慮,深怕在這世上沒有留下愛過,生活過的痕跡?也因此,剩下的每個空格,你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好好的過,將最重要的事擺在人生次序的前端,而能這樣做,最好的方式,就是「上班專業賣,下班做自己」。
- 主動積極(Be Proactive):人生常常碰到許多不得不做的事,不得不應付的窘境,這時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將發球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就要靠凡事能轉念,低潮時蓄積起跳力,抓緊時機主動出擊的能力。若是天天覺得自己「不得不」,最後就會真的變成「沒出路」,所以,從今天開始,每天上班都要對自己喊話,賣多少,怎麼賣,何時賣,我來決定!
翻開這本書,首先建立正確的心態,我再用個人經歷,一步步地傳授你做派心法,很快地,我們都能往自己理想人生更邁進一步,人生剩下的每個方格,都是你要的生活,上班躺平做PIE,下班輕鬆做自己,我們一起努力!
- 躺平權贏得心法:關於工作生活都輕鬆—以終為始、要事第一、主動積極。
- 目標:上班專業賣,下班做自己,自在遊走工作生活之間,人生在自己掌控之中。
人生會花多少時間在工作上?想到就嚇人
綜觀歷史,每個世代當中,工作年限與報酬有著急驟的變化,在我們父母那一輩,勞動到六十五歲已經是能夠老有所終,頤養天年的時分,但在我們這一代,卻是遙想不及的夢。
舉例來說,我的外公在農會工作,有著穩定的上下班時間,一到能夠領退休金的年齡,他便毫不猶豫地訂下許多旅行團行程,帶著我的外婆開始環遊世界。歐洲、美國、日本去到不想去,就連北極都去過,看著老家牆上兩張造訪過北極的證書,不禁感佩老人家的行動力。他也不放棄運動,一直到八十歲,還能參加宜蘭縣的金網盃軟網比賽,上了地方新聞頭條。在那個時代,不用到大都市辦公樓,普通的基層員工,朝八晚五,賺的錢足夠養活一家六口,將四個小孩撫養成人,還能擁有愉悅的退休生活。
到了我父親這一代,他是鄰里中第一位考取大學的孩子,還是當年非常不錯的成大機械系,畢業之後取得交大機電所博士,再獲得蔣彥士獎學金,出國深造。回國後,擔任大同工學院教授,中途由學術轉產業,擔任永大機電研發部經理,到了六十五歲理應退休,但他對於能否頤養天年仍不放心,找了份顧問工作,一職工作到七十歲才正式退休。
大約二十年一個世代,就可以看出工作強度、競爭力的急驟變化,以及對於退休的規劃與需求,越堆疊越高。
到了我們這一代,「下流老人」一詞已經出現,原本源自於日本年金制度崩壞、照護制度危機、老齡社會來臨的隱憂,使得一群辛勤勞動一生的老人,卻在退休後過著中下階層的生活,但,在台灣也引起不少廣泛的討論與隱憂。而同時間,「高齡轉職」、「第二人生」、「再度就業」……等等話題,也開始出現在職場規劃的議題當中,意思是說,我們不僅要工作到退休,退休後還有可能必須繼續工作。這因素當然最主要來自通膨、存款與投資的不穩定性,也有一部分的社會勞動人口結構問題,以及自我認同感。
假設一般人從大學畢業二十二歲開始工作,到了六十五歲正式退休,再找第二份高齡就業工作,一直到七十五歲「健康壽命」的尾端,這樣算來,人的一生足足要花上五十三年的工作時間,前三十三年(二十二到五十五歲)屬於事業黃金時段,必須努力表現以求升遷,薪酬才能水漲船高,贏得更好的生活品質與籌碼,而後二十年(五十五到七十五歲)就是用壽命換報酬,唯有健康無憂,才能繼續穩定的以勞動換取報酬。
這樣看來,假設我們都能活到九十歲,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會花在企業或職場上拚搏;而全力衝刺之後,還得保持身心健康,以平衡的方式繼續付出四分之一人生的心力。
是不是不想還好,一想就覺得,為什麼我爸不是李嘉誠,我出生的時候沒有含金湯匙,別說少奮鬥二十年,讓我別那麼精疲力盡就很好了!
如果看到這邊,已經讓你有寒毛直豎的警覺,那這本書已經做了一個很好的開場,建立了「我該以何種工作方式繼續職涯」的自我覺察,或許你還是甫出社會的菜鳥,或許剛剛獲得人生第一次升遷,也或許正在事業的高峰衝刺,如何用聰明而健康的方法工作,絕對是現代高齡勞動社會的每一分子,應該正視與學習的事,就跟著本書的脈絡,一招招學起來,一步步走下去,我們一起努力吧。
- 躺平權贏得心法:關於工作永續性—自我覺察、保持平衡、身心健康。
- 目標:學會平衡及健康的職涯規劃,掌握人生做大選擇,將職業以自己的定義無限延續。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